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们都与马拉多纳同年(代序)

我们都与马拉多纳同年(代序)

时间:2023-0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让我这样一个做体育工作近三十年的读者,给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王干的新书《世界杯中国梦:那些年那些事》写篇儿东西,胆是够大的,有点马拉多纳连过五人直捣英格兰球门的气派。而对我等“阿迷”三十多年来延续喜爱的肯佩斯、马拉多纳、巴蒂斯图塔、梅西……世界杯真正开始影响中国,应该是在1978年的阿根廷世界杯。今天明白了,三十年来都未曾停止写世界杯,至今还没退休的,还有干老,一位与马拉多纳同庚,算是先进足球文化的传播者。

我妈说,1960年,是中国“三年自然灾害”最苦的一年。

就在这一年,王干老师和我分别出生在扬州和北京。那年出生的还有地球另一端的一位叫迭戈·马拉多纳的球星,拿切·格瓦拉的话说,你知道,大家都知道,他生于阿根廷。

让我这样一个做体育工作近三十年的读者,给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王干(朋友都称:干老)的新书《世界杯中国梦:那些年那些事》写篇儿东西,胆是够大的,有点马拉多纳连过五人直捣英格兰球门的气派。好在有北京奥运会期间萨马兰奇那句“体育+文化=奥林匹克”撑腰,我们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同样是喜欢足球,同样写足球明星,干老笔下的普拉蒂尼和马特乌斯,带有文学与哲学的“范儿”。不妨先读书里那篇“我崇拜的球星”,写得梦幻、洒脱、舒展、刚毅,文字中不断闪现电影《世界在他们脚下》的画面。

而对我等“阿迷”三十多年来延续喜爱的肯佩斯、马拉多纳、巴蒂斯图塔、梅西……乃至整个阿根廷足球,干老一句“无产阶级足球”的定位,真把阿根廷足球“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特质总结得精准恰当。

世界杯真正开始影响中国,应该是在1978年的阿根廷世界杯。那是国际足联制造“两个中国”,中国足球抵制世界杯的年代。但是当邓小平同志提出想看世界杯决赛的想法后,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还是毫不犹豫地直接通过卫星接收信号,向全国首次直播了世界杯。这个解密世界杯历史的段子,本人曾在数年前《世界杯转播不能忘记》一文中披露过。

读《世界杯中国梦:那些年那些事》,能够清晰地看到,干老的世界杯文学情怀也是从1978年开始,可见其热爱足球资历之“老革命”。

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那是中国第一次全部转播52场比赛(那届世界杯有24支球队参赛,所以是52场)。当时与我一起报道世界杯的《人民日报》记者汪大昭,曾经在2002年韩日世界杯之后写了《二十年目睹之世界杯》。去年汪大昭老师退休后,我还炫耀“写了二十多年世界杯评论的,还没退休的,咱哥们算是硕果仅存之一”。

今天明白了,三十年来都未曾停止写世界杯,至今还没退休的,还有干老,一位与马拉多纳同庚,算是先进足球文化的传播者。

就在我写这篇力挺《世界杯中国梦:那些年那些事》文字的时候,荷兰队已经在巴西世界杯三战三胜第一个小组出线。这让我想起干老改编杨万里诗歌的那句名言:“荷兰才露尖尖角,就有大力神立上头。”

不知干老当时咋想的?我挺希望这本书出版的时候,拿过三届世界杯亚军的荷兰队也能捧次大力神杯。

甭管您是干老文字的拥趸,还是未曾读过干老文字,只要你是球迷,相信一定会喜欢这本书的。

为王干老师《世界杯中国梦:那些年那些事》写一段

棋哥(王奇)2014年6月25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