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臊子面
说,开门七件事,油盐酱醋米面茶,全是吃的事。人人想高洁,喜喜欢欢穿新衣,可新衣里总长虱子,辛辛苦苦去稼穑,收了粮食还得收草禾,不收不行。入而五行之内是俗人,出而五行之外是高人,高人在尘世之外,当然就不能有尘心尘念,所以和尚不仅不结婚,也不爱钱,又所以没人愿去五行之外当和尚。唐僧是高洁之人,但他是木头,已没有了七情六欲,大智大勇的孙悟空对他也只能忍了又忍。大雅者大俗,大俗者大雅,如此而已。美人不是绢人,雪花并不算花。你我写的只是文章,不是佛经!把文章滤的干干净净,就失了读趣,水至清则无鱼,这样的文章没人读,人不读谁读?鬼也不读,鬼也喜欢人间的烟火味嘛!
还说咱的俗事——臊子面。据上海一家很有知名度很权威的刊物介绍,“臊子面”之名出于陕西岐山。据传,古时当地一家媳妇善做面,是“薄如纸,细如线,下到锅里莲花转”,她的小叔子给人说是“嫂子面”,后来遂传为“臊子面”。那面中的臊子,当然是猪肉。因为好吃,在关中就流传了一个故事:冬日的南墙根下,农闲的庄稼汉们一边晒暖暖,一边扪虱,谝着闲传谈论皇帝在吃什么好饭。就有人说:“吃什么?顿顿三大老碗臊子面的哩”!(,音碟,古语,指猛禽凶兽进食之态,意其吃的凶猛)。农民的推测当然好笑,以中国农民在艰难困顿中积累的生活经验,怎能揣度出皇家的锦衣玉食程度?但这故事却衬托出了臊子面在西北民众心目中的分量:确实好吃!
吃饱了还想吃好。何为好?就是吃了五谷想六味!六味的寻觅和制作渐成艺术,但制作要有技术,恰当的说法是技艺。所以,吃什么,怎么吃便成一乐儿,得有钱,还得有闲。好吃和吃好是很费事费时的。中国人的心态是吃什么补什么。想长寿,过生日就吃寿面,愈长愈好。过生日吃蛋糕是洋鬼子的习俗,现在以数典忘祖为时髦,不提。
我的乡党贾平凹说他一次想过一座小桥,到对面镇上的饭馆里吃饭,忽见一男一女两个乞丐被人从饭馆里轰了出来,乞丐年纪大了,蓬头垢面,先是无奈地咧咧嘴,那男乞丐忽地就把女乞丐一下背了起来,上了桥,下来,再上桥下来又上去。桥两边来回地转,女乞丐便咯咯地笑。饭馆门口就有许多人出来看,看着都笑,有人说:“这乞丐疯了!”“我们没疯!”男乞丐立即反驳,又说,“今天是我老婆的生日哩!”女乞丐也郑重地说:“他要给我过生日的!转三个圈圈就顶了三老碗臊子面了!”贾平凹说他一下就怔在了那里,人世间还有这样一对夫妻,贫贱却不少恩爱。贾平凹说他羡慕乞丐的俗气,羡慕俗气中的融融情意。
很多人能做面条,但做得好乃至出味,却还是要讲究一些窍道和法门的。先是和面,温水中放少许盐、碱,以点滴状飘撒于面中,揉搓成絮状,再揉成团,盘起,以干净湿布苫盖,使之回醒,后再搓再揉。用一句旧话说,打倒的媳妇搓倒的面。面条的好坏很大程度在揉功上。之后将揉好的面团圆擀开,擀面上讲究点技术。擀面中间易薄,要做到整体薄厚均匀的窍道,在于用力于面张的四周,而不能于中间加力,否则,就会把面擀烂了。擀好的面放在案板上,要求片张正圆,薄厚均匀,色泽柔润。最后的工序就是切面了,前面说的叫窍道,切面就要讲究技术了。最好的技术不是切,而是犁面,这是西北土话,就是以菜刀的前部或后部划切叫犁面。方法是将擀好的面对折叠了,再对折叠一次,大小以技术而定。一刀一刀地划切下去,当然是越细越好,根根均匀,粗细一样。切与犁的口感差别很大,犹如土豆丝,刀切的丝和擦丝器擦出来的,肉眼看上去差不多,但吃起来却滋味大异。
宁夏的臊子面,当然是用羊肉,最好用羯羊肉(羯羊,即阉割过的公羊。前些年由于宁夏大量引进小尾寒羊,肉味差而有臊膻气味)。将羊肉切成指甲盖大小的薄片,起锅加油烧热,肉入锅煸炒,至水分收干,下姜末、葱花炒出香味,加水,煮,肉烂即可。要想汤香,光加水不行,太淡,兑入羊肉汤,是臊子面好吃的一个法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