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住在“老人公寓”

住在“老人公寓”

时间:2023-0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住进老人公寓的美国白人老头老太,除了年龄在六十五岁以上,个人经济都是符合“无收入或低收入”标准的。老人公寓是美国普遍的社会福利。按联邦政府HUD统一标准批准认定符合条件的老人入住。老人公寓只能老人居住,不能携带小孩和亲属。新泽西州北部亚裔,特别是华人居民申请老人公寓人数明显增加。大女儿在美国,女婿是白人美国公民。

(二)住在“老人公寓”

离我们住地不远有一处老人公寓,傍晚散步十多分钟就能走到那里。那是一座平面呈两个对角“L”形的五层楼房,里面共有住宅四百多套。每套住房有厅、卧及厨房卫生间。大楼前后是宽阔的草地和停车场。离公寓不远就是商场、餐厅组成的商业中心(Mall)。

公寓每套住房按市场价标准,月租金目前是1100-1400美元左右,实际入住者所交甚少。从不收分文到仅交十几、几十或一两百美元不等。具体应交数额按美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Department of Hous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简称HUD)规定核算。那是提供给无收入或低收入、年满六十五岁以上老人租住的美国式老人公寓。

美国社会常会用到“低收入或无收入”这个概念。符合这个标准者意味着“穷困”。

不过美国“穷困”的概念与国内相差甚远,并非“无衣无食”、“穷困聊倒”范畴。只是表明一种法定社会经济身份,界定能不能获取相关社会福利的标准。

一般而言,一个四口之家,父母年龄均在65岁以下、有两个18岁以下的孩子、年收入低于18244美元,则被视为贫困家庭;如果一个成年人的年收入低于9183美元,这个成年人就属于贫困者(2002年),这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标准。

住进老人公寓的美国白人老头老太,除了年龄在六十五岁以上,个人经济都是符合“无收入或低收入”标准的。安照HUD标准核定,每户只需交缴几十到一、两百美元房租,并享受诸多属于他(她)们的社安福利。

取得了美国“绿卡”、年满六十五岁以上外籍“居民”,只要个人符合美国“无收入或低收入”标准,按照法规,也可入住老人公寓、享受公寓低房租等所有福利。

老人公寓是美国普遍的社会福利。它的建造是在统一规划基础上,民资或社会机构投资形成的产权。按联邦政府HUD统一标准批准认定符合条件的老人入住。产权所有者(多为公司或资产联合体)委任经理负责,按统一标准经营管理公寓。从住户收取租金不足的差额由州政府拨补,实际上政府出资最多。公寓管理者以满额租金收入独立运营。住进老人公寓的,既有美国白人老头老太太,也有亚裔、南美及俄罗斯等民族符合条件的老年人,老人公寓的民族多样可算个“小联合国”。

公寓有专门管理机构,雇有员工负责公共区清洁卫生、医疗急救、室内外维修、公共活动管理。一楼有几间很大的公共活动厅,可以召开会议、观看电视、进行娱乐。公寓各楼层设有“投币”洗衣房,每层楼还设有垃圾回收间(每天专人清运)。每户室内装有拉线开关的“急病报警器”,还有门外来访者和房间的对讲机。为了老人安全,公寓不使用煤气,做饭炉灶、冷暖空调都是用电力。

这类美国老人公寓,不同于中国“养老院”。中国养老院是由个人全额出资才能入住的养老场所,对像是家庭无人照料的老人,不是针对贫困老龄人的社会福利。尽管有的也有政府福利补助,但没有统一法律规范;美国老人公寓更不同于中国城市提供给低收入者的廉租房。美国的老人公寓从建设、管理、福利标准、政府资金来源等已纳入美国法律,各地基本一致,不能随意改变。

老人公寓只能老人居住,不能携带小孩和亲属。所以每套房多则两人,少则一人。多数老人是“全天候”住在公寓,以此为家,安安静静地度过老年时光。也有少数中国老人住在公寓,白天到儿女家帮助照看孙子外孙,周末才回公寓单独住,每周只三、两天在公寓。

公寓居委会每周有几个晚上开展一些适于老人的活动,有时还有学校或慈善单位来为老人演出。华人多的地方可成立联谊会,则针对中国年、节组织联欢。不同族裔的老人们生活在一幢大楼里,平时安安静静、晚上两小时集体活动自愿出席、轻松愉快。生活舒适安详。

公寓的老人福利还包括:1.年迈或病重、残疾老人,经医疗鉴定自理生活有困难者,每周按核定钟点由护理员上门服务。护理员又称“社工”,是州政府支付工资经考核合格的员工。八十岁以上老人每周可获十多小时服务;残障、病重者服务时间更多。包括每天按时前来整理房间、照料扶持、不能行动者甚至洗澡做饭等(不仅针对老人公寓,住家老人条件合格也有“社工”上门护理)。

2.获得水、电补贴。老人在公寓所用冷水由公寓免费提供。包括热水、做饭菜和空调用电,电业局按表收取。但入住老人,可凭首月电费收据和绿卡、社安卡等申请电费补助。一般每年可获得近千美元(指标)的补助。如果节省用,电费等如全免了。

3.条件合格的老人,有的还可得到政府的“食品劵”补贴和安装固定电话费用的减价等。

4.入住老人公寓(也包括虽没住进公寓,但条件相同者)的老人,因病情加重,行动不便,需要医疗全程护理者,可移送到“Nurse home”(俗称“玫瑰园”或直译为“护士房”)。病人到那里后,治疗和生活全由那个“中心”管理。

一位北京来的老年朋友张先生俩,女儿在美国。他俩原本探亲而来,后来申请到绿卡后,在美国住的时间比在中国多。因为女婿是美国人,不习惯和老人同住。他俩很早就申请住进了老人公寓。他原先是北京的一位医生,另一个儿子留在北京工作,所以他每年要回国一次。如今的“探亲”是从美国回中国探望儿孙。

“绿卡”居民在本国有的退休费,如果如实申报、折成美元算作个人收入,按入住老人公寓应收标准计算,扣除在美国的生活费,余额的三分之一作为应交房租,结果许多人都是“免交”或交之甚少。连租金都可不交的“穷困”者,州政府每月还补贴十多美元生活费。

特别要说明的是,老人属不属“低收入或无收入”,与子女经济状况无关。即使你的子女是百万富翁,也不影响老人该认可的个人经济地位。因为在美国,法律上没有“子女赡养父母的责任”。

张老先生住的那家公寓“老美”居多,亚裔少。所以他总是找公寓外的华人交往。他写得一手好毛笔字。我与他认识后,他向我学电脑操作,我找他索取“墨宝”,多次到他那里做客。他们住在相当于中国三星级宾馆的两室套间里。橱、卫及壁柜等一应诸全,日子过的相当挟意。

新泽西州北部亚裔,特别是华人居民申请老人公寓人数明显增加。前述那家爱迪生市Inman公寓就是一个突出例证,四百住户中已有九十户华人。为便于管理,公寓经理决定在原有选举产生的“居民委员会”基础上,另由华裔住户再选举产生一个“华人住户联谊会”作为“小社区”自律组织。

许先生俩是Inman公寓持绿卡的华人住户之一。他原是国内一所大学的教授。大女儿在美国,女婿是白人美国公民。小女儿定居加拿大。他俩很早就申请入住到了老人公寓。每天两人轮换着到大女儿家做家务,看顾尚未上小学的外孙。

据我所知,各社区所建的老人公寓都是满员居住的,每处公寓大都还有符合条件的老人在排队等候,一旦有房空出(因老人搬走或移送到“玫瑰园”等),公寓将房间整理粉刷后再依排队顺序入住新人。已经入住者对老人那里的设施、服务和充满文明、礼貌、人情味的公寓生活非常满意。

但是有报道指出,在纽约等几个老年人增长很快的区域,申请入住老人公寓是件非常困难的事。特别是纽约“唐人街”等地早期来美的华裔老人,许多人根本就申请不到这种福利。说明美国各地情况差别很大。

2011年7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