鹦鹉学舌
观赏鸟一般都养在鸟笼里,为什么鹦鹉要养在金属架上呢?这是因为鹦鹉的喙比较大,上喙弯曲强大,并能转动,上喙钩内有锉状构造。因此能啃坏木制的或竹制的鸟笼,所以一般都把它养在架上。
架用铜或其他金属制成,高60厘米,宽50厘米左右,尺寸要以鹦鹉的身体大小而定。架的左右各有一个放水和食物的“小碗”,供鹦鹉饮水和取食,架上有一条细铜链锁在鹦鹉的一条腿上。架养还有一个好处,不至于把鹦鹉较长的尾羽弄坏。
我国的大绯胸鹦鹉,又名四川鹦鹉,比较容易训练它学人说话。训练时要把它安放在安静的屋子里,教它说一些“您来啦!”“早晨好!”“再见!”等短语。让它学话时,轻轻摇晃金属架,这样可以一方面引它的注意力集中学习人言,另一方面让摇晃金属架与学说话渐渐形成条件反射。经过一段耐心的训练,鹦鹉就会“说话”了。
我国的鹦鹉常在秋收前群集啄食快要收获的谷物,在树林中又喜欢啄食嫩芽和果实,所以它们是农林的害鸟,特别在数量多时为害相当严重。在为害期间,捕捉鹦鹉,既可以除害,又可以作为观赏鸟来饲养和运销国内外。鹦鹉是人们喜爱的笼鸟。据考证,人类驯养鹦鹉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4千~5千年前的奴隶社会,鹦鹉就已成为奴隶主们的宠物。今天,驯养鹦鹉的习俗几乎遍及全球。
鹦鹉之所以特别受人之宠爱,不仅是因为羽毛鲜艳、性格温顺,更主要的是它们那擅长学舌的本领。从古到今,鹦鹉学舌的出色本领,引起人们的莫大兴趣,甚至留下一些传奇般的故事。相传唐代时,长安富豪杨崇义在家中被杀,地方官到他家踏勘,一只笼中鹦鹉忽然开口说话,念叨一个叫“李弇”的姓名。地方官心生疑云,一查,李弇是杨家邻居,便把李带来盘问,发现他果然是凶手。鹦鹉因报案有功,被唐明皇赐了个“绿衣使者”的封号。这个故事见于笔记《开元天宝遗事》。
类似的事在国外也有发生。1984年3月,美联社曾报道一则新闻: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贝敦,某人家夜晚被撬窃。受害者报告警察说,他家被盗时,有一只鹦鹉在场;被盗以后,这只鹦鹉不断重复这样一句话:“到这儿来,罗伯特,到这儿来,罗尼。”根据鹦鹉提供的这两个名字,加上从现场取得的指纹,警察很快破了案,抓住了两个惯窃犯,一个名叫罗伯特,一个名叫罗尼!
这种种故事,常常使人们感到迷惑:鹦鹉能学“说”人话,它们是否能懂得所“说”人话的含义?它们能像我们一样用人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愿望,改变自己的环境吗?在古代,不少人相信鹦鹉真能懂人语,通人性。“耳聪心慧舌端巧,鸟语人言无不通。”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对它们的赞美。到了近代,由于动物学、生理学、解剖学研究进展,特别是巴甫洛夫创立的条件反射理论,使得人们相信,鹦鹉和其他鸟类的学舌,仅仅是一种条件反射的仿效行为,也叫效鸣。鸟类没有发达的大脑,鸣叫的中枢位于比较低级的纹状体组织。因而鹦鹉不可能懂得人类语言的意义,也不可能运用这些语言。有些研究鸟类行为的科学家还用实验证实过这一结论。这样,鹦鹉学舌仅仅是盲目的学舌,这似乎成了定论。
然而最近,美国帕杜大学女心理学家爱伦·皮普伯格进行的一项研究,却对这一传统的观点提出挑战,这项十分有趣的研究,使得人们对于鹦鹉学舌有了新的认识。
爱伦认为,过去的研究者都用实物来奖励鹦鹉学习“说话”,这就使得它们为取得食物而学舌,形成单纯从声音上模仿的条件反射。实验中反映不出鹦鹉是否能理解所“说”语言的含义。根据动物行为研究的新成果,爱伦设计了新的实验方法。1978年,她和学生选购了一只13月龄的非洲灰鹦鹉,取名叫爱列克斯,开始对它进行实验。爱伦设计教鹦鹉“说话”的方法,叫做“对话——竞争”法。在教学中,由两人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一个当鹦鹉的“教师”,另一个当鹦鹉的“同学”和“竞争者”。通过反复对话,使鹦鹉最终能够正确地学会说话。对话中,“教师”还通过出示实物来“教”单词,这样就避免鹦鹉单纯从声音上模仿,为帮助它“理解”词的含义创造条件。为了提高鹦鹉的学习兴趣,研究者挑选一些鹦鹉感兴趣的实物当“教材”,像闪闪发光的钥匙,彩色的木片,塑料玩具的动物等。对鹦鹉爱列克斯的“正规教学”一天4小时,其余的时间让它生活在人们中间,自由自在地玩、说话。经过1年的“教学”,研究小组取得了可喜的进展。1979年,爱列克斯已能正确识别和说出23种事物的名称:纸、木片、钥匙、皮革、木衣夹、玉米、软木、胡桃、石头、水、砂砾、香蕉、阵雨、软糖、小刀、栗子、小麦、椅子、葡萄、背、膝盖、体育馆、胡萝卜。把这些东西放在它跟前,它能一一识别,并分别说出名称。它认识和能说五种不同颜色:红色、绿色、蓝色、灰色、黄色。能识别和说出四种形状:“两角形”(橄榄球)、三角形、四角形(正方形)、五角形(正五边形)。它能数五以内的个数,还会说“喂!”“过来!”“不!”“这是什么?”“什么颜色?”“多少?”等。它还会把“要……”和一样东西的名词组合起来,把“要去……”和一个地方的名称组合起来,向人们提出要什么或要去什么地方。特别惊人的是,在研究中,人们发现鹦鹉还有“自学”能力。有一次,爱列克斯瞧着镜子发呆,面对镜中的鹦鹉“自言自语”地问:“这是什么?什么颜色?”旁边的研究人员就回答说:“这是灰色。你是一只灰色的鹦鹉。”研究人员一连重复了六遍,没想到爱列克斯就此学会了“灰色的”这个词。以后,它凡是见到灰色的物体,都能用“灰色的”来描述。这表明它确实掌握了“灰色”这个概念。它学会说“No”(不)的过程也很有趣。起先它不愿意学习时,总是嘎嘎乱叫,后来因为常常听到人们说“No”,它也开始用含糊的声音说“No”。起先是不分场合的,后来就用到和人们对话中,如果用得正确,就会得到称赞。不久它就能正确使用“No”。
通过对爱列克斯的研究,爱伦认为,鹦鹉能用学会的语言向人们提出要求,影响人的行为,这种利用语言改变自己处境的行为是很引人注目的。这表明,鹦鹉至少已在某种程度上懂得了人话的含义,掌握了单词所代表的概念。这与人们以往对鹦鹉学舌的理解是十分不同的。爱伦的新实验、新观点,在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许多学者坚持鹦鹉学舌不过是单纯仿效的观点,他们认为爱列克斯的各种出色表演不过是比较复杂的条件反射。但也有不少学者赞同爱伦的想法,认为鹦鹉和大猩猩等灵长动物一样,在人类创造的特定环境中可能懂得人类某些语言的含义。
鹦鹉能懂得人话吗?鹦鹉能学会并运用人类语言吗?要正确回答这样的问题,看来还为时太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