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

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

时间:2023-02-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2 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2005年9月28日,《参考消息》刊登了香港《明报》9月27日的一篇报导说,据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2005年~2006年全球竞争力报告资料显示,芬兰在这次排名中蝉联榜首,美国居次,瑞典第三,丹麦第四,台湾第五,新加坡第六,而中国由第46位跌至第49位。
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_探索生命的奥秘

2.2 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

2005年9月28日,《参考消息》刊登了香港《明报》9月27日的一篇报导说,据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2005年~2006年全球竞争力报告资料显示,芬兰在这次排名中蝉联榜首,美国居次,瑞典第三,丹麦第四,台湾第五,新加坡第六,而中国由第46位跌至第49位。根据瑞士国际管理发展的统计,1998年中国经济竞争力在47个国家当中排第28位,1999年处于第32位,2000年处于第41位。[1]中国的竞争力在这几十年中持续下跌。

按理说中国的人口多,有发明创造的人也应该多,那么为什么中国的科技如此落后,企业的核心技术为什么这样少呢?我认为这与科研单位及企业用人政策不合理有关。不是中国缺少人才,而是中国的人才或天才往往没有机会去发展。举个例子大家就可明白些道理,为什么中国的文学天才那么多?是因为搞文学创作的人不需要设备,所以文学天才很容易得到发挥。而科学技术则不同,许多科学技术的研究是需要一定的设备,再大的天才离开了设备也是寸步难行的。又如,为什么中国的体育能在亚洲称雄?这就显示了中国的人多、人才多。体育比赛能够很快显现一个国家民族的智慧和勇气。

我国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社会上广泛掀起了追求高学历、出国留学的热潮。在各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用人的条件是以高学历和留学人员优先考虑为主的这样一种用人策略,这种重学历轻实践的用人制度一直持续到现在,而且在某些单位越来越严重。

这种用人制度上的片面性,是导致科学技术水平逐年下降、科技竞争能力逐年下滑的主要原因。这些高学历及留学人员由于缺乏实践经验,知识面狭窄,在中国的这种具体环境中大大制约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当他们走向科研工作岗位时,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在开始时也下了很大的决心,准备在科研中作出成绩来。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他们搞的许多科研成果缺乏真正具有创新的东西,技术含量很有限,成果转换力很低,不能为企业创造出价值,企业绝大多数高端核心技术还得依赖于外国,严重影响了中国的科技和经济竞争力。

纵观国内外的例子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许多具有发明创造的天才并不一定出自高学历人员。中国要想走创新之路,需要的是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去做事,必须使用这些人才,科研机构和企业用人单位必须向他们打开大门,不要歧视他们的低学历,要善于发现真正的人才或天才,这样才能把中国的科技事业搞上去,才能使中国的经济走向健康发展之路。

我认为,要想使科技创新得以实现必须要有以下措施。

科研机构用人制度要改变。研究机构不要过分强调使用高学历人员,对学历高或低的人才要一律平等看待,不要歧视低学历的人员。尤其要善于使用那些大中专毕业后长期从事各种实践工作的人员,要从这些人群中发现专业能力突出,善于钻研专业技术,有创新势头的人才,也可以在技术操作工人中寻找有发展潜力的人才,因为对社会能作出贡献的人才有可能就在这些人群中。

中国的人口多,肯定有一些出类拔萃的人才,只不过是我们没有发现而已,真有才能的人可能往往没用在合适的岗位上,只能在使用中发掘。如果我国能在一些行业、产业中发掘或培养出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通过他们在某个高端核心技术上出现重大原始创新,超越世界先进水平,那么,就会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中国的企业就会创造出巨大利润,职工的收入就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科研管理机构在科研课题经费的安排使用时,不应只看学历,要改变思路。研究生毕业后不一定就是搞研究的,非研究生毕业不一定就不能搞研究。这些年以来,追求高学历和留学风太热,应该适度地降降温了,否则对人才的培养成长不利,对科技创新也不利,要鼓励多从事实践活动。

以上措施如能实现,对推动我国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肯定有益。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有十几亿人口,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各种资源相对较丰富。因此,中国在人才、资源等方面都蕴藏着巨大的潜力,相信我国在不久的将来,在科技领域能有一个跨越式的发展,能够赶上发达国家水平,成为一个科技和经济强国。

其实,我们只要认真分析、思考就会明白,不是中国没有人才和天才,由于历史上种种原因使人才受到了压制,没有发挥出来,或者说中国的人才和天才很少有机会得到发挥,如果中国的人才和天才有1/3得到发展,相信现在市场上的高端核心技术,有许多我们早已制造出来了,就不会受制于人了。

现在我们应该反省自己,相信我们的民族历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有智慧的民族,应该树立起良好的自信心,把我们的事业做好,要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发展。

企业在发展的同时,要保护好生育我们养育我们的这片美丽土地,优越的自然环境,要避免或减少污染,有限资源也不能消耗过大,要给后代留一部分。

总之,我们要为中华民族伟业,为人类多做贡献,让子孙后代想起我们时,就像我们现在想起我们的祖先一样感到骄傲和自豪。

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有所增强,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基础研究领域,我国仅有15%的科技接近世界先进水平[2]。在产业技术领域,我国的发明专利总数只相当于日本和美国的1/30,韩国的1/4[3]。在国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如果我们不能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就会形成对外技术依赖,使我国在未来国际分工与产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我们要紧紧把握当代新科技革命的大好机遇,大力弘扬民族自信心和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广泛吸收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在具有一定基础相对优势以及涉及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寻求技术突破,努力实现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中国科学院组编:《新世纪》,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43页。

[2]《“十一五”规划(纲要)学习辅导》,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版,第125页。

[3]《“十一五”规划(纲要)学习辅导》,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版,第12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