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与雷锋结缘

与雷锋结缘

时间:2023-0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时光流转,斗转星移,李克孝如今已是78岁的老人。因为收藏雷锋藏品,李克孝结识了很多雷锋生前的战友、朋友,张峻是其中的一位,他是拍雷锋照片最多的人。现在的李克孝已成为全国收藏雷锋物品最多的个人。李克孝说,学雷锋精神贵在坚持。至今,李克孝收集的雷锋藏品已近5000件。李克孝说,这个瓷盘是清朝年间的,雷锋像是他在20世纪60年代,请景德镇研究所的专家设计制作上去的。

“学雷锋第一家庭”的故事

一对虔诚地追随雷锋足迹的老人,一对执著地宣传雷锋精神的老人,47个春夏秋冬,这对老人以惊人的恒心和毅力,倾己所有,收藏了近5000件和雷锋有关的物品。这些藏品中有价值10万元的“镇馆之宝”,有雷锋大会发言的原声磁带,有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学雷锋的宣传品。耄耋之年,两位老人又把自己毕生收藏的雷锋藏品奉献出来,在热心人的支持下,办起了纯公益性质的雷锋纪念馆。

著名画家吴山明教授(左二)为雷锋纪念馆题词 左一为李克孝老人

1963年3月5日,对许多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难以忘却的日子。因为这一天,一个不朽的名字——雷锋,感动了他们。

浙江嘉兴市的李克孝,就是当年千千万万个被感动的人之一。就在这一天,他从《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杂志上认识了雷锋,熟悉了雷锋。

时光流转,斗转星移,李克孝如今已是78岁的老人。回想当年,李克孝还是非常激动。他说:“雷锋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我父亲和大哥是烈士,我也当过兵,做过钢铁工人,我和雷锋有类似的经历。”

如今,这两份报刊成了李克孝最早收藏的雷锋藏品。

采访时,李克孝小心翼翼地拿出了当年的《人民日报》和《中国青年》。一报一刊都用层层透明薄膜包裹着的。

那份近50年前的《人民日报》已微微发黄,头版醒目的位置有毛主席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

《中国青年》刊名下面写着一行字:“学习雷锋专辑”,李克孝小心翼翼地拆开了上面的透明薄膜,翻开杂志,里面掉出了一张写着“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印刷品。

李克孝透露了一个“秘密”。他说,当年毛主席写“向雷锋同志学习”是用红色竖条纹宣纸写的,现在我们看到的已没有“红色条纹”了,这是经过技术处理掉了。他还拿出了当年毛泽东亲笔书法照片为证。“这张照片是见过真迹的张峻拍下来亲自送给我的。”因为收藏雷锋藏品,李克孝结识了很多雷锋生前的战友、朋友,张峻是其中的一位,他是拍雷锋照片最多的人。

李克孝说,其实那个年代收集雷锋物品的人很多,只是我坚持了下来。这一坚持就是47年。现在的李克孝已成为全国收藏雷锋物品最多的个人。李克孝说,学雷锋精神贵在坚持。学雷锋做好事,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他干的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都是很平常的事,关键就在坚持。

至今,李克孝收集的雷锋藏品已近5000件。它们有党和国家领导人给雷锋的题词,媒体对雷锋的报道,雷锋照片、书籍,雷锋用过的物品,雷锋纪念章、邮票,印有雷锋肖像的瓷器、书签、电话卡等。这些藏品除了极少数是雷锋生前的战友朋友转送,“中国雷锋精神研究会”会员间的互赠,其余都是李克孝和家人掏钱购买的。

为了收集藏品,李克孝和老伴蒋涵英几乎投入了所有的业余时间,也投进了一辈子的积蓄,几个子女长大结婚买房,他没出过一分钱。他说,他非常感谢妻子儿女的理解和支持,一家人只要听说哪里有关于雷锋的物品,马上就会告诉他,儿子出差在外,看到了还会帮着买,有时买重复了,他就转送给朋友。

记者去采访时,李克孝正细心地擦拭着一个雷锋瓷像。李克孝说,这个瓷像是他在1968年到景德镇出差时,花了150元钱买的,这是他当时一个月的收入。“走到哪里,就收集到哪里”。李克孝还几次花钱从废品收购人员那里“淘”到了雷锋藏品。

李克孝有一个“镇馆之宝”:一个中间印有雷锋像的瓷盘。李克孝说,这个瓷盘是清朝年间的,雷锋像是他在20世纪60年代,请景德镇研究所的专家设计制作上去的。有买家开价10万想买走,但他一口谢绝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