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喜欢去超市

不喜欢去超市

时间:2023-0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记得在香港,学校门口有个“7-11店”,那里的面包和鸡蛋味道特别,生活数年,几乎天天在那里买早餐,店里轮流值班的就那么几个人。同样在百佳超市,也会在固定的时间打折。大陆人对奶粉怕到了极点,不惜代价地去香港购买,却被告知只能带两罐。但是中国社会的熟人亲情诚信关系遭到破坏之后,人们不会信任街摊小贩,认为他们总会在短斤少两中欺骗,宁愿去大超市挨宰,也不愿上小商贩的当。

其实去超市,真的会滋生一种自我优越感,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再看看那些穿戴整齐的服务人员,还有干净卫生的地板,清楚标明的价码等,进入超市,总有一种自信、自满、自足和自傲感,因为在这里,你可以感觉,自己在享受一种特殊的待遇,有一种被服务的感觉。在移民区调研,经常会遇到乡亲们要去赶集的集体性出发,问明原因,原来是他们要去浪街(西北方言,即逛街),去看东西,增长见识。去哪儿?他们会选择去在宁大附近的宁阳店,去看新华百货的商品,有时候可能没有能够去买,但是进入那个优雅环境的感觉还是很好。就是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诱引出他们宁愿多出钱,也要去超市。还有一个说法就是,城市里的让人放心,放在超市里的更放心。

我以前有过去超市买东西的经历,买出来问街摊上相同物品的价格,街摊上的东西,价格便宜而且质量上乘。出来问了就后悔,为什么不在街摊上买呢?穷怕了的我们,突然有了一种被尊重的感觉,宁可挨宰,也不试着去节约。大商场、超市都是集约与垄断的地方,是专权和迫使气味比较浓重的地方,为什么这么讲呢?

日常生活中,我们生活在熟人社会当中。在一个熟人社会中,用一种彼此的信任而交往,不必担心质量,也不必担心数量。彼此的诚信契约使人们能够在公平的基础上往来。这是其一,其二是购物销售买卖,在熟人社会,不是简单的利润获取,还有彼此之间的人性化交往,相互倾诉,互相问候等,在彼此的熟知背景下,形成一种活生生的往来关系。但是在大超市、大商场,尽管也是与人交往,但是这种交往根本没有熟悉的过程,交流对象就像自动生产线上的一个固定配件一样,不会有人情味,也不会有互动过程中的价格浮动,是多少就是多少,一分钱不会少。集约化背景下的产品,我们只是选购了,明明知道价格高,享受了购物的过程,丧失的却是人情温暖。

记得在香港,学校门口有个“7-11店”,那里的面包和鸡蛋味道特别,生活数年,几乎天天在那里买早餐,店里轮流值班的就那么几个人。进去、选购、排队、结账,在欢迎光临和请慢走的机械式语词中,买了东西走人。本以为多次的交往已经熟悉,在另外一个地方见到一位店员,我以为他已经认识了我,过去跟他打招呼,他莫名其妙地问我,我都不知道你是哪位?当时真是尴尬窘迫了,后来想明白,在这样的小店,同样采取的是流水线作业,售货结账人员,根本就不会与人相熟,他们只不过是老板的一个员工,销售的好坏他们根本不管,因为工资固定,销售稳定,相安无事。另外,在高度全球化的大都市,他们接受的教育也是与情景式社会紧密相关。不要与陌生人说话、人人自危和高节奏的社会不需要慢腾腾地诉说等,使人们即使无数次的面对面,没有正式的接受和交流,还同样形同陌路。7-11店里有个习惯,每周都会在固定的日子打折,譬如周一进的面包,上面写着“在某某之前食用最佳”,到了周三下午,卖不掉的就得半价处理。原来14港币一块的面包,上面贴着黄色标签,表明半价出售。我当时以为,标明周五之前食用最佳,周三半价自然没有问题,高兴地买上回去放到冰箱里,吃好几天都没有问题。同样在百佳超市,也会在固定的时间打折。我以为这是老板的善举,试图去表示谢意,却找不到要感谢的对象。一个个绷着脸的服务员,根本就是为了拿自己的工资才工作,我去感谢他们,他们反而会觉得匪夷所思或者莫名其妙。习惯了才知道,这是一种垄断契约,是一种缓解垄断压力的表面做法,不然穷人该如何生存?只有通过这种打折的方式,才能让底层民众感受到福利,才不会因为过度的昂贵而走上奔溃和饥饿的边缘。这个社会中尽管如此的冷冰冰,运行过程中的契约和制度,使人们不会极端行事,譬如我以为面包打折,机会难得,看到四五袋,自己一下子全包了,生怕被别人抢走,拿到收银台埋单,服务员说一个人不可以买这么多打折的,最多两袋。我问为什么,她们一脸冷漠地说,你给后面的人也留点吧,一个人便宜买走不好。那你们不担心卖不完吗?没事啊,老板的东西,但是规定就是规定,不允许一个人都把便宜抢走。同样的事情在其他超市也出现过。后来熟悉了,才明白这种关系,也是传统遗留的精华,不能一个人把好处全弄走。而我们熟悉的文化环境里,这种有节制有限制做法并没有得到提倡,所以往往不会让人感觉到这种冷漠中也有人性化的存在。

还有一个很好的例子,那就是去买奶粉。大陆人对奶粉怕到了极点,不惜代价地去香港购买,却被告知只能带两罐。好不容易在长长的付款队伍中到了前台,没有办法,只能一次。变通的方式是,只要后面的人同意,你还可以多带一罐。我们的文化生态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以为机会难得就可以疯狂抢购,结果来了一个这样的政策。香港人不愿直白地批评,后来见我们贪婪到如此地步,就直接说了,你们大陆不管不顾别人的情绪,反正自己逮住机会就不顾一切,太自私了。你一个人买走了奶粉,后面的人怎么办?万一某人家里的小孩刚好也在吃同样的奶粉,也刚好需要买,你一个人占走了,他们该怎么办?为什么不为他们多考虑一些呢?

其实我说了两个方面的事情,熟人社会中的人情关系和集约化社会的交往契约。我们生活的熟人社会,彼此因为亲情感而不仅仅是买卖关系,还有寒暄问候甚至到交往帮忙,总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有着一帮人共同约束限制地活在一起。这种社会关系中,人都有一种精神支柱和心灵的守望,总会想方设法地用面子、用亲情来维护这种关系。而在集约化社会,人完全靠制度来维护和运作,制度怎么安排就怎么来,关系怎么样都没关系无所谓,因为不能因为关系而破例。

这是人情关系,如果从疼惜、照顾和人气的角度考虑,去街摊小贩那里进行买卖往来,会更加浓情一些,因为你的购买使他们有些收获,因为你们的往来使你们彼此熟悉了,当然杀熟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使他们不会陷入垄断的悲剧当中。街摊小贩那里的产品物美价廉,对于自己也是赏心悦目,何乐而不为?但是中国社会的熟人亲情诚信关系遭到破坏之后,人们不会信任街摊小贩,认为他们总会在短斤少两中欺骗,宁愿去大超市挨宰,也不愿上小商贩的当。这就是当前比较尴尬的事情。

我家门口有个老人卖水果。他推着小车,我经常出入打招呼也买些水果回家,他见面也是热情招呼。购买的时候,总觉得在占他的便宜,他的水果价格便宜,秤不会出问题,秤完还会放一个进去。有一次过来,一位好事的老太太和水果摊小贩吵起来了,原来这人弄个八两秤,被老太太识破,弄得脸面全无威信扫地。后来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知道了他的恶行,购买者寥寥无几,他坚持摆摊,重新树立威信,继续买卖。见了我还是像往常的微笑和招呼,我们回归到了常态,估计他也是作茧自缚,接受惩罚。熟人社会这样,陌生人的环境里,他们可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无论如何,在都市化的过程中,在高度垄断和集约化的过程中,我们还是竭尽全力地去维护一下吧,从底层看齐,为弱者考虑,让他们也在生活中有个活头,总不能见死不救。生活中,人与人在互相认识中慢慢往来,保持着人情味,活得不孤单。

我在移民区也经历过这样的事情。老太太说,要是在老家,几个馒头,几个水萝卜算什么啊,随便拿走,在这个移民区,可是六亲不认啊,白白送人简直是白日梦。根本不可能,她悲戚地说,人穷得眼里只有钱了,什么都钱钱钱,根本不会去考虑往来过程中,谁都会有个头痛脑热,你一个人都不交往熟悉,万一有个事情该怎么办啊?说的也是,孤零零、光秃秃地活着,有意义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