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试解细腰城之谜

试解细腰城之谜

时间:2023-0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也留下了不少未解之谜,细腰城就是其中之一。  1985年,由环县县委、县政府主持编纂的《环县志》竟把细腰城给删掉了。令人费解的是处在“环、原之间”,是专指细腰城的,还是专指三族的,或者是二者兼指的,这里是比较笼统的。这里把细腰城和葫芦泉混为一谈了,这是错的。但对细腰城地址的记载是正确的。“(正月)十四日,公(范仲淹)奏拨细腰城属环州。”

  一、高观鲤撰修《环县志》给我们留下未解之谜

  环县自古文化落后,清朝以前无任何地方史志资料。乾隆十三年(1748年),浙江仁和人高观鲤奉命就任环县知县。他刚一到任,就向手下索要县志,想了解环县的历史及概况,以便经营治理好这块地方。但那时的环县人还不知道有县志这回事,于是高氏只好自己来干。他“爰购廿一史,采其志与传”中可供引据的资料,又与县尉王尚润、训导杨大伦等,“访求残碑断碣,博取近今轶事”,经六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乾隆十九年(1754年)完成了《环县志》的编纂工作。这部县志共十卷二册,填补了环县无志的空白,是环县的第一部、也是建国之前惟一的一部县志,其中所保存的历史资料很多都是弥足珍贵的。但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也留下了不少未解之谜,细腰城就是其中之一。这里为了与1985年编纂的《环县志》相区分,我们就把高观鲤的环县志称为“旧《环县志》”。该志在卷一的古迹一节中载有“细腰城”,其下有简注云:“在县西,里数莫考,旧府志:其北有二川交通西界。宋庆历五年,范仲淹议筑此城以断其路,命刺州种世衡董其事,昼夜兴筑,城成自环州改隶原州即此城矣。”由于其“里数莫考”,高观鲤他们在县西找不到这个叫“细腰城”的地方,于是只好写下如上的简注,把谜留给了后人。

  1985年,由环县县委、县政府主持编纂的《环县志》竟把细腰城给删掉了。让它留下来或许还有找到的可能,一次删掉,让它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实在有些可惜。不过我想,除了找不到它的具体位置外,以为它在北宋时期就已经“改隶原州”,不属环县管辖了,从而删掉,这也是无可厚非的。北宋原州,即现在的镇原县,与环县相毗邻。在环县找不到细腰城,在镇原应该能够找到吧,可是镇原也找不到它。那么,细腰城究竟在哪里呢?看来我们只有寻根溯源,从文献资料中找答案了。

  二、确定三族位置是找到细腰城具体位置的前提

  根据细腰城条下的简注所提供的线索来看,可供参考的文献资料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旧《庆阳府志》,二是范仲淹的有关论述,三是《镇原县志》以及其他相关的文献资料。但我翻阅了三种版本的《庆阳府志》,其中对细腰城的记载都很简单,没有多少参考价值,乾隆年间赵本植新修的《庆阳府志》又比旧《环县志》成书晚了七年,旧《环县志》是不可能取材于此的。倒是《读史方舆纪要》中有一段关于细腰城的记载,与旧《环县志》的记载极其相似:“○细腰城,在县西。宋史:种世衡知环州,环、原之间明珠、灭臧、康奴三族最大,其北有二川交通西界。庆历五年,范仲淹议筑细腰城断其路,命种世衡董其事。城成,自环州改隶原州,即此城矣。”我们将这两段文字相对照,发现后者主要是多了“环、原之间明珠、灭臧、康奴三族最大”十几个字,而这十几个字表明三族与细腰城的位置有着密切的联系,只要找到三族的位置,就为寻找细腰城提供了前提。令人费解的是处在“环、原之间”,是专指细腰城的,还是专指三族的,或者是二者兼指的,这里是比较笼统的。其答案我们可以在范仲淹的论述和《镇原县志》中去找。

  范仲淹在《东染院使种君墓志铭》中写道:“惟环西南占原州之疆,有明珠、灭臧、康奴三种,居属羌之大,素号强梗,在原为孽,浸及于环。抚之,很不我信;伐之,险不可入。其北有二川,交通于夏戎,朝廷患焉。”这里说得很清楚,三族是在环州的西南,占据着原州的疆域,在原州为害,也经常浸及于环州。同样,《镇原县志》在“原州筑细腰城”条下也引用了范仲淹的这段文字,并在括号内注明其具体位置:“(三族居邑北九十里柳泉镇,今高崖柳家地)”;“(柳泉镇古名鹁鸽原,与环县接壤)”。又在“柳泉故镇”条下有“宋为镇,今废,城尚存,俗讹为柳州城(注:今三岔乡石嘴村有柳州城)”。这样,我们就弄清了三族的居地柳泉镇在今镇原三岔乡境内。

  关于三族的情况,宋史《范仲淹传》里有一段文字,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些:“明珠、灭臧劲兵数万。仲淹闻泾原欲袭讨之,上言曰:‘二族道险不可攻,前日高继嵩(崇)已丧师。平时且怀反侧,今讨之,必与贼(为)表里,南入原州,西扰镇戎,东侵环州,边患未艾也。若北取细腰、葫芦众泉为堡障,以断贼路,则二族安而环州、镇戎径道通彻,无可忧矣。’其后遂筑细腰、葫芦诸砦”。明珠等族既然拥有劲兵数万,那势力是不可小觑的。估计总人口当在十余万人,因此,他们占据的地盘一定不会小,不是一个点,而是一大片。北宋原州辖二县(临泾、彭阳)二镇(新城、柳泉),柳泉镇是面积最大的一个,其大部分地盘为三族所盘踞,因此他们能使“高继崇丧师”,朝廷也不敢轻易讨伐。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出,细腰城就在他们北面,如果在细腰城、葫芦泉一带筑城建寨,就可以切断他们与西夏之间的通路,而且还可以使环州与镇戎(今固原)之间“径道通彻,无可忧矣”。

  三、《镇原县志》的记载是我们破解细腰城之谜的钥匙

  通过前面的叙述我们已经知道,明珠、灭臧、康奴三族盘踞在环州西南、原州西北90里的柳泉镇(今镇原三岔乡境内)一带地区,拥有数万劲兵,细腰城就在其北面通往夏戎的要道上,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关于细腰城的位置,《镇原县志》在“细腰葫芦故城”条下有一段记载说得更为具体:“《慕志》载:即今县西北十八岘,宋柳泉镇与环县接壤之处。其北有二川,交通西夏,范仲淹议筑古细腰城,断其路,命知环州种世衡,知原州蒋偕董其事。”这里把细腰城和葫芦泉混为一谈了,这是错的。但对细腰城地址的记载是正确的。正因为它在环、原两州的接壤之处,也就是边界线上,与双方都有关系,所以范仲淹才“命知环州种世衡、知原州蒋偕董其事”。如果只在环州境内或者只在原州境内,范仲淹要派另一个知州去参与,就不符合情理了。另外,城成之后,由谁管辖的问题,当时曾经有过争议。例如:“十一月初五日(指庆历四年,即公元1044年),知原州蒋偕状申细腰城修筑已完,须藉士兵守御。公(指范仲淹)札与泾原路土兵充细腰城,就粮振武蕃落指挥(《补遗》)。”意思是细腰城筑成之后,蒋偕以为该由原州管辖,所以请示朝廷派兵防守,范仲淹就写信给泾原路,要他们派土兵去补充细腰城的防守,一则可以就粮,为朝廷节省开支;二则也可以振武蕃落,指挥守御。“(正月)十四日(指庆历五年),公(范仲淹)奏拨细腰城属环州(《补遗》)。”可见范仲淹曾经于庆历五年(1045年)正月十四日写奏疏请示朝廷将细腰城拨给环州管辖,但朝廷最终没有同意范仲淹的意见,还是归原州管辖了,这就有了《读史方舆纪要》和旧《环县志》中“自环州改隶原州”的记载。正因为该城处在双方的边界线上,由谁管辖都有些理由,所以才会出现这些争议,否则就不会出现争议。可见《镇原县志》的这段记载是正确的,这就为我们最终解开细腰城之谜提供了一把钥匙,只要我们能够确定北宋时期环、原二州的边界线,找到细腰城就很容易了。

  四、找到北宋时期的环州西界是破解细腰城之谜的关键

  我们已经知道北宋时期环州的西部与原州的柳泉镇接壤,双方的共同边界也就是环州的西界。旧《环县志》在卷一的疆域一节中载有环县“四至”,其中有“西一百里至半个城,与平凉府固原州唐家畔接壤”的记载,这说明清朝乾隆年间环县的西界是通过半个城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北宋的环州西界也从这里通过。实际上北宋时期的环州西界在文字资料中是很难找到的,我们只能借助于历史地图来寻找。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是最权威的历史地图资料,我把其中隋朝以来有关庆阳地区的图都复印出来,共计13幅,经比较分析,发现从隋炀帝大业八年(612年)至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环县的西部边界线是一条基本未变的斜线,这条斜线由合道川上游河谷地带向北偏西方向延伸,经城西川上游、马坊川中段,直到小南沟西北一带转向正北,直达北部边界。这条边界线在县西一段与环江主河道基本保持平行态势,尽管两边的行政区域名称时有变化,但两地相邻的基本格局始终没有改变。其具体情况是:(环县)隋属弘化郡弘德县(县治今洪德),西与平凉郡平高县(今固原)相毗邻,界线如前所述;唐属庆州方渠县(县治今县城),西与原州平高县(今固原)相毗邻,界线如前所述;五代梁属庆州环县,西与党项搭界,界线如前;五代晋属威州(治今县城),西与党项搭界,界线如前;五代汉属威州,西与党项搭界,界线如前;五代周属通远军(治今县城),西与党项搭界,界线如前;北宋属永兴军路环州(州治今县城),西与秦凤路原州(治临泾)搭界,界线亦如前;南宋时期陷于金,属庆阳府环州,西与镇戎州(今固原)搭界,界线如前;元属庆阳府环州,西与开成州(今固原)搭界,界线如前;明属庆阳府环县,西与平凉府固原州搭界;清属庆阳府环县,西与平凉府固原州搭界,界线如前。民国时期无地图资料可考,但据《固原县志》记载,环县西部仍与固原搭界,界线与清朝是相同的。

  由此可见,环县的西部边界线从隋统一基本确定后,历经唐、五代、两宋(金)、元、明、清,直到民国时期,长达一千三百多年基本没有改变。但是这条边界线在地图上只能看出其大概走向,除旧《环县志》与《固原县志》对半个城和虎家湾(交界)这两点为清朝时期的边界有明确记载外,其余各处的具体位置仍是很难确定的。恰巧,笔者家在交界(界,方言读作(gāi)附近,传说这地方自古是环、固二县的分界处,所以叫交界。交界西边的人是固原口音,东边的人是环县口音,分得非常清楚。同样,我在半个城工作的时候,也发现了这一现象,只隔一道沟,一座城,两边的口音截然不同。后来经过走访和调查,发现这条口音分界线从合道川上游河谷地带(即唐台子一带)开始,经何坪乡的路坪、张大梁,虎洞乡的半个城、塔儿掌、交界,直到小南沟的天子渠,长达六十多公里,其走向刚好与地图上看到的环县西部边界线相重合,这能是巧合吗?语言上的差别,绝不是短时期内能够形成的。显然这是长时期行政区域分治的结果。这一现象印证了我们从地图上看到的环县西部边界线的正确性,说明这条口音分界线,也正是北宋时期环、原二州的共同边界线。

  我们找到了北宋时期环、原二州的分界线,亦即环州的西部边界线,就把寻找细腰城的范围缩小到一条线上,这是解开细腰城之谜的关键。

  五、谜底:半个城就是细腰城

  行文至此,我们已将细腰城的位置锁定在北宋时期环、原二州的共同边界线上,亦即上文所说的那条口音分界线上,这么小的范围内除了半个城之外,再没有任何古城垣遗迹,根本找不到细腰城的身影,难道它真的消失了吗?那是不可能的,最大的可能性是它的名称改变了。

  北宋时期的细腰古城已经坍塌毁坏,失去防御功能,但它正处在明珠、灭臧等族与西夏联系的要道上,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所以范仲淹才有议筑细腰城的举动。他在很多论著,包括给朝廷所上的奏疏中,反复多次提到细腰城,阐明其战略地位的重要和重新修复的意义。这些论著被保存在文献资料中,所以说“细腰城”是文献资料上的名字,是古名,至于人民群众怎么叫,那是另一回事,人民群众往往有自己的叫法。比如范仲淹知庆州时亲率兵卒在华池后桥川口马铺寨旧址上所筑的大顺城,是宋仁宗皇帝亲赐的名字,可算是够响亮的了,但人民群众仍然不这么叫,以至于现在人们不知道这大顺城到底是哪个,分歧意见很多,至今没有定论。范仲淹命种世衡所筑的细腰城,至今已经九百多年,这细腰城的名字已被人们忘却。又因为这城处在环、原二州接壤之处,这半个环州,那半个原州,久而久之,约定俗成了,便有了半个城的俗名,而这细腰城的古名就逐渐被这俗名所代替而消失了。这样的推断是否正确,我们再来看下面的理据:

  其一,半个城有个“细腰”。半个城筑在城西川上游的四合岔沟与杨沟的交汇处,两沟分叉形成一个鸦嘴状的狭长山咀,当地群众叫它堡子咀,在堡子咀台地上,自东向西有四个连环的古城垣遗迹,其形状很像一个细腰的黄蜂。据陇东学院张耀民先生考证,这四个连环的古城垣,分别为秦、西汉和唐时所筑。这可能就是当初被称为细腰城的缘由。另有一个大城,张耀民称为五号城,筑在登上西杨塬的山坡上,群众叫它“山城子”,张耀民认为这可能是宋时所筑。从细腰城的名字分析,显然是指城的形状,而半个城的特殊形状,恰巧符合了这个特点,这能是巧合吗?

  其二,半个城有古城垣遗迹。堡子咀台地上的四个连环小城,都是北宋以前的遗迹,这和文献资料上所记载的细腰城的情形也相一致。例如范仲淹在《东染院使种君墓志铭》中说:“……其二川之间,有古细腰城,复之,可断其交路。”这说明细腰城在种世衡修筑之前,就已经有古城垣遗迹存在了。半个城的这一特点,和范仲淹所说的古细腰城的情形是完全相符的。所以,堡子咀台地上的四个连环小城无疑就是范仲淹所说的古细腰城,否则,还能作何解释呢?

  其三,半个城之北也“有二川交通西界”。细腰城之北“有二川交通西界”,这是很多文献资料上反复提到的,是不争的事实。要搞清这个问题,必须先搞清西界在哪里。显然,这里的“西界”是指西夏,我在前年所写的《半个城就是细腰城》一文中把“西界”理解成环州的西部边界了,这是错的。那么北宋时期的西夏边界在哪里呢?东边在甜水堡北边的萌城,这是众所周知的,因为范仲淹戍边时在环庆一带所筑的28座城砦中,甜水堡就是其中之一,其北面的萌城自然就是边界了。西边在哪里?《读史方舆纪要》中有一段记载:“豫望城,在州(指固原州)东二百里,宋时与西夏分界处也……”可见,西边的边界就在豫望城。我们搞清了这两处边界,再来看这二川,就很清楚了,其一是指洪德川,即“萧关古道”,北上可直达甜水堡、萌城;其二是指马坊川,西上分水岭,沿分水岭北上,经马大山可直达豫望城。这两条川道都在半个城之北,直到现在,仍然是我们通往宁夏的两条要道。半个城之北有两条川道直通西界,这也和细腰城的情形是完全吻合的。

  其四,半个城在县西,又是惟一一座处在环、原二州边界线上的古城,舍此没有第二个。半个城附近还有一座古城名叫窦城子,该城虽然也在县西,但却没在这条边界线上,而且不具备半个城的前两个特点,没有细腰,也没有更古的城垣遗迹,我们完全可以排除它。

  综上所述,半个城具有上述四个特点,都与文献资料中所记载的古细腰城的情形相吻合,我们可以断定它就是北宋庆历年间种世衡所筑的细腰城。古今名称不同是造成细腰城之谜的主要原因。细腰城是古名,见之于文献资料;半个城是俗名,流传于人民群众的口头。所以在文献资料中很难找到,这就是半个城至今“名不见史载”的原因。

  半个城在北宋以后,作为一个边界城,一直属原州(镇原或固原)所辖。1936年成立红色政权的时候,属固北县辖。1938年底,固北县撤销时,连同车道、毛井、庙儿掌一起划归环县版图,结束了它作为两地边界的历史,现在是虎洞乡南部的半个城村的村委会所在地。

  细腰城之谜是清朝乾隆年间高观鲤撰修《环县志》时给我们留下的谜,直到现在仍然是我们的困惑。他之所以留下它,是希望后人能够破解它。本文试图解开这个谜,限于证据、资料等诸多因素制约,不妥之处一定不少,诚望识者指正。

  2011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