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想到死亡,我就会思考什么才能使有限的生命更长久一些,现在看来,金钱、情色、权利皆为虚妄,唯有思想和骨子里的灵魂才能更长远甚至不朽。这是我选择诗歌写作的缘由,这种便捷自由的表达方式,积聚和释放总能为现实生活带来一丝快意和光亮,当然也追求揉进诗歌的思想和灵魂为后来者所了解和接受。我希望在肉身腐朽之后,还有人通过诗歌这种古老的载体阅读我的灵魂——我所生存的,金钱物欲充斥着腐味的时代,而在这个时代,仍有默默无闻者对现实抗争和对纯粹的执著追求。
在谈到诗歌之前,我觉得有必要对我生存的时代做一个简要的概括。这首先让我联想到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催生的圈地运动,大批的无产者成为工厂的雇工,他们经历了失去田园备受剥削的血泪史。而社会剧烈动荡冲击下的人类思想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血泪与残酷的现实促使文学充满冷峻的呼喊,工业革命时代最终成为英国文学发展的转折期。我们当下的社会也正经历大抵相同的阶段,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高速的工业化进程,财富的迅速积累和由此产生的巨大贫富差距。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精神追求与信仰相对缺失,造成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匹配的失衡现状。好在改革开放使得言论更加自由,进入网络化时代,诗歌在这个特定时期获得了空前的繁荣发展。诗人对几近病态的社会现实有了更加准确、清晰的判断,人的行为在物质化的利益面前变得非常现实,衡量事物的标准发生重大转变,生存空间受到来自多方面的挤压。我可以列上一连串社会流行的词汇:民工、垃圾、污染、泡沫、劣质、空虚、歇斯底里、无奈、矿难、房价、贷款、通货膨胀、就业、灰色、坚硬、水泥、钢铁、二奶、红包……似乎在我所出生的时代,一个人一生下来,就欠了生活一屁股债:婚姻、房子、车子、孩子、就业。生存之难仿佛使人成了一个被动的还债者,所面临的社会庞杂是三言两语难以说清的。当一个社会,人们普遍追求公平、正义或者出现大量因无奈而麻木不仁者,那么这个社会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这是一种精神和信仰的欠缺。
城镇化的进程,比起西方发达国家,我们至少还要走四十年的路程。而时代赋予人们的内心纠结还将持续,这种纠结一方面是工业化进程中对即将消逝的乡村、土地难以割舍的情怀,另一方面是融入现代城市的生存之难。很多社会问题直接作用于个体而成为一种生存压力,我们这一代人正是在这种纠结和承压状态下生活,并渴望和急于找到出口。尽管诗歌不是一种纯粹的宗教式信仰,但却是心灵上的救赎和释放的窄门。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诗歌的尴尬在于,我们写诗,却又从不敢在非文学场合公开宣扬自己诗人的身份。在常人看来,诗人是异类,仿佛我们尚未解决吃饭等生活问题,痴迷诗歌是一种“可耻”的行为、不负责任的态度。我自己就是这种深具耻辱感的人,忧郁而悲悯。
值得庆幸的是,在这样一个巨变中的社会,人口的大量流动,地域文化的交融,为诗歌创作提供了新的空间。作为与改革开放同时代的80后,我对成长有着不同的见解。一种被包裹着的感觉,我希望尖锐和穿透,对诗歌、对追求尚有着强烈的渴望,因此我的诗歌中融入太多的时代影像。
我对诗歌的理解是,诗歌应体现时代承担,注重发掘人性光芒和树立灵魂的高度。从内涵上讲,诗歌应具有思想性和诗人灵魂的影子。尽管我还不是一个成熟的诗人,对诗歌的理解尚且浅薄、狭隘,但我还是对当下叙述冗长、空洞而缺乏想象力、绵软梦呓般的怀旧式的乡土写作、滥情等心存芥蒂。尤其面对这样一个混乱浮躁的社会,我们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体现生命个体的思想以及对现实的冷静认知,我始终坚信诗歌持久的生命力。
选入集子的一百多首诗歌是我2009年习诗以来的涂鸦。同大多数诗歌习作者一样,我写诗也存在一个由轻浅到深入的过程。部分作品从语言和技法的角度,还比较稚嫩,而大部分作品曾经刊出,其中值得一读的有十余首,如《我们》、《石头草滩》、《一只胃的诊断书》、《尘埃里》、《在钢铁厂》、《过程》、《爱情蛋糕》、《吃一个苹果想到的》、《湖畔漫步》、《相比之下,我更喜欢野草》、《泰山日出》、《听蝉》、《一盏灯亮着》、《堆积》、《恒河上的月亮》、《泪腺》等。
我和大多数诗人一样,出版诗集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对自己的写作以回望与总结;二是便于诗歌交流,通过诗友的阅读,提出批评意见或建议,以诗会友是再好不过的事。
2010年11月18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