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读《为人民服务》的随想

读《为人民服务》的随想

时间:2023-0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今又重读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有了些许不同的感触。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也是如此,虽不怎么像追悼词,但其思想,特别是“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影响了几代人。党的历史虽然发展了,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远不会变。所以,党的机关门前大都用显赫的大字书写着“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成为了我们党的工作宗旨。我觉得只要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利益着想,就没有什么事做不好。

年少时,读过《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因为那时是老师强调要背的内容,那时我们称《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为“老三篇”。而今又重读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有了些许不同的感触。

当年,是从全文和语录两方面来读来背的。而今从语录方面回忆,就有几段零星的再现。“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照你的办。”“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这些都没能随时间的流逝而淡化,总是有些许印痕,或者说已打下深深的烙印。

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同志在张思德的追悼会上的讲话,相当于追悼词。其实追悼词是有格式规定的,比如要讲心情的悲痛,死者的功绩,如何化悲痛为力量,学习死者的精神,做好本职工作等。过去我们常人对死者的追悼词都是这样写的,也为大家所接受。从追悼词的角度看,毛泽东同志的这篇文章在格式上并不怎么“合辙”,而不“合辙”的文章往往有独创性,可流传青史。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是一篇游记,结果“议”大于“叙”,十足的议论文,但它却明明标示“记”的文体特征。文体虽不怎么合辙,但思想很深刻,成为千古名篇,还编入了高中语文教材,供高中学生作为范本研读。就这么一篇不怎么合辙的文章,它给了多少人以正能量,影响了多少代人。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也是如此,虽不怎么像追悼词,但其思想,特别是“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影响了几代人。我们这代人就是受毛泽东这种思想影响长大的,骨子里都流淌着为人民服务的情怀。

张思德同志只是八路军的一个普通战士,但为了“自力更生”,丰衣足食,他毅然做起了“百姓”的工作。自己烧炭,满足部队的生活需求,不增加老百姓的负担。在“烧炭”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所以,“生命或重于泰山,或轻如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可见,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官位的高低,金钱财富的多寡,而在于为社会所作的奉献。

毛泽东的这篇文章,虽然是写在解放战争时期,是服务于当时党的工作的。但现在读来仍有现实意义。党的历史虽然发展了,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远不会变。所以,党的机关门前大都用显赫的大字书写着“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成为了我们党的工作宗旨。

问题是我们一些同志到了领导岗位上,忘记了自己姓“共产党”,忘记了自己是“服务人民”的,总是高高在上,自以为是。他把人民给他的权力作为谋取私利的“金钥匙”,一切唯我独尊,“看自己一朵花,看人家豆腐渣”。滥用权力的结果是私欲的膨胀,因此有好多同志走上领导岗位后,最终锒铛入狱,我们对此不能不扼腕叹息。

工作过程中,我们要时刻告诫自己,权力是谁给的,时刻想着“我是人民的儿子”,是人民养育了我。没有人民就没有我的今天,我应该为人民做更多的好事。只有这样,我们的干群关系才会和谐,党的影响力才会深入民众。所有“替自己思考的人”都不足以胜任党的各级领导,因为他影响党的形象,影响干群关系,影响中国梦的实现。

我也是一个当年的基层领导,当年实践的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座右铭。我从岳阳师范学校毕业时,我的班主任老师拉着我的手,给我讲的最意味深长的话也是这句话。后来,我就是这样实践的。尽职尽责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有时还真有“宁要生命的质量,不要生命的数量”的告白,要大家向我看齐,敢说做到我这样,就是尽了心,尽了责。所以,在1996年的洪水面前,我作为一个党员没有退缩。所有复校劳动,我是“生产队长”,一马当先。虽然辛苦,但自力更生的精神迎来了那年高考的新胜利。我觉得只要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利益着想,就没有什么事做不好。因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一切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我要继续弘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群众路线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也不是在此一时,而是任何时候都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无愧于党员称号的“平民百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