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四十年心灵旅程硕果盈枝

四十年心灵旅程硕果盈枝

时间:2023-0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十年来,李玉民先生寄托情怀、抒发胸臆,以词为感情载体,在塞上文坛自由驰骋、恣意纵横,或记事、或抒情,或婉约、或豪放,终成硕果。品读即将付梓的词集《心旅四十载》,颇多感慨。为了落实会议精神,中宁县做出决定,举行长滩公社农田建设万人会战。会战以大队民兵营为单位,开赴工地,集中施工作业,集中食宿。频频爆炸阎罗横,野马脱缰已失控。十余天中持续爆炸数百次,矿工们临危不惧,冒死抢险,壮举当歌。

四十年来,李玉民先生寄托情怀、抒发胸臆,以词为感情载体,在塞上文坛自由驰骋、恣意纵横,或记事、或抒情,或婉约、或豪放,终成硕果。品读即将付梓的词集《心旅四十载》,颇多感慨。这是一部用词的体裁写就的历史岁月与现实生活的情思录。四十年间,虽然短暂,但玉民先生的笔下总是饱含激情,他的词作既有历史见证、时代印痕、家乡情怀、域外风光以及时事热点、民族特色,但他记录最多的还是他情有独钟并为之奋斗大半生的宁夏煤炭工业建设与发展的进程,有辉煌、有徘徊、有兴奋、有忧思,着墨纸上,意在心中,一路走来,人生无悔。读他的词作,有三个方面表现得比较突出:一是叙事性强;二是抒情性强;三是时代性强。这是我的一个深刻印象。

叙事性。词,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有没有叙事功能,我认为是有的。当然我这里所说的叙事既有“讲故事”的成分,也有记事的内容。叙事是文学的层次与境界,是比较高的精神活动,记事虽说平常,相对于历史和作者必定有着特殊的意义,自然也包含在叙事之中。玉民先生词作的叙事性毫不例外地涵盖了“故事”和记事两个方面的内容,不仅从词的容量上扩展了,外延上也拓宽了,增强了岁月的沧桑感,达到了使人回味的阅读效果。历代优秀词作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恕不一一列举。我们重点看玉民先生的词作:

田,春种秋收代代传。人工做,亩产跨江难。田,万马千军战冻寒。齐心干,改造好河山。田,大寨标杆在眼前。机耕地,举县换新颜。(《十六字令·农田建设万人会战》)

这是玉民先生词集中最早的一首作品,记录了1975年冬季中宁县长滩公社农田建设万人会战的场景。在这首词的注释中可以看到:1975年10月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开幕。为了落实会议精神,中宁县做出决定,举行长滩公社农田建设万人会战。会战以大队民兵营为单位,开赴工地,集中施工作业,集中食宿。会战的目标是:“苦战二十天,建成园田八千亩!”词虽短,却很震撼,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作者以亲身经历,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农田会战的场面,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讲述。这样的场景也许今天不会再有了,但昨天的人们不会忘记。“万马千军战冻寒。齐心干,改造好河山。”尽管天寒地冻,但却热火朝天,何其壮观,当年人们那种排除万难、改造山河的决心真是荡气回肠,今天已是万难复制的。“大寨标杆在眼前。机耕地,举县换新颜。”农业学大寨,是时代的潮流,已经渐行渐远,但农田会战、平田整地给我们留下的一些农业的坚实“基础”,难道不值得我们去回味吗?人定胜天的另一面很值得人们沉思。

翠绿亮新装,桃瓣纷扬。风和日丽洒春光。突如漫天沙暴起,举目昏黄。  本可候产房,却滞它方。天公作祟亦吉祥。乍露啼声惊啸晚,尚是女郎。(《浪淘沙·女儿生辰》)

这也是一首纪事诗,是玉民先生1984年4月27日为女儿一周岁而作的。作者采用回忆的方法像影像一样记录下了一年前女儿降临时的情景和作为父亲的感受,同时也记载了女儿出生当日的天气状况:这是“宁夏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沙尘暴。瞬间狂风大作,天昏地暗,不一会天全变黑了,伸手不见五指”(见该诗注释)。父亲出差在外,遇上强烈的沙尘暴,耽误了行程,至第二天回家时,女儿已于沙尘暴之夜顺利降生。担心、焦虑、内疚。“本可候产房,却滞他方。”随之柳暗花明,峰回路转:“天公作祟亦吉祥。乍露啼声惊啸晚,尚是女郎。”既惊又喜,跃然纸上。真是家庭历史的记录与自然情景的交汇,使人终生难忘。这就是文学的作用,强大的叙事性!用词的语言记载了一段“特殊”的情况,别出心裁,由此可见玉民先生对“词”的驾驭能力。

匆匆步履身背重,气息静,人头动。夺秒争分沙袋供。虎口排险,死生难卜,勇士全无恐。频频爆炸阎罗横,野马脱缰已失控。挥泪封井心剧痛。一腔热血,抗灾保矿,壮举当吟颂。(《青玉案·白芨沟矿瓦斯爆炸救灾特写》)

2003年10月24日,白芨沟煤矿井下空区火灾引起瓦斯爆炸。十余天中持续爆炸数百次,矿工们临危不惧,冒死抢险,壮举当歌。玉民先生作为抢险指挥者之一亲历了这场动人心魄的抢险救灾,并用火一样的笔触以词的形式事后记录下了这一幕。有发展就有付出。前些年煤矿透水、瓦斯爆炸的新闻充斥两耳,令人胆寒。玉民先生在煤炭战线工作三十余年,想必经历了许多惊心的时刻。只有真切的感受才能写出事故救灾瞬间的情形:“匆匆步履身背重,气息静,人头动。”“频频爆炸阎罗横,野马脱缰已失控。挥泪封井心剧痛。”紧张万分的场面、难以形容的心情尽在词中。有生活才有作品,玉民先生的作品就是最好的诠释。所幸这次瓦斯爆炸无一人死亡,一年内全矿就恢复了生产,创造了中国煤炭开采史上的奇迹。玉民先生也为我们留下了一首传世的佳作。

玉民先生词作的叙事性较强,以事入词、以词传事,把身边发生的一些物事或重大题材都摄入词中,真实地反映生活,使词的境界不仅广阔,而且颇显气势。玉民先生的词作彰显了文学的故事性,从以上所举作品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另外,词集中如《破阵子·实习有感》《临江仙·吾儿夜读》《江城子·矿井救灾剪影》等等都属叙事类的作品。其写作方法和技巧很值得学习。

抒情性。词具有抑扬顿挫的音乐美、错综变化的韵律以及长短参差的句法,非常适宜于抒发感情,或浓烈深挚,或情趣盎然。不论婉约、豪放,抑或骚雅,词的抒情功能是显而易见的,也是历代词人之所以喜爱的根本原因。寄情山水、抒情发志,吟咏情谊、倾吐离绪,内容以抒写社会生活、个人情感等为主,是词显著的艺术特点。因为抒情是词的本质特征,因而也在玉民先生的作品中多有表现。

浊流奔涌,浪涛起,浩荡不息翻卷。几叶扁舟,钢索引,浪上蹒跚往返。绿野茫茫,村庄点点,两岸风光艳。此番情景,仿佛黄河乡畔。  谁举无饵垂钩?渭河神钓鱼,千秋嗟叹。万古风流乏后者,唯有子牙鳌占。仰慕寻踪,徘徊已几度,未尝心愿。今朝奇传,尚须吾辈开建。(《念奴娇·渭水》)

上阕描述了渭河及两岸的风光景色,前六句是写河上所见:波涛奔涌,浩荡不息,只见几叶扁舟,浪上颠簸,动感十足,画意引发了诗情。20世纪70年代,渭河水势浩大,如今已不见了当年气势,岁月变迁,令人感叹。后五句则勾出了思乡之情:“绿野茫茫,村庄点点”“仿佛黄河乡畔”。玉民先生长于黄河之滨,黄河渭河何其相似,同处西北,景致相同,他乡即故乡的情怀油然而生,感情稍露,却是一带而过。下阕才是作者要抒情的重点。渭河岸边,人才辈出,仰望先贤,成就一番事业,是作者的落脚点。玉民先生面临大学毕业,即将踏上人生新的征途,回首往事,曾经在这里几度徘徊,如今前行的道路已然明确,就是要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把奇功创建。全词以细腻的手法描绘形象和刻画心理,把朴素的思想感情融入词中,既借古喻今,又借景抒情,使词的意境具有了一定深度。

再看下面两首词:

沃土稻菽丰,绿野银带甩。疑是游龙落九天,泽及千百代。  渠畔柳丝飘,堤岸台榭帅。闹市中间款款流,更有娴雅在。(《卜算子·唐徕渠倩影》)

清香弥漫,焚尽灰如面。星火相吻方燃点,美誉千秋传赞。

沙丘深处藏娇,贡煤犹具新潮。装点蓝天一片,催出绿色风骚。(《清平乐·磁窑堡的“香砟子”煤》)

这两首词均不长,属于小令。但都具有纯朴自然的风格,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前一首抒写唐徕渠的风光。银川平原,誉称塞上江南,得益于纵横阡陌的渠水灌溉。唐徕渠是建于唐代武则天时期的一条著名水渠,至今沿用,它如同一条银色的游龙伏降在塞上,滋润着富饶的银川平原。如今唐徕渠畔,柳槐飘香,百花争艳,已成为一道景观。玉民先生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以轻快的语言,简练的字句描写了唐徕渠的风光景致,给我们留下一幅工笔彩画,非常隽秀典雅,读之也罢、观之也罢,使人爱不释手。后一首是写煤的,这煤不同于一般的煤,它有一个美名“香砟子”。宁夏灵武产的“香砟子”,低灰、低硫、高发热量,高化学活性,是良好的动力、民用煤和化工原料,更是理想的环保用煤。玉民先生熟谙煤炭,对“香砟子”情有独钟,通过形象的比喻,发出:“沙丘深处藏娇”“装点蓝天一片,催出绿色风骚”的感慨。好一个“娇”字,好一个“风骚”,文字精致凝练,细腻优美,把一块无血无肉的东西诗化成了具有无限生命力的神奇之物,让人叹为观止。当然它的环保性能也极具魅力。玉民先生正是抓住了这一特点,把它上升成为了词的“精灵”进而对其进行赞美、吟诵,颇有创新特点。其他诸如《卜算子·贺兰山东麓的葡萄酒庄》《江城子·灵武矿区》《蝶恋花·广场晚照》《江城子·退休抒怀》等作品也都具有很强的抒情性。

时代性。就是作品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关注祖国的建设和人民的安乐,始终为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鼓与呼、歌与唱,道出作者的心声、抒发作者的情怀。时代性与政治性是紧密相连的。如果你处于一个伟大时代的风云变幻之中,你不用手中的笔去记录火热的生活、去赞美史无前例的改革,甚至去针砭时弊、鞭挞丑恶,你就不配做一个诗人词家,你的作品就没有生命力。玉民先生在时代的风云际会当中,深刻关注祖国的发展变化,他为神舟飞天、嫦娥落月而喜悦,为非典肆虐、汶川地震而忧心,为宁夏建设、家乡巨变而由衷地欢呼、吟唱。这是作者的义务,也是深深的责任,没有担当,就没有诗词的力量,没有真爱,就没有作品的升华。且看:

战阵映河山,征步冲天。雄师劲旅撼长安。强弩金戈昭世界,鹰指云端。  灿烂五十年,国泰民安,睡狮强健傲人间。万众神州同庆祝,盛况空前。(《浪淘沙·五十周年国庆阅兵》)

强兵富国,是和平与发展的前提。近代屈辱的一页永远地翻了过去,中国已成为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但也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雄师劲旅撼长安。强弩金戈昭世界,鹰指云端。”刚劲的笔端挥洒出刚劲的力量,憾地动天,让我们深感自豪。“睡狮强健傲人间”,睡狮应是醒狮。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取得的成就令世界为之刮目,神州崛起,万众欢呼。作为诗人词家就要走在时代的前列,摇旗呐喊,为国家富强、为民族振兴而高唱赞美之歌,这是人们共同的心愿,也是我们这个火热时代的呼唤!

2001年7月13日晚10点,国际奥委会在莫斯科投票确定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城市,北京、巴黎、多伦多、大阪、伊斯坦布尔五个城市竞选,北京最终胜出。玉民先生用词铭记下了这激动人心的一刻:

翘首夜半,锁定荧屏看。凝目屏息心律乱,双手更捏冷汗。  五强狭路相争,殊荣终落北京。八年扼腕冤洗,合家热泪盈盈。(《清平乐·北京申奥成功》)

只有国家的强大,才有这胜利的时刻。虽然“翘首夜半”“双手更捏冷汗”,但“五强狭路相争,殊荣终落北京”,也应是意料之中的事。北京申奥成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吉兆。作者细微神情的变化尽入词中,翘首、屏息、冒汗、流泪,每一个词都用得惟妙惟肖,出神入化,最终喜极而泣,成功的泪水盈满眼眶。那一刻,想必每一个爱国的中国人都有相同的感受。短短的46个字,散发着巨大的信息,那就是强烈的爱国精神!

姹紫嫣红,争奇斗艳飘香。如影随形,频添杂草毒芒。百花园内,却教人、倍感迷茫。一方沃土,该收高雅食粮。  德艺双馨,积极向上阳光。心系人民,讴歌时代华章。扬帆润物,里程碑、再续辉煌。复兴大业,更着文化豪装。(《新荷叶·习近平主持文艺工作座谈会》)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令文艺工作者倍感鼓舞。玉民先生以其政治敏锐性和高度的政治自觉,始终坚持文艺发展的正确方向,尖锐批判了文艺“百花园内”的“杂草毒芒”,高呼“一方沃土,该收高雅食粮”!通过学习讲话精神,更应“德艺双馨,积极向上阳光,心系人民,讴歌时代华章”。见解深刻,认识到位,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展示了一位词家的社会责任感,作为同道,至为感佩!作品是作者心里活动和思想感情的真实写照,只有牢牢把握时代脉搏,贴近人民群众,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为人民群众所喜爱,才能够传颂下去。在玉民先生的词集中,这类作品占的篇幅较多。《临江仙·邓小平南方谈话二十周年》《锦缠道·“蛟龙号”深潜7000米科考成功》《满庭芳·辽宁号航母入列》《风入松·嫦娥三号落月》《西江月·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兴建》等等,题材广大、内容饱满,大笔淋漓,墨浓意酣,无不回荡着积极向上、豪情满怀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主旋律。

《心旅四十载》载词188首,并不算多,但内容丰厚,涉及面广,触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多个层面;在形式上更是多样化,188首词用词牌46个,以小令和中调为主,从中也能看出玉民先生是一个填词的高手,他谙熟词律曲调,随手拈来之间,即可下笔成词。尤其是他四十年来一直坚持以词反映社会生活、感悟人生,这在宁夏文坛实不多见,于玉民先生来说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创作特点。毋庸讳言,玉民先生的作品也存在着语言过于散文化的倾向,虽然增加了内容的丰厚,却减弱了词的雅致与美感;再就是注释较多,冲淡了词的主体地位,似乎有添足之嫌。这些都是管窥之见,若有不妥,请玉民先生教正。

权为序。

2015年11月4日于银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