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能够到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与同学们一起就“诗”的问题进行交流,感到十分荣幸。同学们是学习语言文学的,我们有许多共同的话题可以交流。今天我主要就同学们创作的诗作加以点评,如果能起到相互学习、促进提高的作用,我也就心满意足了,若有不妥当的地方,请同学们批评指正,我完全接受。同学们创作的基本都是旧体诗,近体诗很少。多以五言诗为主,七言诗较少。这与学习的内容有关,参照的对象有关,主要是仿陶渊明的诗。由于时间有限,三个班级每个班选15名同学的作品,做以简单的评述,诗作都是随意抽取的,选上的不一定都是写得好的诗作,没有选上的一定也有写得好的作品,这一点请大家放心。先从一年级开始至三年级结束。
汉语语言专业一年级同学的诗作点评
1.乡诗 朱丹丹
少无世俗情,性本天然纯。
忽入人世湖,识遍湖中景。
老马识旧途,游子欲返乡。
行至舍间路,望尽一路景。
桌上灯一盏,筒中笔一支。
平铺纸一张,诗作为一篇。
一首思乡的诗,前四句诗味较浓,“少无世俗情,性本天然纯。”其实是对自己现状的描写,处在青春的年龄阶段,很真实。“忽入人世湖,识遍湖中景。”涉世未深,毕竟还是一名学生,人生的“湖”很深,不一定识遍、识透,但起码有一个观察、一个认识。然后笔锋一转,写回家的情景:“老马识旧途,游子欲返乡。行至舍间路,望尽一路景”。前面一个景,后面又一个景,这是写诗的忌讳,不能重复。后四句就是流水账了,少了诗意。
2.观景 安爱玲
朝霞碎稀林,花香绕足印。
飞鸟弄枝舞,万木荣欣欣。
书声小径荡,晨辉皆醉醒。
可怜春日盛,欢由心中生。
愿同其为伴,抱得春四青。
这是一首描写春景的诗。前四句写景,是虚写,后四句抒发自己的感受和向往,有一点意境,但不够到位,尤其是语言不凝练,但韵押得不错,以后多练习,会有进步。诗讲究炼“字”,如“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弄”字,“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就是诗眼,一下子就提高了诗的品位。
3.独居山林 杨琴仙
独居深山林,原本喜自然。
一心追自由,荏苒数十年(自然平实)。
鸟儿眷天空,骏马恋草原(对仗工整,是好句子)。
持锄田野间,粮食一片片(可能是为了押韵,粮食一片片,冲淡了诗味)。
茅屋虽矮小,鸡鸭相簇欢(形象、生动)。
花儿争香艳,果实挂枝头(不押韵)。
静静享自然,慢慢尝野味(诗味太淡)。
堂前数青柳,屋后一清泉(诗意尚可)。
篱笆爬满菊,清香迎面来。
久在深山林,世俗早忘却(结句出韵,失却了
诗的音律美,世俗早忘却,也太平淡)。
整体诗注重自然的描写,有“陶诗”的味道,“深厚自然,亲切有味”。个别诗句较佳,但整体看来还显稚嫩一些。
4.纵马吟 付梦漪
揽辔纵吾性,驱马望晨星。
既出莽莽世,还过匆匆逢。
山高明照上,水碧青粼横。
欲赋从隐志,词穷断余行。
这首诗简洁朴实,以马寄情,拟人化的比喻,意味深长,而且一韵到底,效果不错,结尾很好,有所寄寓。是仿陶诗归隐笔法的另一种写法,有新意,值得肯定。
5.四月惊雪 梁曦匀
夜来天复明,风景一何异。
人间四月天,纷纷落雪尘。
细细雨白雪,漫天幻似网(比喻不够贴切)。
昨夕冬草绿,今日春意寒(这两句不错,有诗味)。
拂路无人境,茫茫在此间(结句也可以)。
这是一首纯粹写景的诗,在意境上还需要挖掘深度,在押韵上面还欠缺一些。可以参照杜甫的《春夜喜雨》。
6.山忘 陈洋
峰回路又转,空谷细水间。
木房山中隐,白鹤喜走来。
夕阳水中游,青溪红妆面(较为形象)。
赏菊晚霞后,身若悠悠然。
云雾绕我聚,犹似画中仙(收尾也不错)。
前六句自然描写比较好,勾勒了一幅山水图画,作者置身其中,悠然自得,如同神仙,有归隐的意思,但个别诗句直白,没有一韵到底,影响全诗的效果。
7.田野小作 罗粤婷
顽童嬉黄昏,琅琅盈山野。
抬眼觅声迹,只见炊烟生(生动逼真)。
待到月上梢,带锄把家归。
友萤相伴行,一路蛙声迎(平白)。
只要心怡然,处处皆桃源。
一幅山村黄昏的景色,前四句得比较形象。只要心怡然,处处皆桃源。结尾还可以,就是“只要”用的不好,诗中尽量少用这种连词。
8.田园诗 王欢
千山飞落雨,残云犹未知。
杨柳翩跹舞,风来絮满席。
有情无憾事,流水恋浮萍。
天涯知远近,痴心化月明(此四句写得好,有物境、有情境、有意境)。
独在天园乐,不问世间奇(这种乐不能直接说出来,减低了诗情画意,缺少了诗人情怀。诗是一种寄托,陶渊明也不是不问世事,他只不过寄寓在诗中罢了,结尾再提升一下就是一首好诗)。
9.独居 车晓燕
抬首望云淡,荒山草木稀。
坐听野鸡鸣,独饮在幽居。
俯身观鱼虾,嬉戏于池中。
何处闻犬吠?不觉已黄昏。
景色布局,亦有意趣,云淡草稀未免荒凉,鸡鸣鱼戏、独坐黄昏,恬静如画,前后反差太大。写诗讲究的就是情致、意趣一致,韵味、境界高远。
10.四月观雪 李艺
春风惊百艳,万物本无忧。
雾霭无天云,粒粒飞雪叩。
白里红遮羞,唯见雪中绿。
本无外出意,飞雪催我起。
寒气转凄薄,园田有余滋。
农人岂不乐?余粮在明日。
诗句质朴,瑞雪飘飞,关注农事,结尾眼界开阔。
11.无题 马晓梅
斜阳照院落,牛羊归深巷。
袅袅炊烟起,牧童独吹笛。(黄昏景致写得很好)
农夫荷锄归,相见语依依(朴实亲切)。
心底羡闲趣,怅然放歌喉(反映了作者的真实感受)。
这首描写田园生活的无题诗,如果合韵,就会更好。
12.山居 李小红
穷庐寄深巷,甘以别华堂。
凡事躬自营,凭此求自安。
开春理素业,岁末功可现。
晨兴释勤出,日夕荷锄还。
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属寒。
农家岂不苦?弗脱俗世艰。
五体皆已倦,庶免异患远。
浴涤息檐下,斗酒换新颜。
久久冥于心,千载乃相逢。
今吾为此乐,但使愿无违。
这首诗比较长,寄托了作者的向往,后六句表达得比较真切。诗句多达20句,有些啰唆,个别句子绕口,一般提倡初学者尽量写短诗,太长难以驾驭,还须注意。
13.野外之一 马秀丽
日出草更绿,清新满天气。
荒野一点菊,傲然丛中立。
林中闻鸟语,相鸣为嬉戏。
迟迟不归去,切切自得意。
以小见大,平实自然,生活意趣很浓,也合韵,是一首不错的诗。
14.春意 路婧涛
新日出东山,山泽入其怀。
绿水微波荡,众草展其枝。
相坐饮新茶,茶淡意不尽。
一卷常在手,淡泊对荣辱。
寄情春天,饮茶读书,别有滋味,收尾立意也高。需要在用韵上再下些功夫。
15.游沙坡头
昔闻沙坡动四方,今赴唐徕观景场。
唐徕碣石空文藻,骚人舞墨费评章。
沙堡鸣钟千载泪,黄河浪逐一帆扬。
微雨阴霾掩天日,欲泻黄河泪满筐。
流沙易响声名起,羊筏古渡成绝响。
俯滑嬉戏逐新客,婆娑舞姿映紫阳。
黄埃散漫风萧瑟,风抚旗展自飘扬。
栈索凌空俯低坝,翻江倒海腾细浪。
向晚乘车奔异里,留恋此地上心房。
这首诗没有署名。这是一首七古,写得比较大气,内容恣意磅礴,有唐代高适、岑参边塞诗的风格,一韵到底,诗意也新,有时代感。这个同学有写诗的功底,好好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汉语语言专业二年级同学的诗作点评
1.拟归园田居 马豆豆
夜半孤灯下,独坐几何时。
晨钟响浮云,暮鼓柳黄昏(把“柳”换成动词“敲”更好,对仗更工整,诗意更浓)。
月微清风起,声似若嘤鸣(声似鸟嘤鸣要好一些,“似”“若”相同)。
鸣虽言不平,弄弦谁人听(结尾有些意境)。
总体感觉诗显得悲观、低调,应该寓情于景,表现得积极向上就好。
2.归园田居 喇志清
常居世俗间,嘈杂殆身心(怠:懈怠,殆:几乎、危险)。
愤然投深山(有些激愤,诗应含蓄),钟南还本真(终南山?)。
晨起曙光抚,夜枕泉涧鸣。
悠然白云间,野鹤情自得
后四句不错,野鹤自生情,全诗押韵,意味深长,也更完整。
3.望月 妥永梅
望月西凤楼,天水两相接(相连)。
月中识真意,壶底醉乾坤(人间?失韵)。
自在不端坐(缺少诗味),醉卧亭台边。
清风知吾意,伴我来入眠(结尾飘逸超然,有魏晋诗风)。
4.无题 赵明微
闲居桃花源,独自倚栏杆。
时逢春熟日,惊觉万物繁。
绿抹桃花腰,红粉佳人笑。
鸟鸣随林风,鱼戏伴水声。
鸣涧何潺潺,苍翠香依依。
踏绿随春去,我命自逍遥。
寄寓人生美好的理想,桃花源里鸟鸣鱼戏、水流潺潺、花香依依,还有美人相伴,真是逍遥自在,景色描写细腻,但有我之境过于明白,“闲居桃花源,独自倚栏杆”,“我命自逍遥”还须含蓄。
5.乡情 许灿浩
昔为海之子,今至塞上行。
半载羁旅客,万里独行者。
绵绵思乡意,悠悠桑梓情。
故园风与景,历历在我心。
惊涛拍石岸,明月共潮生(前一句化苏轼的词句,后一句是张若虚的诗句)。
四季皆春色,海波与天齐。
东望故园路,漫漫万里云。
此情孰可知,明月寄相思。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有情有境,有滋有味,而且化用唐诗宋词也很贴切,结尾意境也高,意在笔先,神余言外。韵脚整齐的话就更好。
6.归园田居 李军文
南山春草绿,东篱稻花香。
柴门闻吠声,竹窗映晨光。
迎行禾锄早,对月话桑麻(麻桑亦可,便于押韵)。
农家无余闲,时时工作忙(工作变耕作更好)。
前四句描绘出了一幅田园小景,形象生动,后四句写实,农人农事,劳作繁忙,很实在。
7.拟归园田居 李绪华
村边有池塘,里面藏锦鲤(锦鲤藏其间)。
牧童回经边(池边过),投草戏鱼间(戏鱼不知返)。
忽问笛声起,塘边漪涟涟。
顾首发声处,不觉已炊烟。
构思新颖,写出了少年牧童的玩性,嬉戏间,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笛声响起,炊烟袅袅,已近黄昏。景象设置如画,简约平实。
8.春韵 马玥
悠悠笛声扬,遗落杏花香。
落足绿荫下,遍寻春之韵。
群鸟归北方,众芳竞相艳。
遥看花田处,童子相嘻嘻。
写春韵,景致不错,但前后四句意思有点相抵,前四句实际上是惜春,后四句阳光,“童子相嘻嘻”充满快乐、充满希望。其中五六句“群鸟归北方,众芳竞相艳”诗意较浓。
9.感怀诗 梁娜
春草碧如丝,新燕啄泥飞。
蛙鸣柳边池,虫憩枝头叶。
秋风怀人苦,秋雨愁煞人(秋瑾句)。
花香溢满园,花落也相宜。
柳絮因风起,叶落人离离。
卷帘试探之,寒冬忽已至。
人世伤情起,侧看云起时。
从春到冬,季节分明,“春草碧如丝,新燕啄泥飞”,很生动,“花香溢满园,花落也相宜”,比兴运用得当,诗味浓郁,颇有意境,只是伤感一些。
10.漫雪自斟 韩於辰
万物终究灭,从来是唯一(有哲理)。
剧中长生客,现在何处游(比喻也好)。
挚友送可乐,谓饮之成神。
初喝千忧解,再饮一切休。
一切怎离开,天地依自然。
白鸽有美翼,片刻飞还野。
从余志随流,如今已二十。
外在虽已变,内在无多言。
过于感伤,二十年华,人生明媚,应是积极向上。不能“从余志随流,如今已二十。外在虽已变,内在无多言”。不能随波逐流、沉默无言。诗言志,要有大志向、大追求。
11.寂寞 古丽沙热木
寂夜雨绵绵,临江独饮酒。
青烟泛江上,浓雾在林间。
孤舟江中漂,船家闲垂钓。
独赏江边景,寂寞独畅饮(第二句重复)。
三四句、五六句写雨中江上景色很好,观察细致,“孤舟江中漂,船家闲垂钓”,传神之笔,很有动感。雨中寂寞,独自畅饮,未免伤情,句子有重复的地方,需锤炼。
12.吾愿 裴新艳
春至草木生,大地换新颜。
吾有小心愿,开辟一小园。
畦间不点豆,行中毋植鲜。
万野任其生,虫鸟随可见。
人同自然长,忧虑何从现!
视觉独特,很有新意,感情朴实,自然流畅,把一种愿望写得意趣盎然,全诗也合韵,不错的一首诗。
13.独饮 陈飞臻
把酒迎新欢,愿决扰人喧。
古今时来月,依旧见悠然。
随云信步游,自兀虚与幻。
世问是何求,怜取且眼前。
言意欲已明,独语笺斜阑。
这首诗也是讲求韵脚,节奏感强,读起来很上口。“世问是何求,怜取且眼前。”现实也很真切,实际意义大于过高的奢望。其他一些句子再写得明白晓畅一些更好,在境界的探求中还应再广阔一些。
14.春忆 奥丽雅
独坐湖畔处,日照树影斜。
听风诉春意,暖暖入心田。
望鸟飞树梢,喳喳春来报。
忆起年少时,绕树同欢笑。
“听风诉春意,暖暖入心田。”写得很好,读着也感到温暖。“忆起年少时,绕树同欢笑。”坐忆往昔,春天归来,鸟飞树绿,儿时的伙伴一同追逐欢笑,多么快乐、多么惬意,因为春天是美好的象征,它带给人的也总是美好的记忆。注意押韵。
15.月下漫游 马楠
漫步路灯下,夜昏树影疏。
月起心愈燥,借色平心海。
道狭草木生,夜露沾我衣。
衣沾无所求,但使心安宁。
夜色降临,人心烦躁,露水沾衣,唯求安宁。写的是作者一时的情绪,意境偏狭一些,但也不乏诗味,诗意上还应追求高远、豁达的境界。
汉语语言专业三年级同学的诗作点评
1.夜坐有感 罗薇
独坐幽林里,夜静闲吟风。
岚气润人衣,菊香拂面轻(起句有韵味)。
汩汩泉暖玉,依依月拢沙。
悠然凭栏卧,抚卷待烹茶。(换韵)
但愿长如此,怡境在自然(美好的寄托,有一种回归自然的向往,如果把“在自然”换成“去浮华”,就有一种批判精神,境界也高)。
2.隐乐 吴坪阳
远山如青黛,袅袅白云间。
开荒重山处,独孤立一园。
山水化屏风,虫鸣奏和弦(形象)。
种豆篱下壑,漫漫菜花田。
狗畜争食乐,稚子相扑欢。
耄耋彼执手,黄昏共晚安(人情味很浓,描写细致,是佳句)。
风雨飘摇路,伊人始相伴。
犹记红尘里,浮生纸醉天。
樊笼困我身,名利绊我愿。
只愿归园田,永不返人间。
诗虽然长一些,但意境开阔,一气呵成,前面十二句写田园景色,比喻形象生动,无我之境;后八句有浪漫的一面,也有无奈的成分,矛盾交织,结句太决绝了一些,诗越委婉越有意境,而不是表决心,不过诗写得不错,一韵到底,足见作者有一定的文学水平。
3.仿陶渊明移居其一 赵云龙
久欲从文史,非为多淑媛。
闻人兼华彩,乐与修其言。
怀此颇有年,今岁始得全。
流光何必返,扪虱总有闲。
同窗时时来,秉烛未尽欢。
其文共欣赏,疑义相与谈(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这首诗写得也好,抒发了作者真实的思想感情,而不是寄情山水,纯粹地仿陶诗,有自己的思想,这就是新意,诗句也很优美、幽默,从中也能看出同窗学习、讨论的乐趣。用韵舒缓,阅读起来很美。
4.野吟 覃楚茹
久在闺中寝,荒放外间遥。
偕邀孤朋旅,徒行至南郊。
彳亍天地间,浅浅新绿苗。
西夏有王陵,草木竟枯凋。
前问白老者,此处焉有道?
老者语我言,如何尚可考。
史迹沉于眼,浮华随风飘。
生者几十载,付之俱言笑。
这是一首描写与朋友郊游的诗,借西夏王陵为题抒发作者的感慨。“史迹沉于眼,浮华随风飘。生者几十载,付之俱言笑”。诗中所发的议论,是积极乐观的态度,结尾提升了诗的整个境界,全诗押韵,写得不错。
5.春情 薛玲波
嫣花草已深,紫绿黄粉红。
和风戏白云,闲鸟跳枝头(花红草绿,和风闲鸟,应时春色撩人)。
轻衣动凡心,最是女儿身(看着这眼前的情景,哪个美丽的少女不春心萌动)。
谁解流年事,一去又一春(因为春光易逝,人生易老)。
诗作寄情于景,情景交融,感情细腻,诗意很浓。
6.晨观小感 李姝仪
浮香暗盈袖,晨晖日熹微。
误入芙蓉处,路阻重且跻。
粉面笑靥开,碧盘亭亭立。
风吹莲叶动,清露尽沾衣。
农人田忙乐,浣女撩相嬉。
心静闲怡旷,畅然不知归。
晨熹微明,暗香浮动,风起荷舞,清露沾衣,多好的一幅水墨画,农人劳作,浣女嬉戏,相映成趣,水乡田园的美景尽入眼底,诗如画,很好,也合韵。
7.雨夜临笔 邱玲
万物皆有尽,古之今亦然(唯物主义史观)。
松乔立于野,如何存世间。
故友赠余笔,乃言得佳篇。
试之旧情现,用已忽忘天。
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
深思寄致远,求以得仲淹。
孤灯遗独枕,游有十余年。
志存终临曦,心在复何言。
全诗层次递进,用比喻的手法表述了自己的思想感情,结尾“志存终临曦,心在复何言”,语境平和,寓意深刻。
8.塞上春日饮酒诗 何琪
昔年志未酬,憩身贺兰边(四月如画笺,铺向白云间)。
黄河自流长,渺渺逝云烟(佳句)。
饮酒落花里,市车声浪远。
心无陈杂念,陶然无须言。
心无杂念,自然平和,只能意会,无须多言。符合韵律,有一定深度。
9.无题 杨秀珍
玉阶槐花落,闲来一束风。
芬芳瀚如海,相思一片来。
玉兰留恨泪,黄菊点秋香。
天高月共明,夜来寄情思(佳句,张九龄: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玉阶、玉兰,一束、一片,尽量避免重复,还要注意押韵。
10.早春 李健
闲居一寒冬,早春欲将至。
问君何处去?躬耕于水田。
插秧春雨下,悠悠见青山。
山气日夕佳,飞燕啄春泥。
村妇田中作,顽童有余闲(有意趣)。
此中有恬适,欲辩已忘言。
田园景色的描写,仿陶诗的意境有些味道,但还需丰富联想。陶诗语言朴实,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内容非常丰厚,注意押韵,追求美感。
以下五首七言诗写得很不错,深得唐诗的影响,体会、感受深刻,笔法、表现到位。
11.静观 胡甜
碧水塔下一喇嘛,坐看流云数烟霞。
细雪扑面人初定,野鹤飞入藏人家(飞入寻常百姓家)。
有人物、动物景象,也有少数民族风情,28个字,恰到好处,写得很有味道。
12.登岳 郭文亮
渺渺烟波幻古今,飘零人在最高岑。
星寒雁渺天关迥,北白南青地宇深。
沧海孤飞蝴蝶梦,秋风兼老杜陵心。
凭高无限沧桑意,独向斜阳一解襟。
有杜甫登高诗的胸襟和情怀,意境高远,也合乎格律,写得不错,如果有现实创新的内容就更好,继续努力。
13.午夜随记 金磊
夜久无云天练净,月华如水正三更。
影树婆娑空独秀,蛙声独鸣巨如钟。
目送远山飘飘去,心挥管弦踏歌声。
今逢遇此良辰日,把酒展怀到天明。
不完全符合七律平仄、对仗的要求,但有意境,在夜景的描写上空灵、细腻,抒发情思,明白晓畅,感觉十分明快,韵脚整齐。
14.田园诗 苏比努尔·艾尼瓦尔
茅檐滴绿压枝低,树影摇摆日影低。
白发老妪茅屋外,直挥手杖数家鸡。
尤其后两句用白描的手法,生活趣味很浓,情景交融,令人侧目,让人喜爱。
15.春日闲情 詹学勇
静卧嫣花黄粉红,原是方塘涟漪情。
小憩且览春光色,怎奈韶华随如风。
借景抒情,感叹时光流逝,平实自然,十分形象。
毕竟是三年级的同学,水平还是高一些,进校早,掌握的知识也多,心胸广阔,对事物的认识也深刻,诗因此也写得好。
结 语
通过上面的点评,总的感觉同学们写的诗都很好,很有诗味,有些句子都可以传诵,并不比汉魏六朝一流诗人差。有志于将来成为诗人的同学,通过学习、借鉴、提高,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让人由衷的高兴。但也有一些写作上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重形式而轻内容。旧体诗的形式并不复杂,相对单一,内容很重要,一定要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小处着手,大处着眼,胸怀广阔,反映有共性的东西,才能引起共鸣,但必须写出个性。有美好的思想内容,配合完美的艺术形式,才是作诗的正确道路。
二是模仿性强,缺乏自己的思考。作诗也要与时俱进,不能停留在历史之中和唐宋时代。要体现时代性,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热爱生活,阳光明媚。毕竟我们已经远离了古代,每一个时代都有它鲜明的特征。只有很好地继承与发展,推陈与出新,才能写出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优秀作品来。
三是对古诗的技巧还掌握不够,押韵就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押韵和平仄是诗的两个重要因素。押韵就是在诗中的一部分句子的末一字用同一个韵的字,从而使诗具备音乐感,读起来既顺口,又悦耳动听,借以增加诗的艺术感染力。汉字一字一音,每一个音都隶属于不同的韵,也就是属于今天汉语拼音的韵母。这种同韵母的字在一首诗中用于一部分句子的末尾,就叫作押韵。如果同学们有兴趣,慢慢就会掌握的。
谢谢大家!
2012年6月10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