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阅读即生长

阅读即生长

时间:2023-0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常兄俨然已经把阅读当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他对读书的热爱可谓漫无边际,而其实施教育管理也自然会有分寸。常兄这种从阅读中生发个人观点,旁征博引出多种论点的阅读方式,于我而言,应该是一种阅读方法的引领。很幸运,能遇见常兄的《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如自己在茫茫书海中,寻见了一盏温暖的航标灯,同时照亮我前方不断探寻的修行之路。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5]读后感

2015年11月,好友虹口区教育局局长常生龙先生快递给我一本他的新作《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其为《中国教育报》“2012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之一,我经常能看到他在忙碌的行政工作之余,在各地教育类报刊和微博上频繁发表阅读类文章。有时候,我还根据他推荐的好书,买上几本进行深度阅读,还真是学到了不少教育管理方面的经验。

常兄这样认为:自己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的阅读,其实就是与最美景致一次次的邂逅。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书收录的文章,是作者在阅读了500多本书后,从写就的500多篇读后感中精挑细选的部分。打开这本墨香尚存的新书,50篇美文被作者精心架构成5个小专辑:“教学即创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理论即支点”“变革即未来”。其所选文章涉及面广,作者不仅有中外名家,也有一线的精英新秀,所列内容则有方法介绍类,有前沿、理性的观念引领类,也有传统经典名著导读类。这些文章有序地搭配组合在一起,呼应着每一辑的标题主旨。如此,足见作者的用心及阅读思考之深、论述之广。

人的学习来源主要有二:其一,通过实践获取直接经验,但毕竟精力有限;其二,通过阅读等获取间接经验,好读书促人夯实基础、积累提升。可见,阅读是个人成长的必由路径。而对于广大教师而言,读书不仅是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更是专业发展的一条捷径。旁人感觉是漫长的阅读之旅,于阅读者本人而言,则往往是一段艰苦而欢喜的修行。毫不夸张地说,常兄是在通过这本书带领教师领略阅读之美并汲取理想教育的智慧。难怪作者在该书后记中写道:“在阅读的过程中,我逐渐体会到读书的美妙。每当我在遇到难题的时候,总有一本书在那里等着我,给我启迪,让我豁然开朗。”对此,我也有同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有时候,觅得一本好书细读对话,那不啻是一种福缘,更可以悟得其中的深智广慧。我本人近年的治校经验和管理方法的获得,也离不开夜深人静时的安静阅读,而一些心仪已久或默默认同的观点的即时闪现或跃动,每每令我怦然心动、久久难眠。

常兄的这本书,文笔理性而深刻,体现了其作为教育管理者独到的神圣感、责任心。这本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唤醒我个人的阅读记忆:雷夫独特的教育文化场,海伦娜中学发生的教学奇迹,夏山学校尊重个性的教育生活,家校沟通协同教育的奥秘……于是,阅读让我们的世界彼此相连,虽然他是物理教师,我是一位地理教师。常兄俨然已经把阅读当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他对读书的热爱可谓漫无边际,而其实施教育管理也自然会有分寸。他在阅读的过程中,坚持不懈地将所思所感付诸文字,让自己变成有思考力的阅读者。而虹口基础教育近年的快速发展,也证明阅读对于其工作的有力促进。正可谓:阅读打开视野,博览教育经典,对教育的理解也更为透彻、通达。于是,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成为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阅读是科学管理的高级谋士。于是乎,作者写此书的目的也就自然呈现:我们教师读书就是最好的修行——拥有阅读的能力,才能做最好的自己。

有人说:“人总是在阅读中找回自己。”常兄这种从阅读中生发个人观点,旁征博引出多种论点的阅读方式,于我而言,应该是一种阅读方法的引领。在这个阅读泛化、书目混杂、碎片化阅读横行的时代,他能静心坚持每周择其精要地阅读纸质书,本身就是一种与众不同。

自然,我对该书的阅读是每辑综合起来的归类综合阅读,所以感悟颇深。就拿第五辑“变革即未来”这部分来说,该辑涉及的作者都是中外名家,作品包括《芬兰教育成功的秘密》《数字时代创造力培养》《教育如何应对大数据时代的挑战》《慕课来了》……这些标题之下,多是作者深入浅出地对经典著作的解读和基于信息化背景下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应对。这对广大中小学教师把握教育原则,展望教育未来,无疑是引领,更是召唤与期待。

安妮·弗朗索瓦在《读书年代》里写道:“我阅读书本,它们也在观察我。”每个人的阅读,各有自己之独特感悟。有时候,人的好奇、坚韧、创造力和聪明才智会使自己深陷困境。所以,某种程度上说,针对性的阅读,其实就是抓住了希望。很幸运,能遇见常兄的《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如自己在茫茫书海中,寻见了一盏温暖的航标灯,同时照亮我前方不断探寻的修行之路。

2016年2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