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阳光下
古尔邦节的清晨,沐浴着灿烂阳光,我翻检几个月来书房里的收获。阿富汗和印度的小说有好几本。
在金融危机到来的日子里,书生的幸福指数就如震荡中的股市,跟着书里的欢喜忧愁起起落落。孟买恐怖袭击的那天,我刚刚看完奥斯娜·塞厄斯塔(挪威战地记者兼作家,欧洲100位最具影响力女性之一)的《喀布尔书商》。“9·11”后,塞厄斯塔前往阿富汗做战地采访,她在喀布尔一家书商家中借住了4个月。透过与书商一家的亲密接触,塞厄斯塔完成了这部纪录片式的小说《喀布尔书商》——一家之主苏尔坦是喀布尔的一个书商,30多年来,他在没完没了的战争中试图保存阿富汗的文化艺术,可无论是圣战者组织亦或塔利班,都视书籍如粪土,一遍遍无所顾忌地抢掠焚毁。“9·11”后,苏尔坦的图书生意得以重生。尽管苏尔坦相对开明,但他对待家人子女,尤其是女眷仍维持着家长独裁制。透过塞厄斯塔这位善于观察的女性战地记者的记述,我们似可了解后塔利班时代阿富汗的现实困苦以及困苦中变革的希望。
在《喀布尔书商》之前,还看过两本有关阿富汗的小说——《追风筝的人》和《灿烂千阳》,作者同是阿富汗裔美国医生卡勒德·胡赛尼。《追风筝的人》是他用英语创作的小说处女作,自传体式的叙述方式,让人以为阿米尔就是作者本人。实际上,作者的经历的确与阿米尔极其相似。主人公阿米尔是个富家少爷,12岁那年,他和仆人的儿子哈桑参加了阿富汗传统的斗风筝比赛。当哈桑去为他追那只被割断的蓝风筝时,为保住风筝而遭受了凌辱,阿米尔目睹一切,性格软弱的他却选择了袖手旁观,并逼哈桑离开家门。苏联入侵阿富汗,阿米尔和他父亲历尽千辛逃到美国,开始了新生活,但他对哈桑的负罪感未减。多年后,一个来自巴基斯坦的电话把阿米尔从貌似平静的异国生活中拉出来,真相、责任、赎罪,让阿米尔重回阔别多年、满目疮痍的阿富汗,哈桑已死,历经艰险,阿米尔救出哈桑的孩子。为了温暖孩子受伤的心,他和孩子一起放风筝,当内心涌出哈桑曾说过的“为你,千千万万遍!”并捕捉到孩子唇边的一抹微笑时,他才真正得到了救赎……小说透过几个阿富汗人的恩怨情仇,展现了深厚壮阔的阿富汗文化。小说在“9·11”前开始创作,在“9·11”后不久出版,更多的人是抱着对阿富汗这一出产恐怖组织的神秘国家的好奇去看的。作者记忆中20世纪70年代上半叶的阿富汗曾经美好,连绵30年的战火屠戮后,阿富汗的现状,阿富汗人的生存状态,在卡勒德·胡赛尼稍显稚嫩的笔触下一一生动展现。
《灿烂千阳》是卡勒德·胡赛尼的第二本小说。如果说《追风筝的人》是给女人们看的描写阿富汗男性社会的书,那么《灿烂千阳》就是写给男人们的关注阿富汗女性的小说,读来可谓荡气回肠。作者驾驭文字和构架故事脉络的能力明显胜于他的处女作,同是李继宏的翻译,在这一回也更加酣畅淋漓。玛丽雅姆和莱拉,一个是没受过一天教育的富商的私生女,一个是受过良好西式教育中产阶级家庭的宝贝女儿。连年的战火、扭曲的信仰以及步步倒退的阿富汗世俗社会将这两个原本非亲非故,甚至敌对的女人牵到一起。玛丽雅姆从她出生起就被传统阿富汗社会抛弃,和母亲过着离群索居见不得光的生活。她在15岁生日那天不顾母亲反对,毅然去找寻城市里的父亲,却被无情地挡在宅门外,回家后又发现母亲已上吊自杀。孤苦无依的玛丽雅姆不得不接受父亲的安排,嫁给40多岁的鞋匠拉希德,可不断的流产让她饱受家庭暴力。莱拉的父母在即将逃离喀布尔之际被从天而降的炸弹炸死,留下备受惊吓的她痛苦地发现和男友临别的缠绵居然有了爱情的结晶,为了把孩子名正言顺地生下来,为了最基本的生存问题,她委身年老的拉希德。同一个屋檐下,两个命运悲惨的女人,密不透风的布卡,塔利班惨无人道地对妇女的管制,无穷无尽的家庭暴力,还有饥寒交迫的现实,让他们之间产生了比之母女更为深沉的感情。玛丽雅姆最终以自己的死换得莱拉生的希望,而莱拉所能做的就是让更多的阿富汗女孩抓住这丁点儿的希望,看到未来布卡之外灿烂的阳光。
这个故事让我不禁想起著名摄影记者史蒂夫·麦凯瑞拍摄于1984年12月,刊登在1985年6月《国家地理杂志》封面的那个有着绿色眼睛的阿富汗少女。2002年,史蒂夫·麦凯瑞再次回到阿富汗,几经周折找到了当年的那个女孩儿,再次为她拍照。17年过去了,这个阿富汗女孩苍老了,她的生活依然困苦,她的孩子没法上学,她的眼神里还是透着恐惧。从战乱到战乱,从惊恐的少女到沧桑悲哀的中年妇女,阿富汗的命运没变,阿富汗女性也还是看不清光明的未来。
我把自己埋在书堆里,想象自己果真拥有一家书店,那是什么感觉?小店若无法经营,最不可能的答案是战乱。感谢父母,没把我生在阿富汗。感谢老师带给我知识与梦想。还要感谢让我像男人一样疲惫工作的领导……要知道,活在阳光下是我们的幸运。
2008年12月9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