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圣地的辉煌

圣地的辉煌

时间:2023-0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进入威戎,路边出现了大片的苹果园。到了仁大地界,眼目所见几乎全是苹果树。从没有见过这么多的苹果树。导游告诉我们,南部五乡是静宁苹果的主产区,有36万亩苹果园,人均2.6亩。想不到小小的苹果把人们从贫困中解救了出来,开始走上了富裕之路。现在,苹果终于使他们的腰板硬了起来。有人曾经以“苹果的尊严”为题,反映苹果产业给静宁带来的变化。新的苹果还没有下来,几个年轻的女工正在干一些零活。

甘肃 彭金山

静宁位于六盘山以西,华家岭以东,是甘肃省平凉市的一个大县,全县有将近50万人口。这是一块神圣的土地。静宁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建郡治县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传说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氏就诞生在这里,治平河畔尚有汉代成纪城的断垣残壁。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五次到达静宁,是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主要地区之一。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等中央领导,长征途中曾经宿营静宁界石铺。毛泽东在据此不远的六盘山,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清平乐·六盘山》。

7月22日早饭后,在静宁县委、县政府相关领导的陪同下,我们一行八人踏上了去治平的路。天下着雨,车窗外,天地间一片苍茫。静寂中,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我有了一种朝圣的感觉。进入威戎,路边出现了大片的苹果园。到了仁大地界,眼目所见几乎全是苹果树。树个头不大,低垂的枝头挂满密密麻麻的纸袋子,袋子里是成长中的苹果。汽车小心翼翼地沿着弯弯曲曲的山道下山上山,在一个小山梁上停了下来:城川东山梁新植果园管理示范点到了。我们打着雨伞走下汽车,举目四望,细雨中,漫山遍野的苹果树绿浪翻涌,不见涯际。啊!从没有见过这么多的苹果树。这回真是开了眼界了!导游告诉我们,南部五乡是静宁苹果的主产区,有36万亩苹果园,人均2.6亩。苹果销售家庭年收入二十几万到三十几万元不等,收入低的也有十几万元。现在全县苹果面积80万亩,准备近年发展到100万亩。

我不由想起了前些年的静宁。因为在陇东工作过多年,记不清有多少次经过静宁,并且有不少静宁籍的朋友。在我的印象中,静宁人勤苦踏实,能下力气,肯下力气。但是,力气却并没有给他们换来多少钱财和幸福,静宁长期的贫穷也是出了名的。记得20世纪70年代对静宁、庄浪有句顺口溜:穿的黄军装,吃的回销粮。意思是这两个县的农民全年缺吃少穿,主要靠国家救济生活。地里的出产养活不住自己,便出门讨生计,出门时背一袋炒面当干粮,饿了就吃几口炒面当顿饭,因此静宁、庄浪人又被叫做“炒面客”……

近年,静宁大力发展苹果产业。想不到小小的苹果把人们从贫困中解救了出来,开始走上了富裕之路。仅成纪城附近的刘河村,就有100多辆小轿车。富裕了的农民并不仅仅满足于物质上的享受,他们纷纷到静宁县城买房子,让孩子到县城念书,享受好的教育资源。重视教育是静宁人的好传统,过去是从鸡屁股里掏钱供孩子念书,累得趴到了地上。现在,苹果终于使他们的腰板硬了起来。有人曾经以“苹果的尊严”为题,反映苹果产业给静宁带来的变化。雨还在下着,路滑土粘无法到果园里去。如不是这雨,我真想走进果园里亲身感受一下“苹果的尊严”呢!

虽然是伏天,下雨天的山梁上还是凉飕飕的。大家在马路边上观望、感慨了一阵,便上了车。汽车沿着来路返回,在山下一个小村边上停了下来,这儿是李店河流域苹果示范带。路边就是果园,我们又一次亲近了苹果树。刚才在山上就看见苹果树上零星地挂着黄纸片,但是走不到跟前去看,不少人心里装着疑问,因为在乡下,黄纸多和迷信有些关联。这里的苹果树上也挂着不少黄纸片,纸片上面一层黑点。这黑点可不是看不懂的佛咒,这文字谁都看得懂——是被粘住的虫子。诗人唐翰存长长出了一口气,释然地对我说:“刚才我真以为是果农请阴阳挂的佛呢!”再看地上,铺着黑色的塑料薄膜。据说是为了保暖保墒,而且还能够阻止杂草的生长。有的果园上面还罩着纱网,大概是为了防止冰雹打伤苹果吧!也许还可以招徕游客,坐到果园里喝茶呢。

科学的春天已经来到山里,来到田间,在世世代代靠天吃饭的农民的心上扎下了根。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穿黄军装,吃回销粮”的年代,农村也是一个运动接着一个运动,只要政治挂帅,可以无视科学。老百姓的干劲虽然“冲天”,“天”却并不怎么买账。李季的长篇叙事诗《杨高传》第三部《三边儿女出征记》出版于1960年,在“什么是科学”一节有这样的诗句:“工人干劲加钻机,就是我们的钻井科学。”这是转业到油矿做了党委书记的杨高,在批判钻井专家的所谓“右派言论”时说的一句话。今天看来很可笑,但是在那个年代里却是最最革命的口号,被人们奉为圭臬。所幸荒唐的岁月终于过去了,发展什么和如何发展,地方政府和老百姓完全可以根据本地的生态条件,做出自己的选择。静宁位于北纬35度、东经105度的黄土高原沟壑地带,土质、日照、气候都是种植苹果的绝佳地带。静宁人今天的选择,就是一种最佳的选择,科学的选择,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当地就有人摸索着栽植苹果树,但是“以粮为纲”是农民不能逾越的天堑。宁可大家都饿着肚子,按照统一的口令“一二一,齐步走”,也不能因地制宜走自己的路。改革开放30年,中国大地上的这盘棋才终于下活了!世世代代走不出贫穷的静宁人,果敢地转变了以往的经济发展方式终于活出了样子。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来自观念的转变。我们在治平河畔参观了常津果品公司。新的苹果还没有下来,几个年轻的女工正在干一些零活。车间里现代化的分检传送装置暂时闲置着,但从规格和规模上即可以想见采收季节的繁忙景象。这里还有现代化的仓储设置,有气调库61孔。贮存能力达到50000吨。主人拿来苹果热情地招呼我们,这些苹果虽然是去年的,但是颜色、口感都新鲜如初。公司的董事长常继锋先生原来是县电力局的一名电工,2005年辞职开了这家果品公司。现在常津的果品市场遍布国内大中型城市,还远销俄罗斯、泰国、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连续多年鲜果出口量位居全省第一。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6277万元,其中出口收入3743万元,创汇530万美元。常先生不仅自己成了大老板,还带动了一批农户走上了富裕的道路,并且促进了就业,这家公司现有固定员工130人,收购季节用工多达2500余人。

走出常津果品公司,微雨中的空气格外清新。望着烟雨苍茫处的古成纪,我仿佛听见了葫芦河的笑声,听见了来自历史的遥远的呼唤。当年,伏羲氏以“创世八功”肇始了中华文明;今天,这种精神正在静宁、在平凉、在陇原大地开花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