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公仆”,我们自然会想到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而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也喜欢自我标榜为人民的公仆。单从字面上理解,这“公仆”应该是公家的或人民的“仆人”。再说“保姆”,也很好理解,如果和“公仆”对应起来,那“保姆”就可以理解为一个家庭或个人的“私仆”。总之,两者都是为别人提供服务的,只是服务的对象、范围和程度不同而已。但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却是大相径庭。任何一位保姆对主人的服务始终都是尽职尽责、尽心尽力的,因为他(她)很清楚,不为主人服好务,就拿不到应得的报酬,就有可能被主人辞退,就会丢掉自己赖以生存的饭碗。当然,他(她)更清楚,主人家里的东西是不能随便动的,更不要说据为己有。而公仆就不一样了,有的公仆不但不为主人提供服务,甚至还要主人为他们提供服务;有的公仆总认为自己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群众的事再大都是小事;有的公仆对名利得失斤斤计较,而对群众的生死安危漠不关心。极少数公仆甚至把人民的政府部门看做自己拥有的私宅大院,当成自己狐朋狗友的游戏平台,当做自己消费的提款银行。这些公仆的表现症状是:激情丧失——不思进取,随遇而安,苟且偷生;感情缺乏——对群众麻木不仁,对部属颐指气使,对下级吹胡子瞪眼;民情遗忘——只想自己升迁去留,不问百姓冷暖疾苦;纵情享乐——目迷五色,耳惑五音;交情至上——不讲真理讲面子,不讲原则讲人情,不讲党性讲关系。你看:广西某县人民政府一女公仆代领导慰问受灾的主人,因为镇领导没有对等接待,脸色大变:“叫我来是干什么的!”然后,置主人于不顾扬长而去。保姆敢吗?广东汕尾原市委书记马红妹更是典型至极:我是人民的公仆,所以我吃的、喝的、穿的、用的都应该由公家支付,一次出差时购买了一包卫生纸都开了张发票予以报销。哪个保姆有这待遇?
种种官场现形记,就像一面面光怪陆离的镜子,透视出了极少数人民公仆良心的癌变与腐烂;也像一声声振聋发聩的暮鼓晨钟声,敲击着绝大多数良知未泯道德未失的人的心。正如小说《官场现形记》坐馆塾师王仁开导他的学生说的“做了官就有钱赚”,黄二麻子“苦辣酸甜遍尝滋味”之后,终于悟到“天底下的买卖,只有做官利钱顶好”。
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时首次提出了公仆的概念,并特别指出必须防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由人民的公仆变成人民的主人的问题,恩格斯也强调必须坚决防止国家工作人员“去追求升官发财”从而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刘少奇曾称毛泽东是人民的勤务员,毛泽东听后很高兴,说“讲得对,讲得好”。因为在毛泽东看来,“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务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周恩来曾意味深长地把“总理”解释为“人民的总管理员”,并说要“做人民的奴隶,受人民指挥,做一条牛”,“要诚诚恳恳、老老实实为人民服务”。董必武赞颂朱德是“半生戎马为人民”,“甘为民仆耻为官”。邓小平同志经常提醒党员干部,“领导就是服务”,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做到“权为民所用”。
每个人民的“公仆”都应该把自己看做是人民雇佣的“保姆”,不遗余力、尽心竭力地为“主人”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视“主人”的利益高于一切、“主人”的疾苦急于一切、“主人”的呼声先于一切,把“主人”的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对“主人”负责作为最终选择。如此,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和谐和睦,我们的国家就会更加政通人和,中国人民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原载《银川晚报》2007年11月14日,《固原日报》2008年1月16日,获“外文书店”杯第七届宁夏杂文大赛二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