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课题研究在中学——从研究性学习到创新大赛的探索与实践》[1]有感
教师承担着最庄严、最神圣的使命。
——习近平
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领域,我有几位交情甚笃之友,他们有着长期义务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探究活动的经历。而张治,这位曾是沪上最年轻的生物特级教师,执着的创新探索者,应该说,在教育关注创新素养培育的今天,他的踏实有效的作为,确实为基础教育带来了创新亮点。
翻开《课题研究在中学——从研究性学习到创新大赛的探索与实践》这本书,对张治有了基本的了解:1997年毕业于华东师大生物系,现在业余攻读博士学位。从教期间,他钻研教学,聚焦创新,走不凡路。因绩效显著,2006年被破格评为高级教师,2009年获评上海市特级教师,后成为美国East-West Center访问学者。张治是上海市生物教育教学领域和研究型课程教学领域的专家,目前兼任上海市第三期生物名师培养基地主持人,华东师大研究生院硕士生导师,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院“为了理解的教育”特聘导师,为上海市动物学会、生物学教学会理事等,曾8次参加高考命题工作。
作为挚友,我深知张治在专业教育方面的锐意有为,不仅取决于其个人的努力,还同他与英特尔结缘密切相关,他总说:“钱学森之问是让中国教育界汗颜之问,而英特尔行动却给了我们极好的启示。”奥巴马曾如此强调:“明天的领导力取决于我们如何教育学生——特别是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方面。”所以,作为中学创新教育路上的同行人,张治的足迹着实值得我们学习和钦佩。
一、执教之初的华丽转身
人生道路漫长,但是关键的却往往只有几步,尤其是在年轻时。说起这道理,无人不晓,而张治则尤其能体会这紧要关头的几步的意义。
张治于2000年9月有幸参加了第二批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他说,回望自己尚不算长的教学生涯,一路的快速成长与颇丰收获,皆源于此次培训的自觉推动。由此,他完成了执教之初的华丽转身,由新教师破茧成蝶,成长为屈指可数的学科专家。那时,张治工作才3年,大学教育传授给他的是学科专业知识和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教育理念与教育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却尚未涉及。此时,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在探索人才培养路径方面扮演着领航者角色,以一种让张治印象深刻的方式,帮助他建立起全新的教与学模式及教育理念。
那次培训,令张治终生难忘,“因为它与传统培训方式截然不同”。英特尔没有采取“讲课+记笔记”的方式开展培训,而是通过“参与、讨论、体验、实践”的方式,让教师置身其中并全方位地体会、吸收培训内容,很自然地将培训内容变成生活习惯和工作方式的一部分。张治认为,创新的本质是独立个性的培育。正是短短数日的培训,使他重构了教育理想、教育理念,更新了教学方法,更让他把目光聚焦于教育技术信息化与自己学科整合的方向,开始“宁静、认真地做好该做的事”。2001年,张治作为全市“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优秀学员代表,参加了全国代表交流会,做了题为“一次全新概念的教师培训”的发言,并将其发表。
此后,上海基础教育开始大力推进创新教育,试图为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正是因为那次培训,张治得以在教学之初,“没有被外在的、功利性的势力所左右”,对未来创新教育有了较为深刻的思考,并自觉将着眼于未来的创新教育的理念与方法运用于实践中,而日积月累的实践也不断确证了其最初认定的方向。正确的方向和点滴的积累,使得涓涓细流汇成江海,张治的教学和研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其遂成为上海市最年轻的特级教师。
二、“钱学森之问”的行动回应
张治在梦想之路上继续前行,他对于教育创新有着极强的洞察力和预见性。人生如蜕变,一切由自己把握。但对张治来说,英特尔在其成长中无疑充当了他美丽梦想的编织者。教学之余,张治常想,英特尔作为以非教育为主业的公司,如此持久地在做着众多教育领域的事情——传播先进的教育方法,广施前瞻的教育理念,不厌其烦地坚持做“分外之事”,这让人感动,也让人疑惑:是何信念在支撑着他们如此坚定地前行呢?“钱学森之问”与英特尔矢志教育的作为,看似两个不同角度的疑点,最终却交汇于一处,迸发出火花。
在张治看来,英特尔众多的教育项目,如隐形课堂,吸引无数师生参与其中,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参加课程的人,无论以何种方式,都获得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了自身的认知水平,甚至改变了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他自觉浸润其中,“不求全解,但求获得灵感”,尤其关注项目所蕴含的思考轨迹和思维方式。
包括英特尔的员工,也同样有许多人以志愿者的形式参与培训。他们利用休息日,深入学校社区,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商业思维方式及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他们不问收益但求分享的精神,令人感动。这些员工中的大多数人并非教育方面的专业人才,但对教育极其关注,见地也非常深刻,他们已成为教育创新无形但深远的推动力。感慨于英特尔对教育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执着追求与深刻理解,张治老师对通过教与学的改革推动人才培养的领悟也一直在深化。他认为,教育不能急功近利,大师更不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按照此理念踏实践行,坚持不懈,定会找到“钱先生之问”的答案。他觉得,绝大多数杰出的创新人才20岁出头就已崭露头角,因此,在中学阶段发现和培养科学创新的苗子尤为重要。于是,他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及培训所得,结合学校发展实际,积极探索与开展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课题探究活动。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尝试不仅符合教育改革实际,更是踩准了创新教育的节拍,因而硕果累累。比如,他曾指导学生开展项目研究,获得包括Intel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SEF)在内的11项国际奖,上海市级以上奖70余项等。另外,他已连续4届担任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英才奖评委,代表著作还有《生命科学探究技能拓展》等,并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主持开发了研究型课程教育专家系统软件一套,在全市乃至全国创新教育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受张治潜移默化的影响,其女儿也走上了探究之路,预备年级[2]时,她买来了蚂蚁工坊,通过几个月不间断的实验观察,积累了第一手素材,最后完成了“蚂蚁的葬礼——日本弓背蚁处理尸体方式的探索”小项目的探究。张治认为,女儿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寻找并发现可以用科学方法来研究的小问题,像科学家一样把真实情境中的问题作为一个项目进行探究,这样的经历能让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更为深入地理解科学技术的本质。
如今,顺利实现跨越的张治仍耕耘于教育一线,任职于上海市电教馆。一路走来,随着实践经验的丰富与思考的日益成熟,他更为坚定地贯彻着面向未来培育创新人才的教育理念。我坚信,秉持此理念,张治将在用实际行动回答“钱学森之问”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定,他的人生之路,定会越行越宽阔。
2016年2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