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湜
泥土是你的皮肤
麦刺是你的头发
你的手是枯死的树枝
掌心是满是树皮的皱纹
你匆匆穿过阡陌
像老鼠一样跳过麦田
你的眼里映着黄昏的太阳
瞳仁里满是信心的光辉
你像母鸡样搜索割过的麦田
一粒粒拾起嵌在泥里的麦粒
你的耳朵贴在地上
候田岸上的足音过去
偷偷地跑向麦田,摘下穗头
藏到怀里,藏着满心的喜悦
风吹着你飘动的头巾
像是夜在轻轻儿吹哨
1946年作
赏 析
唐湜(1920-2005),原名唐扬和,浙江温州人,是“九叶派”的代表诗人,而且是该流派最重要的理论与批评家。1947年在上海与臧克家、杭约赫等结交,并与李健吾、胡风等文坛前辈们相识,参与《诗创造》月刊的编务。次年又和辛笛、陈敬容、杭约赫、唐祈等创办《中国新诗》月刊,与北方诗人穆旦、杜运燮、郑敏、袁可嘉等南北呼应,共同倡导诗的现代主义,逐渐形成新诗中的现代诗派。194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外文系。出版诗集《骚动的城》《飞扬的歌》等,评论集《意度集》《新意度集》《翠羽集》等。
本诗选自《九叶集四十年代九人诗选》。诗中的“穗头”指麦穗(麦茎顶端的果实部分)。这首诗所描写的主人公“偷穗头的姑娘”无疑出自贫穷的家庭,才会在麦田里“一粒粒拾起嵌在泥里的麦粒”,才会“偷偷地跑向麦田,摘下穗头”。在第一节,作者分别用泥土、麦刺、枯树枝和树皮来形容这位姑娘的皮肤、头发、手和掌心。需要注意的是,这四种喻体都是麦田或麦田周围常见的物事,用它们来形容贫穷人家的少女的外貌,真是相得益彰。另外,前两句的表述是喻体在前,而后两句则是本体在前,避免了四个结构一致句子的连续出现,使整饬中有变化而显得灵动。
一般来说,“偷”总是不道德的行为。但唐湜笔下偷麦穗的姑娘,被作者写得非常鲜活,并且毫无道德审判的意思。第二节说,“瞳仁里满是信心的光辉”,而第四节的描绘也非常轻松,仿佛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个姑娘的形象,在诗中是鲜亮而活泼的,她虽然贫穷,甚至要偷拾麦穗维生,却不见贫穷所带来的阴暗与愁苦,反而飘逸灵动。这也可见诗人对穷人类似于“偷穗头”行为的态度,他并不加之以谴责,也不抱之以同情,而是用平等的眼光、温和的姿态和善意的欣赏,去处理和看待他们,并欢欣地将他看到的他们的快乐写了出来。
有论者称道唐湜:“尤为擅长抒情……题材广泛、情理交融、清新隽永,处处体现着对人生的终极关怀。即使是有关人生苦难的题材,也总能做到哀而不伤,并力求超脱于平庸惨淡的生活,从而给人以愉快、纯洁、静穆之感。”将之用于评价这首诗,亦恰如其分。(朱钦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