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阀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个怪胎。产生于清末封建专制政权母体之中,卵翼于西方列强势力之下,又以“共和国”的形式掌权。辛亥革命前十六年是维护晚清统治的支柱,辛亥革命后十六年又是支配中国政局的主要军事力量。北洋军阀执政期间,一方面,外侮凌逼,内战频仍,国破民困,暗无天日,中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另一方面是民变蜂起,豪杰辈出,反北洋军阀斗争一浪高一浪,初露时代曙光。中国社会正处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剧烈过渡。《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和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以下简称《建立和斗争》)这一节初中历史教材反映的正是北洋军阀统治初期即1912-1918年这一动荡时代的中国历史。本文拟对这—教材作三点分析。
一、结构
《建立和斗争》是义务教育教材(沿海地区)编写委员会编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教材《中国历史》第三册第五章《民国初期北洋军阀的统治》两节中的第一节。仔细研究一下不难发现,这一节统篇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以事件发生的因果展开撰写的。先看节题:“北洋军阀的建立”(因)→“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果)。由于有此,然后有彼。再看节属四目:第一目“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因)→“二次革命”(果);第二目“二十一条”(因)→“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果);第三目“袁世凯复辟帝制”(因)→“护国运动”(果);第四目“军阀割据”(因)→“护法运动”(果)。不仅如此,第一目与第二目之间,第二目与第三目之间,第三目与第四目之间,亦无不存在着明显的因果关系。从教材节目内容的联系看,一因一果又一因一果,从而构成历史发展的链条,其逻辑结构是十分严密的。
教材这样编写,最大的好处是历史知识点实而又有系统。不论是教还是学,都比较容易将一个个孤立的历史知识点自然地串入历史发展的过程之中。既便于了解一个又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从而建立较深刻的历史表象,又便于掌握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全过程,从而形成历史概念。此外,历史人物的介绍与历史事件的叙述融为一体的编写方式也使得教师在教学中留有充分的周旋余地。
有一点值得商榷的是,节题无法容纳该节已经叙述的全部内容,似有题窄内容宽且又文不对题之嫌。节题是《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和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而内容关于“建立”的叙述,实际上就是一句话,即“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逐步建立起独裁统治”,至于怎样建立并未也无须展开叙述,只需在同—教材第三章第四节“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这一目的第三段后加一句“北洋军阀的统治开始了”就可以了。通节主要讲北洋军阀是怎样统治的,即独裁、卖国、争权夺利的黑暗统治。统治得怎样了?将国家民族拖入军阀割据,国破民困,万劫不复的深渊。正因为北洋军阀统治是极其黑暗反动,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才显得非常之紧迫,孙中山等民主斗士不屈不挠地进行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的斗争才显得极其伟大壮烈。鉴于节题与内容实际上脱节,既不利于历史教材的科学化建设,不利于历史教学的深入开展,就与初中教学的基本要求也相违背,因而节题要做适当修改。愚意以为改为“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和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似乎更好。如此,则通篇结构更严谨了。
二、内容
《建立和斗争》的内容,从总体上讲,实际上是两条线索:一是北洋军阀的黑暗、反动统治;二是反对北洋军阀黑暗统治的不屈不挠斗争。也有人认为是三条线索,即在前两条线索之外,还有帝国主义的侵略。笔者以为,第三条线索可以归入第一条,即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之中,因为内鬼带外鬼,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跟袁世凯独裁卖国称帝有着必然的联系,归入其中是顺理成章的事。如果两条线索的分析能够成立,哪一条线索又是主要线索呢?从教材内容的编写看,似乎两者并重。但从练习题的安排看又似以第二条线索为重。而笔者则认为应以第一线索为主,理由是:
第一,从第五章的标题“民国初期北洋军阀的统治”看,“民国初期”是时间上的限定,“北洋军阀”是人物的限定,“统治”则是内容的限定。从词的结构类型分析,“统治”是中心词,因而通篇以“北洋军阀的统治”为中心线索当是毫无疑义的。标题就是总纲,应该是常识。
第二,从两条线索的关系看,如前所述,二者有明显的因果关系。袁世觊曾攻击孙中山、黄兴等人“左又是捣乱,右又是捣乱”,“现在看透孙、黄除捣乱外无本领”。如果不把以袁世凯、段祺瑞为代表的北洋军阀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逆历史潮流而动,推行卖国独裁黑暗统治的罪行及恶果揭露无遗,充分证明如不推翻其罪恶统治,贫穷落后的中国只会在苦难的深渊愈陷愈深,那么孙中山等人的不屈不挠斗争就难于显示出其历史的合理性,其斗争精神也难于显出其伟大而壮烈。
第三,从民国初期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看,也可以证明这一点。中国人民,包括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正在不断成长壮大的无产阶级,在民国初期之所以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搞建设而是不断地革命、斗争、反抗,总之以破坏旧秩序为主要任务、中心任务,也只有重点讲清楚北洋军阀统治的黑暗、反动,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对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不是不为而是不能为,无法为。
以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为主要线索而以反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为从属线索,并不是说从属线索就可以忽略。只是说,后者是前者的派生物,非弄清前者无以说清后者而已。
下面,再具体分析两条线索。
第一条线索,即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本节主要有11个知识点,独裁统治的建立—宋案—善后借款合同—镇压二次革命—无限扩大总统权力—“二十一条”—复辟帝制—军阀割据—府院之争—张勋复辟——段祺瑞独裁卖国。综合这些知识点,实际集中于三个方面阐述了北洋军阀统治的黑暗:一是独裁;二是卖国;三是割据混战。透过这些知识点和三方面的表象,可以发现,每一举措都是倒行逆施,违背国家民族的利益,违背人民的愿望,违背历史潮流的。不垮台,不崩溃,实在是天理难容。袁世凯内握重兵,权倾朝野,外结日帝,利令智昏。复辟帝制,八十三天就土崩瓦解,树倒猢狲散;张勋复辟,更是泥古不化,滑稽可笑,十二天就偃旗息鼓,仓皇结束闹剧;段祺瑞在本节教材中未有结局,但其最终下场亦是可想而知的。这一线索,提示人们,逆历史潮流而动,是没有好下场的,不论其权势多大,绝无例外。
第二条线索,即反北洋军阀统治斗争,主要有6个知识点:国民党的成立—议会斗争—二次革命—抵制日货—护国运动—护法运动。这些斗争从形式上看包括三种:一是温和的议会斗争;二是激烈的暴力斗争,以孙中山、蔡锷为代表;三是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以反“二十一条”为典型。从时间上看,上述斗争从北洋军阀罪恶统治建立的第一天起就几乎没有停息过。一次斗争跟着另一次斗争,一个高潮紧随着另一个高潮,用舍身不顾,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称其斗争精神是毫不过分的。但是,这些不屈不挠的正义斗争,又无不以失败而告终。正义的斗争屡遭失败不能取得胜利,充分地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反动势力相对强大,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目标,靠与生俱有妥协性、软弱性的资产阶级来领导是不行的;虽进行武装斗争但不广泛地发动群众,紧紧地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是不行的;放弃暴力革命,走议会道路更是行不通的。旧民主革命已山穷水尽,唯有在新的革命阶级领导下,寻找新的革命道路,才会柳暗花明。这是第二条线索得出的结论。
这两节教材的难点在哪里呢?我觉得有两点值得讨论:
第一,北洋军阀的统治从本质上、总体上说是极其反动的、黑暗的。这不错。教材由于篇幅的限制,由于编写目的的需要,也只能是突出其卖国独裁、割据混战的罪行。但是,把这种统治简单地、绝对化地贬为黑暗、反动,也有失偏颇。如果作一些微观的考察,就可以发现北洋军阀亦有一些值得肯定的地方。如,它为清末民初政权的转移、旧军制的废除、新军制的确立以及中国由统一走向再统一的过渡都做了铺路的工作。就卖国而言,由于帝国主义各国和北洋军阀间的错综复杂不断变化的关系,也不是什么都卖,一味地卖。1913年英国勾结西藏地方“代表”签订的割裂中国领土的《西姆拉条约》以及非法制造的“麦克马洪线”,不管出于什么考虑,北洋军阀总是拒绝承认的。此外, 1912年到1919年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除了欧洲国家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压力外,北洋军阀先后颁布《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公司条例》《矿业条例》《农商部奖励条例》等法律、条令。这些法律法令虽然是为取得资产阶级的支持并为了维护他们自身在工商业投资上的利益而颁布,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刺激民族资本家投资办厂的积极性,却是现实的存在。如何处理这一矛盾,使学生既了解必须推翻北洋军阀推行卖国独裁的反动、黑暗的统治,又要教会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不简单地认为好就一切都好,绝对的好;坏就一切都坏,绝对的坏。我认为这是一大难点,而且往往易被忽略。
第二,孙中山等革命志士坚定地反对北洋军阀黑暗统治,其事业是进步的、正义的。应该说得道多助取得成功才对,为什么会屡遭失败?而蔡锷1915年发起的护国运动推翻了袁世凯的帝制,应该说是达到直接目的胜利了,为什么又说护国运动归根结底是失败呢?这些看起来很简单的事,面对初中一、二年级的学生,仅仅从概念到概念,只会越讲越糊涂。因此,适当加入一些具体而生动的历史材料是必要的。在有限的时间里,添补适当史料,讲清道理,使学生形成历史概念,这不能不是又一大难题。
三、建议
本节的教学,依其结构和内容看,我觉得要突出两个结合。
第一,以点串线,点线结合。先依教材知识点的先后顺序即历史发展的前后过程进行教学。在这一环节,必须做到点点落实,避免有所遗缺,同时又要突出关键点即教材的“目”,讲授方法上以夹叙夹议,娓娓道来为宜,使学生对民国初期北洋军阀黑暗统治的罪恶和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一桩桩一件件搞清楚,让学生对一些重大事件有个深刻的印象。在此基础上,做好课堂小结。小结的方式则以讲线索为主,以点串线,最后将两条线索联系起来就形成民国初期历史的画面。
第二,以人带事,人事结合。讲历史,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具体方法或以人带事,或以事带人,不管何种讲法,人事总是紧密结合的。《建立和斗争》情况很特殊,以一节之篇幅包含事件之多、人物之众,在初中历史教材的所有章节中,鲜有出其右者。如以人带事,本节先后出现17个人物,即使草草介绍亦不胜其烦。较好的方法是以事带人,按照年代顺序,有头有尾地叙述这段历史的全过程,在叙述这段历史中,带着讲述人物。至于袁世凯、孙中山、段祺瑞、张勋、宋教仁、蔡锷等历史人物的活动则适当集中讲授,给予一定的笔墨。如袁世凯的“祭天”、张勋的“辫子”、宋教仁的演说、蔡锷的护国皆是浓笔着墨之处。人物形象生动深刻,历史事件也就清楚,记牢了。
(《佛山教研》1994年第4期,广东海燕电子音像出版社2001年8月出版。1993年获顺德市中学历史科教学论文一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