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校的艺术教育总辅导员、高级教师谢燕慧老师很认真地送来她编写的校本教材《敲打游世界》,这是她最近五年里在艺术教育方面积极探索的最新成果,我是很乐意为她写这一个序的。
“杨校长,学校的艺术教育还要请您多多支持哦!”这是我四年前刚进二附中时谢老师跟我说的第一句话,看得出她对于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那份热爱与执着。后来,在多次的学生座谈会上,我不时了解到学生对她的课程充满喜爱之情,纷纷表示很喜欢上谢老师的音乐课。
事实上,在学校给学生实施更宽广的教育方面,谢老师和她的课程还真是起到了不少作用,助力着我校教改的深化与优化。在此基础上,我们在艺术教育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市区方面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增加,有力地保障着谢老师及其她对于所钟爱的艺术教育的推进。而今,经过多年的实践,她的改革开花结实,这自然也是对她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作用的肯定。于是,课程成为市区级品牌课程,个人则从骨干教师成长为学科带头人,还担任了学校的社团负责人。在基于数字化的艺术教育改革领域,谢老师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她的成长受人关注和肯定,一路鲜花和掌声,可谓硕果累累。
谢老师的这本校本教材,以介绍打击乐为主线,重点围绕各地域的打击乐器来展开介绍、欣赏和体验。全书由三个单元构成:第一单元“敲打之趣”。本单元主要是从鼓棒鼓皮、鼓的颜色、演奏姿势说起,从欣赏中西打击乐作品开始,到体验中西打击乐演奏,让学生感受中西方不同的打击乐风格及其背后蕴含的中西文化。第二单元“敲打之类”。本单元主要以亚洲篇、欧洲篇、非洲篇三个地域为切入口,让学生了解各地域丰富多彩的打击乐器,欣赏各地域的打击乐作品,感受它们不同的风格。第三单元“敲打之新”。本单元主要以多元组合、各种材质、数码软件三个方面为切入口,让学生在欣赏丰富多彩的现代打击乐作品的同时,运用各种中西打击乐器或者能发出声响的各种物件,甚至借助App等数码软件,感受现代打击乐的国际趋势和时尚潮流。
通过对上述三个单元的描述,本教材着重强调打击乐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普及极为广泛的音乐文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打击乐艺术,必定会给国际音乐带来巨大的冲击;具有中国特色的打击乐,定会在国际乐坛上呈现出一片百花齐艳的景象。
本教材的创新之处在于:它是一本面向于小学高年级、初中学生或执教老师的打击乐学习综合教材。它注重试听结合,以打击乐文化为入手,涉及打击乐种类较丰富。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用了很多初中学生实践创作的案例,便于读者学习。教材还加入了最新的App打击乐相关软件的介绍和实践指导,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打击乐App软件进行打击乐的学习和创作实践,体现了时代性和创新性。
当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如火如荼,基于学科的核心素养的教育如何有效落实,已成为焦点。在青少年全面成长的路途上,艺术教育担当重任,广大艺术教师更是职责重大、使命光荣。谢老师一贯的有效作为和践行态度,更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和期待!
2016年12月
【注释】
[1]本文为上海市中学地理学科德育实训基地编辑的《我们的行走》(非正式出版物)序。
[2]本文为《行走课堂——研学行走系列课程实践手册(2017版)》(非正式出版物)前言。
[3]杨士军主编:《高中生科学研究入门(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