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老人”杨兴义
2002年9月,我陪同宁夏日报社记者刘建华到田老庄乡参加兴义光彩学校奠基仪式,初次相识了民企巨擘杨兴义先生。在采访中,他的平和与热情给了我一种久违的情切感,他没有趾高气扬、盛气凌人的感觉。而他的讲述更没有高谈阔论、豪言壮语,质朴的言谈中透着的是情真意切。再后来,我从各家新闻媒体上不时读到他扶贫济困、捐资助学等事迹。每每读到他的这些善举后,都要引起我深深的思考。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社会面上诞生了一大批像他这样的富翁,但是,我们也不时看到或听到为富不仁的事,偷税漏税者有之,坑蒙拐骗者有之,行贿索利者有之,耍阔摆富者有之。然而,当一些人被“酒色财气”吸附了整个心灵与意识时,他却能跳出穷奢极欲的“墙”外,把更大的精力投在了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的慈善事业上来。
正当我对“杨兴义现象”感兴趣时,前不久有幸拜读了季栋梁著的《杨兴义传》和杨少青著的《汉子杨兴义》这两本书后,杨老先生鲜为人知的故事也渐渐地浮出了水面。打开书的扉页,杨老在“自序”中这样说:“不知为什么,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放羊娃出身的我,越来越觉得自己像香山的红叶了——总是想把最鲜艳壮美的一面迎风展示出来,回馈给社会。这种红叶般回馈社会的迎风展示,既不是图报,也不为显摆,而是因为我的内心,时常涌动着一股感恩的热流。”也就是这段文字,让我不得不把这两本书细细地阅读完。
徐徐打开这位“红叶老人”的人生画卷,让我们读到的是,他儿时家境贫寒,幼时丧母,童年当了8年长工,从小磨炼形成了坚强的性格和吃苦耐劳的意志;他是一个身处穷乡僻壤,前半生为生存、生活而苦苦挣扎,饱尝酸甜苦辣,后半生渴望脱贫致富,创造事业的人;他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是一个有强烈改革精神、创业头脑,有追求,有激情,有自信,有勇气,在宁夏最早打破铁饭碗,第一个买汽车搞运输的人;他是靠党和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靠自己的诚信、勤俭弄潮商海,屡创奇迹的人;他是一个致富不忘贫穷、不忘乡亲、不忘国家,拥有财富后能回报社会,积极投身光彩事业,用事实证明自身价值和追求的人;他更像是一本读不尽的“人生”书,在他那满头精神的白发和豁达的气度里,叙述着上善若水,大爱无痕。
在解读这位“红叶老人”的过程中,说句实话,让我动心的并不是他拥有数亿元的钱财,而是他那颗善良仁慈的爱心。特别是他那两句“给娃娃们帮两个盘费”、“济困是我心中的一个念想”口头禅,不知让多少人流下了感恩的热泪。记得他在同心县任第七届政协常委时,就拿出来60万元在同心建立了“杨兴义救助贫困学生基金会”,每年的利息能帮助150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2001年我刚到同心县委宣传部不久,有一位农民慕名而来,说他叫梁维虎,是田老庄乡杨新庄村的。梁维虎噙满泪水给我讲述了他在外打工突发心脏病没钱救治,杨兴义又是如何将4万多元手术费垫付,给了他“二次生命”的大爱善举。他病愈后,特意想请我给杨兴义写一篇新闻报道,要以“一纸”薄意来表达对救命恩人的感激回报。听了这位憨厚朴实农民的讲述后,我也很感动,有些动情地写了一篇《杨兴义情系打工农民》文章,发表在了《农民日报》和《宁夏日报》上。
再后来,只读了一年半书的“土财主”杨兴义,随着他财富积累的增加,救助面的不断扩大,他把对父老乡亲们的救助情结升华成了一种社会责任。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财富的积累,让我知道了‘财富’所承载的责任;阅历的增加,让我明白了‘阅历’所担负的责任。”几十年来,当一笔笔捐款从他的账下划出,是带着他一颗善良仁慈的爱心,飞向急需要救助的人们。数千万捐赠救助金的每一分钱,宛如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撒落在他的人生历程中,使“杨兴义”这个名字在广袤的黄土地上放射出了璀璨夺目的光芒来。
阅读完这位“红叶老人”,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一种从未有过的亲切感油然而生。因为他的童年经历几近跟我年迈的老父亲相同,因此,在他的身上让我感受到了一种父辈的威严和亲近。这位睿智的长者给我们娓娓道来的是:“小年纪放羊的时候,羊在山坡上吃草,我坐在山头上望着远处崖窑顶冒出的炊烟,心想那一家做的是荞面搅团还是黄米黏饭?而我盘算着像地主一样,美美地吃一顿狗日的二米干饭酸菜炒肉,死了也值!如今我发财了,漫说二米干饭,就是顿顿吃鱼翅燕窝也有条件。但我的早点还是一碗牛肉拉面。这固然由于我的身体条件有限,而更多的是我一生养成的简朴习惯所致,每当我看见面前摆放的大鱼大肉时,我的心立马就会跳到生我养我的沟岔塬畔上,想到那些连黄米黏饭也吃不饱的父老乡亲和精着尻子上不了学堂的穷汉娃娃们。”“人老念旧。想起辛酸的往事,桩桩件件,历历在目。但我不希望我的后代再像我一样,饿晕在路边,被狼群追赶,光着脚在雪地里蹒跚……如果家族的苦难是一块‘馍馍’,我希望我和我的父辈们已经吞下了这块馍馍!因为,于我而言,苦难是一笔财富,我用它换来了人情练达和创业激情……”
我一遍遍地品读着他的这些质朴文字,心里却涌动着无限的感慨。最后,我的目光落在了他家那张三世同堂的全家福上。当细细地把全家25口人过目了一遍后,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杨老前面说的这句话:“我杨兴义传给后人的不是亿万财产,是拼死拼活、艰难创业的吃苦精神,这是兴俊集团发展壮大的灵魂,也是我们杨氏家族治家兴业的根本。”
我想,杨老的这句治家兴业至理名言,恐怕不仅仅是说教给他的儿孙们的,更像是拿出了他大半生赚来的财富,无偿地赐给当下我们这些晚辈们享用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