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狱门前的忘忧草

地狱门前的忘忧草

时间:2023-0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干爸今年83岁了,生命已经快到了尽头。我们兄弟姐妹商量后,决定送县人民医院救治。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为什么老人在地狱门前徘徊时他们会甩手不管,任生命悄悄消失。老龄化社会已经来临,老人的问题成了社会问题。独生子女多,两地分居多,敬老院的床位有限。地狱门前的忘忧草,望着蓝天的云彩露出了微笑,在和风的吹拂下,舞出了属于自己的美姿。

干爸今年83岁了,生命已经快到了尽头。那天我去看望他,他已不能说话。听说我来了,静卧在床的他突然间睁开了两眼,略带泪花地看着我,不一会儿,又无力地把眼睛闭上了。他的呼吸还在不均匀地进行,但很微弱,面部很苍白,我感觉干爸走的日子即将来临。

我问干妈:“干爸有几天没吃了?”干妈说:“有两天了。”我说:“那可能坚持不了多久了,要着手准备他老人家的后事了。”

干妈泪如雨下。“我还要守候他,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干妈泣不成声地说。我安慰干妈:“人总是要走的,尽心尽力就可以了。”同来看望老人的朋友,都劝干妈放弃。“那不行,几十年的风雨兼程,我舍不得他就这样匆匆离开。我要呵护他到最后一刻。”干妈说。

干妈的话很朴实,我听了很感动,像干爸这个样子,生命还能延续,不能不说与干妈和子女们对他的精心呵护有关。干爸在床上躺着不能动的日子已有半年多了,先后换了几个护理的人,都嫌麻烦、太累而走了。干妈没有办法,只好把自己的亲弟弟请来,帮助她一起照料病中的老倌子[1]

走进干爸的病房,房间一尘不染,干干净净。床上的被子折叠得有棱有角,干爸盖的被子也拉得整整齐齐的。病房里闻不到半点病人的气息,更没有尿臊气的味道。干妈一直不停地忙,洗洗抹抹,收收捡捡,唯恐有不干净的地方。她老人家做事总是追求完美,特别是一辈子的“卫生”习惯,涂漆的地板天天都是亮亮的,没有一丝灰尘与污染。

离开干妈家,我和妻子走在回家的路上,感叹干妈对干爸生命的挽留,也为干爸的生命担心忧虑。我忙于期末的命题没有天天去看干爸,只是妻子常常去看望老人家,我便每天从妻子口中打听干爸的病情。妻子告诉我:“干爸又被干妈喂活了。”我说:“怎么叫又喂活了?”“就是陪在干爸的身旁,不停地唠叨,然后喂稀粥,喂蒸蛋,喂洋参水。”妻子说。

时间一天天过去,一个星期后我又跟妻子一道去看望干爸。干爸听说我来了,眼睛圆睁,好像还有了几分神色。面庞有了些许红晕,嘴唇有了点血色,全不像要走的人了。干妈还跟我说:“干爸的脚先前是冰凉冰凉的,好像已经死到了脚踝。现在好像又好了很多,脚上有了热气,吃得也越来越多,感觉越来越好,一时可能还不会走了。”我笑着对干妈说:“那好,那好,您真的把干爸喂活了。您的精神感天动地,阎王老爷也会感动,老爷子还会延寿的,您也会因此而长寿。”

我和干妈交流时,说到了对家人生命尊重的话题。我说:“对即将要离开的生命就是要像您这样去呵护,这样就可能使生命得以延续。”干妈陪我把话说开了,很有感触地说起了干爸姐姐临终前的生活。她说,干爸的姐姐痛得呼天号地也没有人理,吃的饭菜也是冰冰冷冷的。她有几个子女,但都没人帮她热身,洗漱,洗被子。到后来,不能说话了就再也没有进过茶水,就这样等着离开。这时我想,如果干爸也这样,可能早就走了。

我感到生命在地狱的门前,可以在爱的感召下,忘掉一切忧愁,让生命得以延续,这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我外婆家是高血压的家族,母亲63岁那年,高血压中风了。中风时,沉睡不醒,打鼾,如同死了一般。生产队上的人都认为没有希望了,劝我们放弃。我们兄弟姐妹商量后,决定送县人民医院救治。半个月后母亲康复出院了,虽然留下了一点后遗症,会不自觉地流口水,但吃饭吃菜还是可以自理。母亲在父亲的精心呵护下,竟神奇般地好了,活到了87岁,比我父亲还多活了7个年头。

我们生产队里像我母亲这种病的老人有好几个,也是打鼾的症状,但子女们都没有把老人送医院抢救,就在家中等死,结果就真的死在家中了,我听后感到有些心酸。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为什么老人在地狱门前徘徊时他们会甩手不管,任生命悄悄消失。爱,不是口头的言说,而是行动的付出。对老人生命的关爱,最能表现一个人的善良与高尚。

老龄化社会已经来临,老人的问题成了社会问题。独生子女多,两地分居多,敬老院的床位有限。在以后的日子里,希望像我干爸这样被干妈、儿女呵护的场面会越来越多。我很珍惜这样的画面,便写下了这些文字。

地狱门前的忘忧草,望着蓝天的云彩露出了微笑,在和风的吹拂下,舞出了属于自己的美姿。爱,让世界更阳光,让家庭更温馨,让社会更和谐。

【注释】

[1]老倌子:方言,常指年纪比较大的男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