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灾难深重的二十世纪初,一些主张全盘西化的人一再抱恨“中国这个国家是最野蛮的国家”,“周秦以来就百事不如人”。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一些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精英们”,也采取民族虚无主义的态度,宣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古老的长城和封闭的故宫,黄土文化不如海洋文化的谬论,在社会上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对此,我们不能忽视,必须正本清源,用历史的史实打破他们的谬论,使每一个当代中国人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得出正确的结论。
一、地广人众 历史悠久
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早在170万年前左右,云南元谋一带就生活着中华民族的先民们。据考古材料所知,元谋人已懂得用火。元谋人不但是迄今所知的中国最早用火的人,也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用火的人。这个发现,不仅对于探索我国早期猿人的体质和文化提供了珍贵材料,更证明了中国是世界上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摇篮之一。
大约四五千年前的炎帝、黄帝时代,中国汉族的前身——华夏族开始形成。早在公元前21世纪时,中华民族的祖先终于度过蒙昧、野蛮时代,迈入文明社会的门槛,仅次于古代埃及人、古代两河流域人、古代印度人而进入阶级社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虽然进入文明社会稍晚于古埃及等地,但却绵亘不绝,代代相承,形成了世无第二的未曾中断的文明发展史。距今约三千年的西周初,当欧美还是洪荒时代,“中国”之名已经产生,一整套政治制度如分封制、世卿世禄制,经济制度如井田制,奴隶主统治的思想理论体系均已建立。中华民族领先进入封建社会,比欧洲要早1600余年,即使以战国封建论为准,也比欧洲早一千年左右。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第一次建立起多民族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到西汉,中国已经成为幅员辽阔,东西9320里(含西域),南北13368里,人口近6000万的庞大封建帝国。中经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时,多民族统一的中国得到进一步发展,其疆域超过秦汉,东邻日本、朝鲜,西接伊朗、印度,北抵漠北,南达南沙群岛,是当时世界上的头号强国。再历辽宋夏金元到明清前期,中国的版图更加辽阔广大:西界巴尔额什湖和葱岭,东止鄂霍茨克海和库页岛,南至南沙群岛,北到漠北和外兴安岭,约1260万平方公里,人口繁衍多达4,1亿。
中华民族有170多万年有实物可考的历史,有4000多年有文字可考未曾中断的发展史,有悠久的共同语言、文字和民族心理,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二、生产发达 经济繁荣
毛泽东同志早在在五十多年前著《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国家之一”,在它“广大的领土上,有广大的肥田沃地,给我们以衣食之源;有纵横全国的大小山脉,给我们生长了广大的森林,贮藏了丰富的矿产;有很多江河湖泽给我们以舟楫和灌溉之利;有很长的海岸线,给我们交通海外各民族以方便。从很早的古代起,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殖在这块广大的土地上。”
中国是个以农业著称于世的国家。早在六七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已能用火烧荒,用石铲和木锄松土整地,用石刀或陶刀收割,并且懂得了饲养猪狗牛羊鸡;早在七千年前,长江流域就大面积种植水稻,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六七千年前陕西、山西一带已经种植了粟、高粱、黍,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的国家;二三千年前,安徽一带已经种植小麦,一千七百多年前甘肃一带已种植荞麦。除粮食作物外,六七千年前黄河流域已种植了大麻,我国是大麻原产地,所以世界上称大麻为“汉麻”。四千多年前的长江流域已种植了苎麻,是苎麻的原产地,所以世界上又把苎麻称作“中国草”。此外,花生、大豆在中国的种植也有四五千年之久的历史,现在世界各国栽培的大豆都是直接或间接从我国传出去的。
西周时期,我国的农耕技术已有相当的水平。人们已能顺月序安排农事,懂得中耕、除虫、锄草、施肥、休耕,懂得开沟、洗土排水,并有一定的灌溉系统。春秋战国时,社会生产力有了相当的发展,铁农具、牛耕术普遍推广使用起来,农民已懂得使用粪肥、草木灰和绿肥,农业向精耕细作发展。战国一夫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全年收入达150石,合今四千五百斤。这在当时世界上是相当高的。早在公元前251年,川西平原上修建的都江堰是我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之一,使大约三万亩农田得到自然灌溉。修建时间之早、收益之大、保存时间之久,在世界农业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到了秦汉时代,创造了代田法和区田法,发明了耧车、两牛一人犁耕法。曹魏时,发明家马钧发明了翻车,提高了抗旱能力。隋唐时代,农业生产在魏晋南北朝的基础上有了新的提高,经济中心逐渐由北向南移。隋朝时,开挖了南北大运河,长达四千多里,是迄今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它不仅促进了南北交通,而且有利于运河两岸农业灌溉。农业生产工具在唐朝也得到较大改进。制造出由十一个部件组成、操纵灵活的曲辕犁,发明了比翻车更先进的灌溉工具筒车,充分利用水力灌溉。宋元时,有了使播种与施肥相结合起来的耧车,插秧用的秧马,耘田用的耘荡、耘爪,收割用的镰、推镰,灌溉用的牛转翻车、水转翻车。粮食作物有了双季稻,苏湖地区粮食丰足,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谣。明清时,双季稻在江南得到普遍推广,闽广一带有三熟之稻,产量也有了相当的提高。乾隆时,黄梅县亩产可达五、六石。明万历年间,番薯、玉米等高产作物由吕宋、安南传入我国,并迅速地推广开来。经济作物之种植,首先是茶,在唐代,种植遍及南方各地,名茶品种甚多(唐德宗时,陆羽著《茶经》详记茶叶产地及饮茶习风,这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茶专著)。至宋朝,茶种植由南及北面积更大,成为宋政府专卖的主要项目。其次是棉花,从宋代开始,由南洋、越南南部和新疆吐鲁番两方面传入内地,到元时在江淮流域和黄河流域遍地种植,明时,河北河南山东等地都成了产棉区,其他如蚕桑、烟草、蓝靛的种植亦更加广泛。
总之,中国古代农业有着多方面的成就,概括地说,早在公元前六世纪时就形成了完整的耕作理论。当欧洲人还在使用木犁时,中国已推广铁犁;欧洲人十八世纪发明条播机时,中国在公元前的汉代已有;欧洲人还是休闲耕制时,中国已进入轮作复种阶段;欧洲人长期放牧时中国早就家畜舍饲了。
中国还是一个手工业发达的国家。大约二万八千年前,山西峙峪人发明了原始弓箭。在漫长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弓箭一直是人类重要的狩猎工具和作战武器。中国最早发明了车子。古书中有黄帝见风吹蓬转而造车的传说,夏朝的陶器上有车轮图案。商代已能造出相当完善的两轮马车。造船术方面,中国也有很长时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传说中的伏羲氏制造了独木舟,河姆渡遗址出土过一只船桨,说明七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已经造出来船。唐代可造长二十丈,载重一千多吨,容客六七百人的大海船,作远洋航行。宋元时造的船更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明代郑和下西洋的宝船,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可容千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在船体结构和动力方面,早在汉代就发明了船尾舵,比西方早四百年。宋代普遍采用水密隔舱的装置,比西方早五百年。使用风帆方面,除顶头风之外,其他七面风都可以航行,比西方早三百年。唐代发明和使用的桨轮船,更比西方早七八百年。
中国最早具有高度发达的冶炼、金属加工技术。四五千年前的父系氏族公社,已能制造铜器,商代制的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春秋后期,人们已用木炭作燃料,用皮囊鼓风炼铁。战国时期能炼钢。西汉时会用煤炼铁。东汉发明了水力鼓风机(水排),是冶炼技术的一大进步,欧洲直到十二世纪才开始使用,比中国晚了一千多年。明代冶炼技术更为先进,炼制熟铁时,把炼铁炉里流出的铁水直接流进炒铁炉炒成熟铁,节省了凝成生铁再把生铁熔化成熟铁的过程。在欧洲,这种冶炼熟铁的方法,直到十七世纪才开始使用。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的古代,块铁炼铸铁和钢差不多是同时出现的,这在世界冶铁史上尚无前例。西方地中海沿岸一些地区虽然冶铁早于中国,但中国却后来居上,很早就创造出冶炼铸铁的技术,欧洲直到十四世纪才开始应用铸铁,反而比中国晚一千九百多年。金属切割加工也很长时间领先于世界。唐代的镂空银熏球,球内装有香盂,无论熏球怎样转动都能保持平衡,这说明当时已普遍使用车床,有了切割、抛光、焊接、铆、镀等工艺。
早在七千多年前的母系氏族公社,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懂得纺织技术。河姆渡氏族遗留下来的打纬、木刀、绕线棒等,是中国也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织布工具。西汉时发明了提花机,已能生产薄如蝉翼、轻若烟雾的丝织品。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素纱蝉衣,衣长1.28米,袖长1.9米,仅重49克,可见其技艺之高超。东晋时发明的脚踏多锭纺机,是中国古代纺织机械的重大发明。元代发明的以水力引动的三十二枚纱锭的大纺车,一昼夜可纺纱一百斤,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纺织机械。
远古时代,中国的先民已开始制造陶器,商代能制造釉陶,战国时代有质胎近瓷的陶器,东汉时陶器业开始进入瓷器的范围,能制造一千二百度高温烧制的真正瓷器。隋时生产的白瓷天鹅壶,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白瓷之一。唐代陶瓷工艺更加高超,能生产三彩陶,在世界上有很高地位。宋元时,中国瓷器远销亚非各地。瓷器技术也于十一世纪传到波斯,后传阿拉伯,十五世纪传到意大利,直到十八世纪欧洲才造出真正的瓷器,英文将中国称为China(瓷器),可见中国瓷器在欧洲的影响。
远在六、千年前已能制造干栏式建筑,即上下两层的房屋,且有榫卯结合的工艺。七千年前有如此成熟的木构技术,可以说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两千多年前的秦始皇时代,已建有万里长城。现存的明筑长城,蜿蜒起伏,气势磅礴。明朝时建的故宫,其规模之宏大,气象之雄伟,即使是俄罗斯的克里姆林宫、法兰西的凡尔赛宫也要相形见绌。
先进的农业、手工业,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必然造成繁荣的封建经济和强大的国力。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元世祖,甚至明太祖时期,中国都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发达、最强大的国家。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铁骑如飓风狂飙摇撼欧亚大陆的时候,世人谁敢说中国是“东亚病夫”!
三、文化昌盛 科技发达
中国是礼仪文明之邦,文化发达,科技先进。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知的文字是商代文字,迄今也有四千多年了。商代的甲骨文则是目前已知的较成熟的文字。西周时,汉字字体已渐方整向规范化发展。汉字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虽然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约产生于五千五百年前,埃及的象形文字约产生于四千一百年前,均早于汉字,但是,楔形文字到公元前四世纪时随着波斯王国的灭亡而灭亡了,象形文字也到公元五世纪时灭亡了。前者寿命三千年,后者寿命二千七百年,而汉字则一直沿用至今已四千多年了。一种文字的久暂,不仅要看产生时间之早晚,还要看它的流传时间之长短,因此汉文字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是当之无愧的。
中国还是个文学典籍最为丰富的国家。早在殷商时期就有较丰富的藏书。根据1980年《中国出版年鉴》统计,西汉至清总共出书181,755部,2, 367,146卷。中国也是最早有目录和目录学的国家。汉武帝时就建有国家图书馆。汉成帝时开始,刘向父子编成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称为《七略》,是世界上最早的目录学著作。欧洲的第一部图书分类表直到公元1545年才在德国出现,比中国晚了一千多年。中国的巨型图书、丛书也编纂最多。有人统计,中国的类书源于三国时代,至清末已有三百多种。最为著名的是《永乐大典》与《古今图书集成》。此外,还有将多种著作整部地编印在一起的丛书,最为浩大的是被称为东方文化金字塔的《四库全书》。十八世纪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是欧洲近代史上的鸿篇巨制,但与我国这几部书相比,难以媲美。《百科全书》共二千二百六十万字,《永乐大典》有三亿七千万字,是《百科全书》的十二倍;《古今图书集成》有一亿六千万字,是《百科全书》的七倍;《四库全书》有九亿九千七百万字,是《百科全书》的四十四倍。迄今世界上任何国家尚无一部书籍可与之并列。
中国大约三千多年前,就有诗的文学,到二千五百年前产生了与印度人的《黎俱吠陀》、犹太人的《希伯来诗》、希腊人的《荷马史诗》齐名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奠定了中国二千多年来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此后,春秋战国的诸子散文以及推动古代诗歌发展的楚辞、汉代的辞赋、三国两晋的建安诗歌、唐代的律诗、宋代的格律化长短句——词、元代的杂剧、明清的小说,可以说是高峰迭起。纵观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有如波澜壮阔的大江,不断纳细川于巨流,造成无比丰富的、伟大的文学成就。
中国的书法、绘画、雕塑等亦有许多世界杰作。隋唐时的莫高窟,就是世界著名的艺术宝库。中国的史学最为发达,一部二十四史,记载了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无论是记事时间之长、史册之丰、体系之完整,均世无匹对。中国的哲学也是一条源远流长的思想大河。早在原始社会,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萌芽,此后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尤其孔子,其思想不仅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还影响了几千年的东亚、东南亚,在世界哲学史上也有崇高地位。
科学技术也是文化大系统中的重要一环。从秦汉到宋元的千余年间,中国的科学技术始终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数学是“科学之王”。中国古代曾产生过的世界的一流的数学成果。首推殷代的“十进制制法”。虽然中美玛雅人懂得位值之理,但用的是20进位制;巴比伦人也知道的位值制,但用的是60进位制;印度人到六世纪末才有十进位制计数法。所以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曾说:“在西方后来所习到的印度数字的背后,位值制早已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了”。其次是圆周率的计算。公元三世纪刘徽计算π等于3.1416,公元五世纪祖冲之则计算π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直到一千多年后的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和一千一百多年后的法国数学家维叶特才求出更精确的数值。
在世界天文学史上,中国以对多种天象的最早观察记录著称于世,包括最早最完整的太阳黑子记录,最早最完整的彗星记录,最早的日月食、流星雨、地震的记录等。公元一世纪张衡创制的地动仪,开创了用仪器测地震的历史,比西方早一千七百多年。公元八世纪初,僧一行、南宫说第一次实测子午线长度。宋代苏颂制造的水运像仪台是现代钟表的先驱。1385年明政府在南京建立观象台,是世界上最早、设备最完善的天文台。1424年,明朝永乐年间制发雨量器,供全国各州县使用,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雨量器的国家。
在生物学上(包括医学与农学),三世纪初汉末华佗发明麻沸散,是在麻醉状态下进行外科手术的第一人。北魏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完成于1578年,发表于1579年的《本草纲目》是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药物学同时也是生物科学的成就。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四大发明。在公元前二世纪的西汉,已经发明造纸术,1957年在西安灞桥出土的一叠麻纸即灞桥纸,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张。公元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造出价廉物美的植物纤维纸后,很快推广到全国。而在我国发明造纸术后的相当长时期内,欧洲人仍使用昂贵的羊皮和质地脆弱的埃及莎草书写文字。七世纪的唐朝,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北宋仁宗时即十一世纪,布衣毕昇发明了泥活字印刷术,是世界印刷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比西方早四百年。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已制造出利用磁铁的南北指极性的仪器。北宋时发现人工磁化的方法,制成了指南针。直到十九世纪现代电磁铁出现以前,几乎所有的指南针都是采用这种人工磁化的方法制造的。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的新纪元也是中国人开创的。隋唐时代,发明了火药。宋初发明了使用火药的火箭。1321年发明的震天雷,是火炮的雏形。1241年蒙古人使用火箭武器,西方人认为这是战争史上首次使用火箭。1259年,已经使用竹筒射出子弹的火器,是火枪的雏形,也是目前所知的我国和世界上最早能发射子弹的火枪。元代,又发明了金属管型火器,成为火铳,这些都是近代枪炮的前身,是武器史上的重大事件。火药十三世纪传到阿拉伯,而欧洲人学会使用火药大约是十四世纪之后的事情,比中国晚约七百年。
四、酷爱自由 富于革命
“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自古以来不知多少仁人志士“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为反抗黑暗势力的统治,为反抗外族的侵略压迫,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谱写出酷爱自由、富于革命的民族传统的壮歌。
为了社会的发展,为了百姓的自由幸福,从秦开始,不自由毋宁死的农民起义不断发生。陈胜、吴广为“诛暴秦、伐无道”,揭竿而起,拉开了中国农民战争的序幕。西汉末年的农民领袖为了推翻“公家屈竭,赋敛重数,苛吏夺其时,贪夫侵其财”的黑暗统治,领导了赤眉、绿林、铜马起义。东汉末年,为建立大平均的太平世界,张角领导了第一次有组织有准备的黄巾大起义。隋末,隋炀帝暴政“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王薄等人举义旗,作《无向辽东浪死歌》,为自由而战。唐末,统治者“惟思竭泽不虑无鱼”,黄巢等人提出“冲天”、“均平”之口号,南征北战。宋代的王小波、李顺“疾贫富之不均”,钟相、杨么恨“法分贵贱”,先后起义。明朝末,政治腐败,赋税繁重。百姓“死者比比,枕藉山谷”,不堪剥削压迫的中国人民在高迎祥、李自成等人领导下,首义陕北,掀起波澜壮阔的明末农民战争,终于灭亡了明朝。从秦至清,数以百计的农民战争、农民起义,都是中华民族反对黑暗统治,酷爱自由,富有革命的优良传统的生动反映。中国农民战争规模之大、次数之多、水平之高,世界诸国,绝无比肩者。
中华民族酷爱自由、富于革命的传统和爱国感情,在外族入侵时每每表现得更加强烈。每当国难当头,民族危机深重时,一些爱国志士总是毁家纾难,挺身而出。战国屈原,为挽救楚国的命运,虽遭权奸打击被流放,仍眷恋楚国,楚国郢都陷落后,含恨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西汉苏武出使匈奴,流放北海牧羊十九载,矢志不移,坚贞不屈。东晋祖逖,为收复故土,闻鸡起舞,击楫中流。宋代岳飞为抗金而“怒发冲冠”,精忠报国。文天祥抗元,“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知事不可为而为之,终于兵败为囚,慷慨就义。明代戚继光抗倭,清代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抗俄,这都是“天地有正气”,“时穷节乃现”的爱国表现。“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无数事实同样说明,当中华民族面临危亡威胁的严重关头,中华民族追求自由,敢于革命,富于爱国的精神就越发激荡澎湃,越发显示出它的战斗锋芒。这就是中国,这就是中华民族历尽劫难而不死,屡遭侵略而未亡的根本原因,这就是中华民族被称为勇敢民族的主要依据。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勤劳、智慧、勇敢的民族。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充分证明中国绝不是周秦以来就“百事不如人”。黄土文化绝不比海洋文化差。中华民族能在漫长的古代创造出领先于世界的生产力、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在历尽近代一个多世纪的劫难后进行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同样能以勤劳、智慧和勇敢建设出一个雄踞东方的高度现代化的当代中国。
(《从政要览》,经济管理出版社,1991年12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