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震灾还唤醒了什么

震灾还唤醒了什么

时间:2023-0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汶川特大地震是降临神州大地的又一次大灾难,其波及范围之广、破坏毁灭性之强、人员伤亡之多、抢救难度之大均为历史罕见。这次抗震救灾考验着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力量,考验着执政者应对突发事件的实际本领和执政能力,更考验着一个国家“多难兴邦”的坚强选择和宝贵反思。然而,震灾还在唤醒我们、拷问着我们,需要我们从悲痛中进行思考,从废墟中寻找教训,为未来标注新的坐标。为什么汶川特大地震没有得到及时准确的预报?

汶川特大地震是降临神州大地的又一次大灾难,其波及范围之广、破坏毁灭性之强、人员伤亡之多、抢救难度之大均为历史罕见。大难如大考。这次抗震救灾考验着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力量,考验着执政者应对突发事件的实际本领和执政能力,更考验着一个国家“多难兴邦”的坚强选择和宝贵反思。

毋庸置疑,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使我们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巨大损失。日日夜夜的搏斗、流泪、援助和拯救,至痛与大爱,惨烈与悲壮,使我们的民族和国家经受了一次特别的精神洗礼。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演绎成为一次民族心的凝聚,一股爱国情的升华。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为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永远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然而,震灾还在唤醒我们、拷问着我们,需要我们从悲痛中进行思考,从废墟中寻找教训,为未来标注新的坐标。

为什么汶川特大地震没有得到及时准确的预报?为什么倒塌的多是学校?为什么人员伤亡如此惨重?等等,面对媒体、社会的种种疑惑和质询,即便有千条理由、万种解释,也不足以逃避这样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我国国民防灾意识比较淡薄,抗灾机制不够完善,抗灾能力比较薄弱,以致于在重大灾情到来之际,无法将其破坏性降低到最小程度,将抗震救灾效能发挥到最大极限。这是一个极其深刻惨痛的教训。

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由于科技水平、综合国力、基本国情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影响,还不可能到达抵制消除各种自然灾害的必然王国。对不可抗御的特大自然灾害回天乏力,并非等于完全无能为力、坐守待毙,消极被动地任自然灾害蹂躏宰割,完全可以通过人的主观努力、优越制度、健全机制、整体力量,逐步认识把握自然灾害的规律,有效调整整合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努力找到实现人与自然和平共处、协调发展的最佳通道,提高抗灾救灾的能力,扬长避短,趋利避害,转被动为主动,变劣势为优势,化大灾为小灾。譬如,要学习借鉴日本的经验,从娃娃抓起,加强全民的抗灾自救教育,克服和平麻痹思想情绪,增强应对自然灾害的忧患意识和高度警觉,学习掌握有关常识知识,组织进行必要的演习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抗灾自救能力。又如,在城市化建设的“狂飙运动”中,能否把不合理的公共投入、高昂的行政成本降下来,增大必要的公共投入,用以改善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公共卫生、住房保障等基本民生需求,把城市化和防灾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和质量,杜绝和惩治“豆腐渣”工程,多建筑一些“震不垮的学校”、“震不垮的民宅”、“震不垮的医院”,使公共设施在自然灾害降临时真正成为生命的依托和方舟,不要变成灾害恶魔的帮凶和杀手。再如,一个和谐的社会,必然是融入来自国家、社会、公民诸多力量的结果。在应对突发事件、抗御自然灾害中,如何坚持把国家政府行政力量和民众社会力量结合起来,建立完善抗灾救灾体制机制,以国家为主导,以地方为依托,以民间为补充,形成纵横交错、立体式全方位覆盖的网络体系,提高预警报知、抗灾救援、运行保障以及灾后重建能力,发挥“公救”、“共救”、“自救”三位一体的整体优势,迅速把各种单元要素转化为生产力、战斗力和救援能力,取得抗灾救灾的最佳效益。

“多难兴邦”。温家宝总理在灾区学校黑板上写下的四个大字振聋发聩,寓意深刻。汶川特大地震,不仅是战场和炼炉,考验出了我们民族的凝聚力、领导力和执行力,熔炼出了我们民族的脊梁和英雄本色,而且也是学校和教科书,教会了我们进行明睿的选择,理性的思考,在灾难挫折中坚强,在汲取经验教训中前行,在悲剧中总结出幸福之道,这无疑也是震灾留给我们的又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