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习》2001年ll期黄小波老师编撰的《文科综合能力历史选择题训练》,以相近历史内容归类,突出了文科综合能力的训练,点少而覆盖面广,量小而思维力度大,对于高考应试能力训练确有独到之妙。但是,以我有限学识看来,一些选择题的设计似嫌科学性不足,或者文字表述失当,故不揣浅陋谈谈几点看法,希望黄老师和其他同仁指正。
第1题:安史之乱、土木之变、天京变乱的相似之处是
A.地方势力膨胀 B.中枢权威由盛转衰
C.领导核心被摧毁 D.地方反叛中央成功
参考答案是B。其实,相对安史之乱而言,B成立;相对土木之变甚至天京变乱而言,B都难以成立。中枢,旧指中央政府机关;权威,是权力和威势。中枢权威,在本题中我理解就是中央集权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权威。土木之变,明英宗被俘,公侯大臣五十余人遇难,五十万大军损失过半,这在中国古代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对明朝来说,是赫然巨变。认为土木之变标志着明朝政局由盛而衰不无道理。但是,是否意味着明朝中枢权威,即明朝中央集权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权威,出现“由盛转衰”的趋势呢?恐怕不能这样说。事实上,有明一代自太祖废行省设三司,废中书罢丞相,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实行八股取士,建立锦衣卫特务组织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从制度上得到进一步强化。在这种体制下,皇帝个人的贤愚进退并不起决定性的作用。即使在位者是童稚昏君庸主,甚至发生土木之变这样的重大变故,其集权机制依然照常运转。明武宗长期不上朝。明世宗沉溺道教,无心问政。明神宗荒怠昏庸,中年以后便深居宫中,二十多年不理朝政。即便如此,并未出现汉唐时皇权下移地方割据之烂局。就是明末农民起义,天下大乱,也极少有地方官吏背叛“中枢”。同样,天京变乱后,可以说太平天国由盛而衰,但是不能说太平天国的中枢权威由盛而衰。所以,本题没有正确答案。
第3题:下列哪些事件能印证柳宗元“失在于政,不在于制”这一治乱兴衰评价
①秦朝二世而亡②西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③三国鼎立④唐末藩镇割据
A.①③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是A。我认为正确答案应该是①③,不应包括④。四个选项没有一个符合题意。唐末藩镇割据,既失于政,又失于制。唐玄宗统治后期,耽于享乐,不理政事,重用奸臣,中央统治集团日益腐败,以至有安史之乱。平定之后为息事宁人,对降将百般安抚,分别拜以节度使。这些降将尚存观望之心,及见朝廷无能,乃拥兵据地自重,飞扬跋扈,遂成藩镇割据之局。这是失在于政;藩镇割据,也可以称之为节度使之乱。为应付吐蕃、契丹、奚等骚扰,充实和加强西部、北部边防,唐睿宗设置节度使,以掌握地方军政。唐玄宗时边将得以专兵,从此节度使的势力日益扩大。节度使又多兼按察使、安抚使、度支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于是中央与地方居重驭轻的关系颠倒,方镇日强中央集权日弱。这可以说是失之于政,但能说这不是失之于制?
第9题:下列史实对思想文化的摧残最为严重的是
A.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 B.汉武帝实行“大一统”
C.隋朝实行科举制 D.清朝实行文字狱
参考答案是A。我以为A对,但D也不错。此题之误在于缺乏唯一性,不知这个“最”以什么标准从量与质两个方面来准确衡量。清朝的文字狱,多发生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前前后后一个多世纪,延续时间之长、冤案次数之多、株连人数之众,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康熙朝“明史狱”一案被牵连株杀共七十余人,被充军边疆者数百人。“南山集案”方孝标戮尸,戴名世被杀,株连入狱者三百余人。清统治者从文人论著中寻章摘句,罗织罪名,往往片言只字即杀身灭族。说到焚书,数量也不少。乾隆时销毁的书籍近三千多种,六、七万卷以上。在文字狱的恐怖下,文人“一涉笔唯恐触碍于天下”,从而埋头旧书故纸之中,思想文化的发展受到极其严重的窒息。与秦始皇焚书坑儒相比较,恐怕在其上而不在其下。
第21题:南宋与金议和划分的双方分界线,从地理角度讲应是_______①南北方地理界线②湿润带半湿润带分界线③亚热带气候和暖温带气候分界线④年降水量400—800mm分界线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是A。我请教了地理老师,也查看了一些地理书籍,结论是A错C正确。理由是“年降水量400—800mm分界线”不成立。南宋与金议和划分的双方分界线是淮水—大散关一线,也就是题枝中的南北方地理界线、湿润带半湿润带分界线、亚热带气候和暖温带气候分界线。这条分界线是年降水量800mm分界线,而不是所谓“年降水量400—800mm分界线”。年降水量400—800mm是一个广阔的“地区”,而不是“线”。因此,④不成立。既然④不成立,含有④的A当然不成立。
第25题:北宋和明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相似之处是
A.思想控制文化专制 B.监视官吏镇压人民。
C.削弱相权强化皇权 D.用分权办法防止地方权力集中
参考答案是D。我以为不错。但是,C也符合史实,即使B也说得过去。明太祖废中书罢丞相释权归六部,并规定以后子孙不准设丞相,实际上皇帝兼丞相直接君临百司。依此而论,不是削弱相权而是废除相权,C似乎不符题意。但是,废除了相制并不等于废除了相权。事实是没有丞相,皇帝以一人之精力难以应对天下之多事。因此,明太祖又设殿阁大学士,不参予机务惟侍左右备顾问。明成祖时始设内阁,阁臣虽不能参决机务却开始参予机务。仁宗、宣宗时,阁臣权位渐隆。英宗九岁即位不能处理国事,内阁票拟(所谓票拟,即是一切内外章奏先送内阁,由阁臣提出处理意见,墨书在小票(纸条)上,附贴在奏章上,进呈皇帝批红)遂成制度。票拟须经批红才有效,决定权还在皇帝手中,然而阁臣却在很大程度上能左右皇帝的决定。自此之后,大学士无丞相之名而有丞相之实。明神宗时张居正为内阁首辅(首席大学士),其权威之大,相业之隆,在明朝历史上罕有出其右者。可见,有明一代强化皇权是实,而相权被大大削弱而非被废除也是真。正因为如此,黄老师在第27题中,把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作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始终伴随的矛盾来看待,是正确的。而在北宋,虽然中学历史教材并无削弱相权强化皇权的有关内容介绍,但中学历史教材之外的其他历史书籍却不乏详细的记载。此外,选B也不成问题。试问,在封建社会里,哪一朝哪一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不具有监视官吏镇压人民的职能、作用?
第30题:自东汉至西晋,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这种现象反映的本质是_______
A.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 B.先进生产方式的吸引
C.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快D.内地地理环境的优越
参考答案是A。我认为应该是C。我们知道,本质是事物内在的、比较稳定的、根本的、具有决定性的东西。人们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通过现象揭示和把握事物的本质,认识的过程是从不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的深化的过程。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这种现象反映的本质是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这种观点当然不错。但是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的本质又是什么?换一句话说,更深刻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不能不思考的问题。我以为少数民族内迁后的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过程,实际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进一步加快过程,而少数民族汉化的进一步加快过程实际又是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快的过程。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我认为正确答案应该是C而不是A。
第34题:唐朝中后期藩镇割据起因于
A.安史之乱 B.宦官专权 C.朋党之争 D.政治腐败
参考答案是A。在我看来,题干问的是“起因于”即原因,而不是“开始于”即时间。因此,正确答案应该是D而不是A。理由是:藩镇割据起因于“安史之乱”,而安史之乱则起因于“政治腐败”。
第36题:北洋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其深刻的社会根源
①由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所决定的②由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所决定的③袁世凯死后直皖两系摩擦争夺④缺乏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度约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
参考答案是D。本题题干的表述缺乏科学性。“北洋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这一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军阀割据局面的构成因素,不仅有直系或皖系军阀,更有其他大大小小的军阀。实事求是地说,闹分裂割据的,更多的是占据数省如奉系张作霖、占据一省如阎锡山、占据一省的某个地区如张勋,这些军阀各行其是,并不听命于掌握中央政府的直系或皖系军阀。而拥有相对强大实力的直系或皖系军阀往往推行“武力统一”的方略,从这个意义上说,北洋军阀是国家统一的力量,而不是分裂割据的因素。因此,一般历史教材或其他近代史著作都称之为“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而不称之为“北洋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如果要写上北洋军阀,也是说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这不是吹毛求疵,而是说,历史命题,要尽可能科学一些。
第37题:下列对北洋军阀统治中国的评述正确的是
A.产生于帝国主义的侵华政策 B.是中国大资产阶级政治代表
C.始终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对象D.其统治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参考答案是D。如果题干问“对北洋军阀统治中国的结果的评述正确的是”,那么,D是唯一正确的答案。然而,题干问的是“对北洋军阀统治中国的评述正确的是”,内涵简单了则外延更宽阔。在这一内涵外延的规定下,C也正确。事实上,从1912年到1928年整个北洋军阀统治中国的时期,北洋军阀始终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对象。对于这一点,应该没有疑义。否则,孙中山和后来国共合作进行反北洋军阀的殊死斗争就没有任何意义。
第46题:《史记·商君列传》指出:“事贾者,为技艺,皆以避农战(当兵打仗)。”“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材料中指出商鞅实行的政策是
A.重农抑商 B.奖励耕战 C.农工商皆本 D.农本政策
参考答案是B。商鞅实行的政策到底是什么?就应试者来说,依据不是教科书或其他历史著作的表述,而只能是本题干中提供的材料。从材料来看,第一句是说,经商做工的人都逃避种田或当兵打仗。反复思考这句话,我以为并没有奖耕或励战的意思。第二句在奖惩方面则意思十分明确: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奖,即“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罚,即“举以为收孥(奴)”。本,就是农;末,就是商。奖农而罚商,不就是重农抑商吗?所以,通盘、仔细考虑题干提供的全部信息后,我认为正确选项应该是A。此外,“材料中指出商鞅实行的政策是”这句话的表述也有毛病。改成“依据材料指出商鞅实行的政策是”似乎更好。前者的“指出”显然是指向不明。是“材料”本身指出?还是要考生依据材料“指出”?事实上,“材料”本身并不能也没有指出是什么政策,只能是考生通过对材料的正确分析概括才能“指出”。
第50题:隋朝以前封建政府选官的基本标准是______
A.门第 B.选举 C.推荐 D.品学
参考答案是A。如果题干中明确规定是隋朝以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那么,A正确。问题是题干没有做这样的明确规定,因此隋朝以前封建政府,应该包括从战国封建社会开始到南北朝各封建政府。战国时的秦国有奖励军功。其他诸侯国大都采用见功与赏、因能授官的办法招徕四方贤能。两汉时期,选官以察举、考试为主,辅之以荐举、辟署、征召、军功、纳赀、任子等途径。东汉末,曹操就实行唯才是举的政策。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其选才标准依然是汉时经学、德行、乡间清议,又增加了家世、才实等内容。这一制度实行之初,一度曾使“儒雅并进”。只不过在实行过程中,中正官全由士族豪门所把持,他们品评人才多以门第为重,选用者也是士族,此时,门第才成为选官的主要标准。综合上述可知,此题很难说有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
(《历史学习》,2002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