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怀凌
【固原市作家协会主席】
2011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之于西海固文学可以说是节日一个接一个。
6月13日,送走前来参加“轻扣大地之门——著名诗人、评论家走进西海固”活动的文学大师谢冕、洪子诚、吴思敬、刘福春以及著名诗人林莽、王明韵、王夫刚、黑丰等人,回到家,本来想休整一日后,接着参加宁夏文联主办的“首届黄河金岸诗歌节”。无奈琐事缠身,未能随愿。18日,提前离开“黄河金岸诗歌节”的诗人杨建虎电话告知,甘肃著名作家王若冰一行抵固。其时,我正在某一个会场的一隅“认真”地聆听该会议的重要精神。待会议结束,王老师已离开固原在去平凉的路上。没能与这位写就了煌煌巨著《大秦岭》的作家见上一面,真是遗憾。
6月21日,西海固作家培训工程启动仪式在固原举行,这是自治区党委组织部2011年人才培训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让我和所有西海固作家们再次感到热血沸腾……
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罗列出这么多的作家、诗人、评论家的名字和短短几日来的一些文学活动,其目的无非是想告诉大家:西海固作家多年寂寞的探索已迎来了外界崇敬的目光和深切的关注。
曾任自治区文联副主席的冯剑华女士说过:“西海固文学是宁夏文学的半壁江山。”何止是半壁?仔细考量宁夏作家队伍,有一定影响、至今在场的超过五分之三的是西海固人或从西海固走出去的。现居首府银川的西海固籍作家、诗人有:王漫曦、陈继明、杨梓、石舒清、郭文斌、梦也、火会亮、了一容、穹宇、林一木、牛学智、拜学英、张铎、张嵩、张虎强、唐琴、胡琴等三十余人。依然坚守在西海固的有:火仲舫、单永珍、马金莲、杨建虎、钟正平、古原、武淑莲、赵宗民、马吉福、李方、杨风军、倪万军、红旗、李敏、雪舟、林混、秦志龙、李义、许艺、武碧君、马晓雁、李兴民、刘国龙、郭静、郭宁、王武军、王文清、竹青、刘向忠、咸国平、杨友桐近百人。如此庞大的队伍,如此优秀人才聚集于这片贫瘠的土地,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外界抑或评论界将此定义为“西海固文学现象”。至于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或者它还能持续多久,产生多大的影响,留待于学者们去深究,去刨根问底。我们不是成立了西海固文学研究会和西海固文学研究所吗?
上溯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一批毕业于大中专院校的土生土长的西海固青年,在接受了文学与文化双重启蒙的同时,用文学的形式表现西海固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生存,进而以个性化的方式展示独特生命的永恒魅力。他们关注生命之苦难、表现民族之伤痕,出手迅疾,起点较高,形成了与银川平原的作家们截然不同的风格,一度被区内文学界誉为“黄土高原派”。那时,我在固原师范学校读书,中国伤痕文学的兴盛吸引了一大批文学青年在稿纸上日夜操练,我是其中的一员。我时常揣着自己幼稚的习作,和同伴去西门口文联简陋的平房找李云峰、任光武、王漫曦、陈彭生老师请教。在那里,我还认识了当时在固原师专读书的白军胜、马天堂等人。上世纪八十年代,固原师范和固原师专的文学社发展如雨后春笋,学校、老师都很支持文学社活动,每隔一段时间,都要举办一次文学讲座。我记得屈文老师在师范讲座时,阶梯教室人满为患,连讲台都坐着学生,我就坐在讲台上,在屈老师的身边。我还记得屈老师讲到一首母亲刈草的诗:“跪着锄草的母亲/不仅仅是对大地的虔诚”。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依稀记得,那是我对现代诗最早的启蒙。这两所学校以及宁夏大学为后来西海固文学和西海固作家群的形成奠定了人才基础。更早,也就是西海固文学萌芽时期的五、六十年代,丁文庆、慕岳、徐兴亚、袁伯诚等,他们对于西海固文学的贡献并不在于作品本身,而与他们从事的职业有关,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是他们在西海固大地上播下了文化的种子,点燃了文学的星火。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又一批青年文化人以独特的写作向当代文学的纵深处冲击,这股强大的冲击波在宁夏文坛产生了巨大的轰鸣,使得宁夏文学的重心向西海固版图倾斜。这就是后来的西海固作家群和西海固文学现象。
在这里,我不得不提一个人的名字,他就是曾任固原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的李克强同志。他对西海固作家的成长、对西海固文学走向全国所做的贡献功不可没。第一届西海固文学研讨会就是在李部长的倡导和精心策划下成功举办的,“西海固文学”“西海固作家群”之称谓亦正式被写入固原史册。此次研讨会请来了全国著名作家、诗人雷抒雁、舒婷、刘小放、王占军等30余人,中国作协固原创作基地挂牌。更令西海固作家、诗人们欣喜的是,这些被请来的大家,从地方刊物《朔方》《六盘山》上发现了西海固的宝藏,随后,《人民文学》《诗刊》《十月》《中国作家》等重量级刊物上频频出现了西海固作家、诗人的作品,部分优秀的作家、诗人引起了国内文学界的关注。至此,真正意义上的西海固作家群宣告形成。老中青三代作家、诗人以各自不同的写作风貌加入西海固文学的大合唱,呈现出阶梯式推进的趋势。
当然,我还要说的是为西海固文学和西海固作家群推波助澜的另外几次重要的文学活动。他们是:《六盘山》1997年第2期西海固诗歌专号;《六盘山》1998年第1期西海固同题散文专号;《十月》2011年第2期“西海固的诗”诗歌小辑;《朔方》《中国作家》《民族文学》《诗歌月刊》等知名刊物都腾出宝贵的版面刊发西海固作家、诗人的作品小辑。《文学报》《文艺报》都做了详尽的介绍。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李敬泽在自己的文章中用了大量的篇幅介绍西海固文学和西海固作家群现象——西海固文学真正成为外界公认的宁夏文化名片。
然而,在西海固文学名声鹊起的同时,西海固作家队伍的流失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尤其一批优秀的小说家离开西海固进入首府银川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当时,我还不能明确判断这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因为,这批小说家的取材都与童年的记忆和乡土生活的经验有着刻骨铭心的关联,我担心他们一旦离开母土,就像婴儿断了母乳,会因营养不良而面黄肌瘦。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杞人忧天。走出西海固看西海固,使他们的情感更加浓烈、目光更加深邃、立意更加高远、思想更加深刻、作品更加富有艺术感染力。他们的离开,并未给刚刚发育成熟的西海固作家群带来釜底抽薪的困惑,又一批年轻的小说创作者锋芒毕露。他们是:马金莲、许艺、马晓雁……(我忽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西海固写小说的,前辈均为男性,而晚辈女性居多,是否印证了阴盛阳衰的悖论?)与小说相比,西海固的诗歌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就在6月21日西海固作家培训工程结束后的午餐中,郭文斌无不真诚地说,西海固诗人的诗作与鲁迅文学奖获奖诗歌作品相比毫不逊色。对此,我深有同感。但西海固诗人只有三五人在诗歌圈子里有点影响,其原因是诗歌评论的严重滞后。西海固乃至宁夏目前在全国较有份量的诗歌评论家凤毛麟角。但这丝毫不影响诗歌创作队伍的不断壮大和优秀诗歌作品的产生。
小说和诗歌是西海固文学的两大阵营,小说家和诗人们都就地取材,形成了一个共同的话语系统,即以乡土情怀和民间立场为核心的话语系统。这个话语系统的形成带有先天性,它顽固地存在于每个作家的下意识中,从形而上抵制一切外来的“思潮”和“主义”的浸湮,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西海固文学向开阔地带发展。的确,我们需要完成摒弃对苦难的叙述进而融入时代大潮的转型。
大浪淘沙,依然坚守的,是视文学为宗教的圣徒,是苦行僧,是文学精神的皈依者。
就在我要结束这篇短文的时候,《诗歌月刊》主编王明韵打来电话,让尽快把“轻扣大地之门——著名诗人、评论家走进西海固”活动侧记及照片发过去,《诗歌月刊》将腾出6个页码宣传。这难道不是西海固作家的福祉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