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主张历史总复习中要加强求异思维教学。
求异思维,又称发散思维、分散思维。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向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求得多样性的认识。这种具有变通、灵活、展开、创造性的思维,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强调学生复习中的主动意义,运用在历史总复习中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其根据至少有二:第一,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它适应历史复习教学过程中师生特殊心理活动的需要。进入总复习段的历史内容,古今中外点多面广,显性隐性联系错综复杂,难度加大,同时,又是炒“现饭”,旧“历史”重演。学生通常的情况是一拿起课本就厌烦,放下课本又糊涂(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这种见之头痛、读之无味、弃之不能的矛盾心态,不能不是历史总复习中最大的心理障碍。不扫除这一心理障碍,要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是很困难的。求异思维教学则跳出“旧”观念、“旧”知识、“旧”思维方式的束缚,根据“旧”历史提供的信息,改变思维方向,从新的角度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想出新的办法,予以解决,这就给学生提供了寻幽探胜的情感刺激和柳暗花明的历史意境,从而产生跃跃欲试的学习动力。
第二,从近年历史高考考试说明的诸项要求看,它适应迅速发展的命题改革趋势。总复习目的是什么?说千道万,归根结底就是一条:夺取高考好成绩。近年历史高考命题,一再强调依据考试说明和教学大纲而非课本,但学生终日为伴的则是课本,而非“说明”或大纲。同时,近年历史高考试卷对能力要求越来越强,其难度也日趋偏高,试题不仅多处痛击中学历史教学的薄弱环节,也屡屡触及教材编写的薄弱环节,如中国古代史教材中津津乐道的是四大发明对人类的贡献,而1995年考题(第38题)则反其道而行之,着眼于古代发明在中国和外国的不同遭遇。不仅如此,长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学生都已形成定势思维,“该”熟记的已熟记了,“该”理解的已理解了。而不熟处、不理解处依然故我。若仅依据课本,用常规办法重复一遍,是难以适应这种高考要求的,也是十分危险的。求异思维对于解答近年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着重地考查能力的灵活命题,具有特别强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
历史总复习中的求异思维教学,主要途径有:
1.程序逆转。历史总复习,习惯做法是由古而今,由因而果,为创造一个新的历史意境,求异思维教学则可以(就总体而言)而且必须(就某些章节而言)打破这种套路,来个逆程序复习。
由今而古、由近而远。这在专史复习时最合适。如中国古代封建赋税制度史复习顺序:先从明清的地丁制、一条鞭法复习起步,反推至春秋时的初税亩。再如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史复习,亦可从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人学苏俄、学马克思主义始,然后,再孙中山、康有为,再曾国藩、李鸿章,直至林则徐及清政府闭关锁国。
由果而因、由末而本。这在复习历史因果联系时最为合适。先复习结果,反过头来追寻原因或根本。如复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历史,先罗列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加深“结果”的印象,再追根寻本。
2.角度变换。变换一个角度来评价历史,认识历史。“正”面人事则从“反”面思维,“反”面人事则从“正”面思维,引导学生标新立异。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政治上看,领土完整、主权独立遭到破坏,是沦落;而从经济上看,由封建经济走向半封建经济就不是倒退。西方列强对中国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既有掠夺中国财富,犯下累累罪恶一面,也有客观带来西方文明,促进先进生产方式产生的一面。这是由“反”而“正”。从由“正”而“反”来说,中国历史上的农民战争,包括太平天国运动在内,确有其正义性,合理性,但也有一定的破坏性、落后性。
3.主次“颠倒”。详处则略,略处则详。“热”处则冷,“冷”处则热。从历年高考情况看,中国历史课本涉及的内容是很难说何谓重点,何谓次重点的,实实在在地说,考到的内容就是重点,没有考到的就是非重点,否则,用不了几年,高考就无法命题了。所以复习时,决不能抓住所谓重点不放,而特别把平素教学中忽视的或一笔带过的“略”点或“冷”点详一下、热一下是十分必要的。
4.角色扮演。学生自受启蒙教育以来,长期的读书生活,已习惯于“读”现成的课本,听老师的讲课,按考试卷作答,总之是按老师的要求学习。这当然是必需的。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这种模式也会使学生,即使是优秀学生多少养成一定的学习被动性、消极性,因而系统地改变学生,尤其是差生的旧有的学习偏常行为模式及其心理背景是必要的,在迎接高考的总复习阶段更是如此。而角色扮演,这一20世纪初由心理学家莫雷诺为心理治疗目的而始创的心理技术,即使人暂时置身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人们对他人社会角色及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从而更有效地履行自己角色的心理学技术,运用于历史总复习的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则可以刺激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改善学生的历史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历史理解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师”角色。大凡做过老师的都有这种切身体会,即认真钻研教材后教过的东西,总是比一般作为学生读过几遍的东西记忆牢得多,理解深得多。正因为这样,可以挑选一些历史内容丰富、线索复杂的章节。如《1848年欧洲革命》,布置学生作业,充当老师的角色——分小组集体备课。在个人钻研课本的基础上集体讨论,要注意哪些知识点?究竟有哪些原因导致革命爆发?根本原因是什么?为什么?革命结果如何?对后世到底有什么影响?等等。然后,挑选一至两个学生“讲课”,再组织全班同学评课(讨论)。由于是扮演老师的角色,设想怎样深入浅出讲授,心态不同,站的角度更高、注意力更集中,因而单位时间的复习效果会更好。
“命题”角色。历史复习中,往往有司空见惯,反而熟视无睹的知识点,也有似懂而非懂容易混淆的历史概念,还有常常忽视和难于把握的历史隐性联系,这都是常规复习不易奏效之处。笔者在复习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历史时,提纲挈领简述后,要求学生在充分熟悉课本基础上,每人出一套包括10个单选题,5个多选题,2个问答题的试卷,并拟定参考答案。选择题尽可新奇,问答题必须包含有什么,是什么,为什么,还说明什么四层递进式的设问。然后择优组成一正式考卷进行测验。实践证明,学生扮演命题者角色,容易打破命题的神秘感,增强自信心。被动地应试变成主动地命题,不仅促使学生在一种兴奋、愉悦而又冷静的情绪中带着质疑的目光,有目的、有计划地阅读教材,微观上寻找知识点,宏观上挖掘历史隐性联系,发现问题、提炼问题;也促使学生回头广泛搜集史实,缜密组织材料,确立正确观点;还在更高层次上强化了历史表达能力训练。
“阅卷”角色。学生自进学校接受启蒙教育之日起,实际就在考试的阶梯上艰苦地攀登,高考前的总复习阶段,考试更是家常便饭。不过,无论何种考试,常规办法总是学生应试,教师阅卷并判分讲评。这当然是难以否定的基本形式。但这种形式或办法,也有不足之处,即学生考完了事,更多的则是盼分数早日公布。计较的是分数得失,缺乏的是得分失分的原因探究,尤其是试题答卷因何得分、因何失分的判卷体验。若选择一两次考试,甚至大型考试,甲班试卷交乙班批阅,乙班试卷交甲班批阅,则可弥补这一不足,特别是对于审题,对于围绕题干组织材料、形成观点,对于文字表述、做到点实而又言简意赅,有举一反三之功用。
“编者”角色。平时强调的是把“厚”书读“薄”。从思维形式上看,更多的是抽象、概括、归纳、综合等形式的集中思维。从许多信息出发,朝着某一方向或角度思考,力图得出一个逻辑上或自己认为最合适的答案。这种思维具有概括性、逻辑性、深刻性的特征和质量。而在总复习的最后个把月的最后一次全面复习,则应强调“薄”书读“厚”,收以一带十、触类旁通之效。最好的方法之一即充当编者的角色。要求学生就历史考试说明规定的历史知识点,仿照历史教材章节体例或按专题形式,回忆性地重新“编”写教材,将一个个孤立的历史知识点,“垒砌”成历史“大厦”。在“编”的过程中梳理历史知识,强化历史记忆,解剖历史概念,训练历史表述能力,建立较完整的、科学的历史知识结构。
三
求异思维具有变通、灵活、展开、创新的特点,这就决定它与一般思维活动相比,具有更大的难度。运用方式不当,或运用时机不当,反而会给学生带来思维的混乱,造成不可收拾的后果。因而历史总复习的求异思维教学必须把握一个度,或者说,必须遵循几个基本原则。
民主、平等原则。民主在这里主要指老师、学生都有充分发言的机会和权利;平等,在这里主要指在历史科学面前人人平等。由于是创造性思维,就不能只有老师单方面“创造”,更重要的则是有学生的“创造”。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求异思维就是空谈,而要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就必须给学生创造宽松环境,培育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是一。《学记》中也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是二。因此教与学的求异思维必须同步。老师身兼师生,一方面把自己摆在学生位置上,像学生一样阅读、分析、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复疑问驳难,另一方面又把自己摆在教师的位置上,千方百计,深入浅出启发引导学生。学生,虽然从整体上不能超过老师,但由于人数众多,且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在某一局部某一细节上是完全可能胜过老师的,所以不必也不能强求学生一切都服从老师。“教”要有“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见识和胸襟;“学”要有“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态度和精神。只有师生民主磋商、平等交换意见,做到教学相长,相互促进,这才能给求异思维教学提供充分的前提条件。
实事求是原则。实事求是,这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基础,也是历史总复习求异思维教学根本原则。不管怎样发散、展开、创造思维,首先必须弄清历史事实,掌握基本历史知识和历史理论,扎扎实实打好坚实的基础。否则,就是沙滩上建大厦。其次,必须尊重历史事实,一切从历史实际出发,做到论从史出,史论有机结合。由于历史是极其复杂真伪难辨且普遍联系的,因而求异思维教学中不仅用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历史材料进行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以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是非常必要的;又由于历史有其鲜明的时代性、阶级性、政治性,因而,用生产力标准、实践标准、阶级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现象,做到客观、公允,也是绝对必需的。总之、决不可离开具体、真实、准确的历史而去胡思乱想、妄发议论。第三,必须尊重学生实际,从学生实际水平出发,决不能脱离学生实际一味提高思维难度。学生尝试失败过多,容易丧失自信心,这是特别需注意的。
强化能力训练原则。在平时教学中,求异思维教学如同集中思维、分析思维、直觉思维教学一样,仅仅是一种手段,不管其间有何差异,最主要的目的都在于培养能力,这是没有疑义的。历史总复习阶段特别强调求异思维教学,其根本目的当然更在于此。也就是说,要在短期内,用变通、灵活、展开、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强化训练,达到全面、系统复习的目的,以迎战竞争激烈的历史高考。因而,求异思维教学中不能漫无目的,也不能仅为课堂活跃调动学生“积极性”而随心所欲地发散、创造思维,而必须依据历史考试说明的规定,依托历史教材的内容,围绕着有利于高考的创造思维能力训练这一中心,来采用多种方法、多种途径,运用各种相关理论,从多个角度,提示历史发展规律,阐述历史问题。否则,不仅华而不实,达不到预期目的,还会扰乱正常的复习,产生平原驰马易放难收的负效应。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6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