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要给孩子们多一些选择

教育,要给孩子们多一些选择

时间:2023-0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美国基础教育对于培养孩子这些方面的核心价值观所形成的教育合力以及切实的坚持,还是值得我们大力学习并切实作为的。教育不是让孩子们在成长路上多一道限制的门槛,而是要努力给孩子们多一些发展的可能性,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基。当然,美国的基础教育,我们未必要全部学习。因为,在美国,即便是在今天,其对于教育的理解支持和批评意见同样此起彼伏,但大家对于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深信不疑。

——《没有围墙的学校》[1]读后感

凤凰颐合公司的编辑朋友近日寄来了一本名叫《没有围墙的学校》的新书。这是旅美作家Diana所著的“美国教育微观察”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是以家长的眼光展现美国社会教育理念的灵动篇章。其实,书名为《没有围墙的学校》的书籍不少,写作的角度和涉及的方面也有不同之处,但细读书本,既有一种陌生的亲切感,又有一种欣慰的感慨。

客观而言,因为有过数次到美国学习交流的机会,我对于美国中小学的教育还是有一些感悟的。比如,美国的学校很关注学校、社区和家长的关系;课堂无局限,主张社会即课堂、生活即课堂、自然即课堂;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鼓励学生生活在书籍的海洋里;很注意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等等。如此,表面上看似很随性的课堂或教学,实质上不乏助力孩子们持续发展的理念和行动,有充分尊重孩子天性的实际举措和评价手段等。但今天读罢此书,我还是觉得有必要写一些自己的认识,也希望国内部分很自以为是的学校或者管理者,能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贡献和作用,进行一番反思。

这本书,从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展开,可谓以学校为中心对美国教育进行了一种全景式扫描。在那里,学校没有围墙,课堂没有界限,全社会都关注教育这一影响未来的事业,这就是美国教育的大环境。美国孩子接受教育的资源和环境,无论广度和深度,都远胜过国内。其社区以及不同层阶的人员,都会因为学校教育平台的开放性搭建,而有机会成为“社区教育贡献者”。整个社会对于基础教育的重视,还表现在对于学区内的每一所学校的重大决策和制度的知情与监督以及对学校教育的批评与反思上。

应该说,学校与社会沟通和互动的最大价值在于培养未来公民的“核心胜任力”。从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在美国,孩子们得益于公益机构或者家长义工的支持、参与,有很多机会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等。而通过参加这些“接地气”的活动,孩子们可以无缝地与社会及生活对接,通过持续的经验累积以及与他人的广泛交流来帮助他们理解交流的根本目标或任务,更好地矫正自我,适应发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适应社会生活。

由书中可知,作者比较认同美国学校教育的普适理念:未必只关注培养少数精英,学校或者是身边的学区,应更多地聚焦于将学生培养成为自我引导的学习者、有合作性的工作者、有综合思维的思想者、注重质量的生产者以及社区的贡献者。我们国家当前开展的教育改革,很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除去国家意识、爱国情怀等,注重培养孩子们尊重、合作、责任、爱的意识等,这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地球人共同的精神坚守。而美国基础教育对于培养孩子这些方面的核心价值观所形成的教育合力以及切实的坚持,还是值得我们大力学习并切实作为的。

作者还提及评价在美国中小学不是用来排名、竞争或炫耀的,而是多以诊断和改进为目的。而今,从我们在这方面的学习和实践来看,对此应该是有一定程度的认同和借鉴的。希望我们的教育实践,能让孩子们多一分快乐的分享,少一点功利性的评比;给学生多一分科学的引导,少一点强制性的主宰。

教育不是让孩子们在成长路上多一道限制的门槛,而是要努力给孩子们多一些发展的可能性,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基。在本书中,作者身体力行地精心陪伴孩子的成长、将家庭文化深植于孩子的内心、给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机会与选择、重视回归自然等,同样值得我们的家长学习。如此,孩子们对于健康的学习、生活会有良好的情感,对大千世界会有十足的好奇心,对于通过自己努力而走向成功也会有更大的自信,而这样的家庭教育,或许正是可持续学习力发生并延绵不绝的前提。书中的几个片断,让我印象深刻:家长支持孩子参加各种大学实验室的夏令营,培养他们尊重知识、热爱科学的精神;在初中课堂引入JA课程,让孩子们结合课堂和真实世界的信息,学习今天的经济理念,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和风险意识,积累明天的成功体验。

当然,美国的基础教育,我们未必要全部学习。选择其中若干值得借鉴的部分,并努力形成我们的若干共识,也许才是明智之举。因为,在美国,即便是在今天,其对于教育的理解支持和批评意见同样此起彼伏,但大家对于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深信不疑。正如作者在书中所引用的费米实验室里挂着的对于教育的责任宣言:“费米实验室不能改变什么,但我们可以成为教育领域中那些改变力量的推动者和支持者!”

培根曾高度概括过读书的好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游学浸润获得对于教育改革的直接经验,但只要一个人想学有所成,自主地读书学习并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同样能够助力成功。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参与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而广泛的阅读积累也应该是我们的制胜法宝之一。

2016年8月29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