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句(选三首)

句(选三首)

时间:2023-0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吴兴华,诗人,学者,翻译家。其中的《绝句》系列,更是此种理念的代表之作。这三首“绝句”诗的情境/内容,无疑属于中国古典诗词,甚至我们可以说,它们是对诗词情境的现代汉语转译;但是它们的形式,却是吸取了西洋诗体例的十足的汉语现代诗,外形整饬而音韵考究。

吴兴华

黄昏陌上的游女尽散向谁家

追随到长巷尽处不识的马车

一春桃李已被人践踏成泥土

独有惜影的红衣掩映在长河

高揖马鞭于熙来攘往的路歧

万户千门垂杨下我伫足沉凝

一夜的西风长安为落叶之国

不得不珍惜多年无尘的素衣

肠断于深春一曲鹧鸪的声音

落花辞枝后羞见故山的平林

我本是江南的人来江北作客

不忍想家乡此时寒雨正纷纷

赏 析

吴兴华(1921-1966),诗人,学者,翻译家。原籍浙江杭州,生于天津塘沽,16岁考入燕京大学西语系,同年发表长诗《森林的沉默》,轰动诗坛。吴兴华的才华和学问,亦曾为钱锺书所激赏。后任北京大学西语系副系主任、教授,并翻译过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但丁的《神曲》和莎士比亚的戏剧《亨利四世》等名著。在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1966年惨死于“文革”初期的暴虐之中。身后诗名不彰,其价值惟于近年内颇得学者重视。

吴兴华以学力和知识入诗,化古又化洋,在汉语中充分考虑和创造性安排了分行、分顿和用韵等西洋诗的特色,而又填充之以中国古典诗的情境和内容,可谓是那个年代新诗领域形式探索的佳例。其中的《绝句》系列,更是此种理念的代表之作。这三首“绝句”诗的情境/内容,无疑属于中国古典诗词,甚至我们可以说,它们是对诗词情境的现代汉语转译;但是它们的形式,却是吸取了西洋诗体例的十足的汉语现代诗,外形整饬而音韵考究。在内容上,我们不必去细究,它们改写自哪些具体的诗词文本,因为诗里的伤时、感遇和思乡这几种情绪,以及对这些情绪的描写,几乎是散落于各种古典诗词中的普遍主题。

不过,吴兴华的这一类尝试,数十年来得到的认可非常有限,而数代诗人更是抛弃了这种对整饬外形和外在节律的追求,尽管“形式冲动”的激情依然在寻求别的路径。吴兴华这样的诗,有着很多普通读者所期待的诗词式“意境”,然而也被认为指向虚假经验和陷入模式化套路,因而缺乏真正的创造性价值。但他的诗常将历史瞬间赋予个人化色彩,在语言上又做得细密精致,值得让当代诗人和读者重新审视,从而校正当下的尝试和阅读。

1949年后,吴兴华极少在大陆发表诗作,所见只有刊于《人民文学》1957年8月号上的《咏古事二首》(《刘裕》《弹琵琶的妇人》),然而50年代却在香港和台湾发表不少作品并产生了影响。英国伦敦大学学者贺麦晓讲:“我们今天能够读到吴兴华的作品应归功于他的朋友宋淇(Stephen C.Soong,林以亮)。宋在抗战结束后将吴的一些作品带到香港,在香港的《人人文学》上发表,为了保护作者的身份,署名‘梁文星’。

学者吴晓东在为《中国沦陷区文学大系·诗歌卷》撰写的《导言》中给予了吴兴华很高的评价。他认为吴兴华的创作努力“不仅标志了艰难的历史阶段诗歌在学院中的一种内在的传承,更可贵的是他为中国新诗赋予了某些新的品质,诸如中西诗学的交融,对感性生命的注重,在新古典主义趣味的探索中对浪漫主义倾向的反拨,以及讽喻化、智性化的趋向……从而预示了现代新诗在40年代中后期发展衍化的主导流程”。而《新语》杂志1945第5期上对吴兴华的介绍和推崇更为隆重,将之视为一个“继往开来的人”,认为他的诗是“一种新的综合”,“新诗在新旧气氛里摸索了30余年,现在一道天才的火花,结晶体形成了。”(朱钦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