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马一车一破裘,一筇相伴入原州。
鸡鸣半个城边雨,叶落须弥山下秋。
地变难禁城不毁,途长只是老堪忧。
人生尽瘁非奇事,君看乡村服轭牛。
这是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民国十五年(1926年)随冯玉祥军去兰州,途经固原时所作的《固原道中》,被新编的《固原县志》所收录。诗中是把半个城作为固原的东界来写的,这是半个城作为环固二县的界城而见诸史料的又一例证。其先,旧《环县志》在环县“四至”中有“西一百里至半个城,与平凉府固原州唐家畔接壤”的记载,这是半个城见诸史料的首例,二者恰可互为印证,都说明半个城是环县的西部边界。其实,半个城作为环县西部界城的历史是相当久远的。
半个城古名细腰城,原为战国秦长城的一处城障遗址,在今虎洞乡南部的半个城村。西杨塬自西向东延伸至此,从塬头下来,就是四合岔沟与杨沟的交汇处,伸出一个鸭嘴状的狭长山咀,当地群众叫它“堡子咀”,在这个东西向的山咀台地上,有四个连环的古城垣遗迹,分别为秦、西汉和唐时所筑,这就是古细腰城,它的形状颇像一只细腰的黄蜂,因以“细腰”为名。自堡子咀向西,在登上西杨塬的半山坡上,筑有一个半圆形的大城,群众叫它“山城子”,即为北宋庆历年间范仲淹命种世衡和蒋偕所筑之城。由此可见,半个城从战国秦时初筑,后经多次扩筑、修复和加固,直到北宋庆历年间最后修筑完成,是一座历史极为悠久、内涵十分丰富的古城。我们对它冠以“亘古界城”的称号,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地位都比较特殊。早在先秦时,它就是秦国的边界要塞,秦人为防御西北戎族的侵扰,修筑长城就从这里通过,其地西连长岭,东临河谷,正处于咽喉要塞,秦人在此处筑城设障,其用意是显而易见的。后来历经沧桑,直至隋朝统一,国内行政区划基本确定。据考,从隋炀帝大业年间直到民国时期,半个城一直处于环州(县)的西部边界上,作为两地界城的历史长达一千三百多年。1936年成立红色政权时,半个城属固北县辖。1938年固北县撤销时,才由固北县划归环县,结束了它作为两地界城的历史。直到现在,城两边的群众还操着不同的口音,这便是这座界城在一千多年时间里所留下的人文印记。
半个城古名细腰城,其实这可能是官方的名称,群众并不这么叫。老百姓向来把小城不叫城,而叫堡子,他们把这台地叫作“堡子咀”就是明证。在他们的意念里,这四个连环的小城,就是一个个的“堡子”,只有大一点的才叫城,例如山城子,比其他几个小城大得多了,他们才叫它“城”。所以,自从种世衡在这里筑了城,他们才有了城的概念,又因为这座城是环州与原州之间的界城,这半个环州,那半个原州,久而久之,便有了半个城的俗名。因此,半个城名称的出现应该在北宋以后,不可能更早。就因这俗名的流行,原本细腰城的官方名称就渐渐地无人知晓了,只能在当初的一些文献资料中沉睡。而半个城俗名的产生和流行,官方也无人过问、关心和研究它,致使二者隔膜了数百年之久,如今偶然拿来对照,两个名称全然不同,还以为是两处地方呢。古今名称的变易,使人们陷于迷惑之中,很多历史疑难都无法解释。现在我们把二者联系起来,这些问题便迎刃而解了。张耀民先生曾说,半个城“名不见史载”,就是这二者隔膜的缘故。如果他知道半个城的古名就是细腰城的话,史载资料是很丰富的,他便不会这么说了。
本文中的观点,多是在以前的文章中叙述过的,本想通过综合概括,使读者对半个城的历史渊源及现状有一个简明扼要的了解,但多次重复提起,难免有啰嗦之嫌,望读者能够谅解。
2014年4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