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家长,我也经常检查孩子的作业,有时就发现孩子的作业是老师指定的学生批改的,有时是在课堂上老师说答案,学生“对”答案进行批改的,还有的是同桌互相批改的。这些方法,适当运用并不为错,也无不妥,更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有一点我没有搞明白,就是这样批改后老师是否检查或认真检查过了,如果经常这样批改,过后老师又不去检查,那就难免有误人子弟之嫌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个别老师批改学生作业时的不认真或不仔细,孩子明明把题解答错了,但老师也是一“√”到底,甚至是满篇一个大红“√”。当然,这只是个别现象。
唐朝大文学家韩愈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那么,教师通过课堂讲授、课后辅导、个别指点,“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就算完成了。而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对所授内容掌握的如何、理解的程度、消化的多少等等,最重要的渠道就是通过批改或者检查学生的作业。试想,教师不批改、检查或者是不完全批改、检查学生的作业,对学生学习方面的个体差异能了解多少,又怎么去查漏补缺、因人施教?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家长的学识水平也是千差万别的,程度的高低必然影响作业检查的质量,说严重点,还会对老师产生误导,对孩子也会出现导向性错误。加上个别家长受时间、能力等各种条件的制约,不能保证每天都有时间去检查孩子的作业,有的对孩子所学的课程本身就不懂不会,我们总不能要求每个家长对中小学的每门课程都达到熟练或精通的程度。
另外,作为世界观形成初期的中小学生,他们可塑性、模仿性强,自律性、主动性差,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和初、高中阶段的孩子,有的不喜欢或不愿意家长检查自己的作业,有的采取在学校面对面抄、回到家打电话“对”的办法,来应付家长的检查。如果教师再不检查、不批改,正好给这部分学生以可乘之机。
所以,我认为,批改或者检查学生的作业,是教师的职责所系,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作为教师,不但要经常检查学生的作业,还要认真检查、全面检查,更要大力提倡有重点地面对面地检查、批改。家长检查不检查学生的作业同关心不关心学生的学习是两回事,这其中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况且,家长关心学生的学习,途径很多,范围也很广,每个家长也都在尽心尽力地努力着。
当然,家长也应该经常督促孩子按时、独立地完成作业,经常抽时间对孩子的作业进行检查、指点,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寻找对策。也应和老师保持经常联系,了解孩子在校期间独立完成作业的情况,真正使学生“吃得了、吃得饱、能消化”,学有所长,学有所获,学有所益。
(原载《银川晚报》2002年4月11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