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过程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过程

时间:2023-0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行政权力支配社会”的古代中国,政治思想在意识形态中是占有特别重要地位的。《孟子》是研究先秦儒家的重要著作,对其后的中国思想界有着巨大的影响。经历代学者的改造、发展后,才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正统思想和传统文化最主要的部分。

在“行政权力支配社会”的古代中国,政治思想在意识形态中是占有特别重要地位的。创立于春秋战国时代的儒、道、法、墨等诸子百家学说,固然是哲学的、社会的、伦理的学说,但说到底还是政治学说。先秦诸子的学说与主张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大势,也影响了后来甚至今日的现实生活。尤其是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的思想与文化,虽在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并非统治思想,秦始皇时代更遭毁灭性打击,但从汉武帝时代起,不断丰富、发展、完善,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而且成为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诸方面,不仅影响中国,还影响亚洲的朝鲜、日本、越南等,形成地域辽阔的儒家文化圈。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过程

☆重点问题探索☆

当希腊先哲以人为本,探索人生意义而精神觉醒时,中国进入春秋战国时代。那时,随着铁器牛耕为代表的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处于急剧变化之中。如何应对这一变化?不同学派的士人、学者纷纷收徒讲学、著书立说,发表独立见解,进行政治设计,企图说服当政者,主导纷乱社会的未来走向,从而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气象恢宏盛大的诸子“百家争鸣”,在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军事、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形成的思想理论,为中华文明的勃兴和后世博大精深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诸子百家主要有儒、道、法、墨、名、阴阳、兵、纵横、农、杂等家,而影响最大的是前四家。老子、庄子的道家向往小国寡民,无为而治。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墨翟创立的墨学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其思想曾被其他学派广泛吸收;韩非子等法家强调与时俱进,集权法治,其变革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政治家变法维新的理论武器。孔子用无限的同情心创立的儒学,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探索一】仁者爱人——先秦儒学的呼声

1.先秦儒学的主要代表

孔子:春秋末年鲁国人。他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是大教育家;用原有的《诗》《书》以及礼、乐教授弟子,传播思想文化,是儒学创立者;他提倡仁,强调礼,是大思想家。孔子思想精华集中体现在《论语》中。但是,《论语》不是孔子写的,而是孔子的语录和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孔子言行的追记。孔子并非幸运人物,他虽然怀抱理想游说四方,但到处碰壁。生而穷困潦倒,死后才逐渐被奉为圣贤。

孟子:战国时代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被后世奉为亚圣。孟子主张性善,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美德,提倡人们通过内心反省去保持、扩充仁、义、礼、智美德;他还认为民贵君轻,仁者无敌,将孔子的“德治”发展到“仁政”的新阶段。《孟子》是研究先秦儒家的重要著作,对其后的中国思想界有着巨大的影响。

荀子:战国时代儒家思想的另一代表。荀子是赵国人,青年时到当时学术中心齐国临淄的稷下游学,后又到过燕、楚、秦等国,他杂取百家,是诸子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之所以善是长期受教育的结果。在他看来,礼法必须兼用。并且认为,天道有常,不能决定人事凶吉,人能够认识自然规律并运用自然规律为人服务。其思想集中于《荀子》中,《荀子》也是研究先秦思想常用的典籍。

2.先秦儒学的历史地位

所谓儒学,就是以孔子等人创立的“四书五经”为经典,立足现实世界和现实人生基础上,呼唤仁爱,强调德治,宣扬教化,以“礼”待人的完整思想理论系统。儒家学说在当时还只是私学而非官学,不为当权者所重。经历代学者的改造、发展后,才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正统思想和传统文化最主要的部分。

【探索二】地狱天堂——秦汉儒学的起落

儒学命运在秦汉时代大起大落,可谓沧海桑田,地狱天堂。秦始皇横扫诸侯,统一全国,尔后为巩固专制集权和统一,又除旧布新,强力改革,开创了夏商周以来前所未有的统一局面。由于儒生倾慕周朝制度,追求仁爱、德治的治国原则,反对秦始皇废分封行郡县的治国方略和族株连坐严刑酷法的暴政,因而遭到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残酷打击,几乎造成儒学的毁灭。秦亡汉立,儒学的命运开始发生变化。汉初经济凋敝,百废待兴,非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实行“无为而治”不可。因此,统治者推行黄老无为政治。儒学虽然没有居于主导地位,但在传授历史文化知识方面,对汉初社会亦有较大影响。到汉武帝时代,经过改造的新儒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儒学的命运由此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其标志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推行。

1.儒术独尊的含义

(1)此时的“儒术”,已非先秦原始儒学,而是经过董仲舒和汉初其他儒者发展了的,吸收了墨、道、名、法、阴阳等各家学说之长的“孔子之术”,是以孔子思想为主,融会其他学说的思想综合体。(2)所谓“独尊”,只是确立儒家经学的学术和政治地位,防范儒家以外诸子百家在官学和朝廷政治上与儒家经学争锋,并不禁止其他学派在民间的流传。(3)所谓“罢黜百家”,并不意味着其他学说都被废除。汉武帝把儒术与刑名法术糅合起来,形成了“霸王道杂之”的统治手段。

2.儒术独尊的原因

(1)时代的呼唤:到武帝时代,经过70余年的休养生息,民生凋敝的状况得到了根本改变,繁荣富强的大一统局面已经形成。因此,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方针政策已不适应从政治上和经济上进一步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统治者的需要;思想上的统一也成为迫切要求。(2)儒学的改造:第一,自遭秦始皇打击后,儒学在消沉的同时也逐渐发生变化,开始放弃许多旧的成见,如等级分封,从各家思想中吸取营养以适应新的政治需要;第二,提出了“天人感应”和“大一统”学说。经过汉儒的改造,儒术与武帝时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相适应。

3.儒术独尊的表现

(1)设立专门研究《诗》《书》《礼》《易》《春秋》的五经博士,不治五经的太常博士一律罢黜,排斥黄老刑名百家之言于官学之外;(2)提拔布衣出身的儒生为丞相,优礼延揽儒生;(3)建立太学和郡县学校,教授五经,培养官僚后备队伍。从此官吏主要出自儒生。

4.儒术独尊的影响

(1)自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逐步发展与完善,成为以后两千年间统治人民的正统思想。(2)有利于专制制度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3)不利于学术文化的全面发展。

【探索三】“三教合一”——魏晋隋唐儒学的困境

从东汉末年到隋唐五代末约七百年间,儒家经学的主流地位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虽然保持其政治制度层面的主流地位,但在伦理道德、个性修养、社会教化方面却面对玄学及佛教、道教的严重挑战。隋文帝时,居然出现佛为先,道为次,儒教为末的局面。

1.经学困境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君臣颠倒,使得孔孟纲常名教被弃若敝屣。两汉儒者潜心研究儒家经典,今文经学家重“微言大义”,专注阴阳五行、天人感应谶纬神秘学说,古文经学家穷究名物制度,从事章句训诂,造成经学形式的烦琐与今古文经之争,既束缚和压制了人的自然感情,也成了伪君子沽名钓誉的工具,从而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

2.玄学兴起

随着兼通古文今文而以古文为主的经学大师的出现与玄学的盛行,一批知识精英跳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思维方式,用他们改造了的老、庄思想来注解儒家的《论语》《周易》,从而调和儒家名教与道家自然之间的矛盾,形成以综合道家和儒家思想学说为主的文化思潮,这就是魏晋玄学。玄学之所以能一时取代儒家经学,与其形式上摆脱了经学的烦琐,内容上抛弃了“天人感应”的神秘论证,以谈玄论虚为至上智慧,以超凡脱尘为终极目的,具有满足精神世界、慰藉心灵的作用(东晋以后,玄学开始与理论思辨更加繁复巧密的佛教合流,逐步变为佛学的附庸)有一定关联。

3.“三教合一”

首先是佛教传播。佛教源于古印度,自东汉明帝时开始在中国传播,魏晋南北朝时流行于全国,唐代臻于鼎盛。之所以如此,原因有四:第一,佛教的慈悲为怀建立在孝亲尊师基础上(没有孝敬心,就不会有慈悲心),符合中国国情。第二,儒、道学者在佛经翻译中有意无意地融入了儒、道文化思想。第三,形成了“农禅并重”之丛林制度,用自主的寺院经济取代传统的乞食制度,适应了自给自足农耕社会之环境。第四,根本还在于佛教本身的“性空”智能、慈悲精神、和平性格。

其次是道教盛行。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以“道”为最高信仰的多神宗教。一般认为,由东汉顺帝时张道陵等人创立,至南北朝时才盛行起来。道教奉老子为教祖,以《老子》为基本经典。道教之所以能盛行,主要在于它尊道贵德,淡泊名利,追求长生不老、隐逸无为的思想。

由于佛教、道教的传播与盛行,从而与儒家经学一道构成了“三教合一”的局面:(1)三教在各自发展和信徒争夺中相互吸纳对方的优点,并渗透到自己的教义之中。如佛教吸收儒家忠孝之道、道教长生之术并将其渗透到佛理和禅法之中;道教吸收儒家《易经》理论,利用儒家礼法来清整道教组织;儒学也借鉴佛、道的关心性形的说教与理论,发掘儒学与其相抗衡的理论与经典,建立起儒学的心性修养的理论体系。(2)三教并重调和,皆为统治者所用。统治者强调儒家经学为治国之本的同时,尤为重视佛、道的道德教化作用。

【探索四】性理之学——宋明儒学的复兴

儒学经过几百年的沉沦,到宋明时道德教化功能大为提高,回归主流地位,成为封建统治的官方哲学和精神支柱。究其原因,主要得益于性理之学即宋明理学的兴起。

1.理学概念

以孔孟之道的儒学为主干,多方吸收道、佛思想精华,逐渐形成的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广义的理学指以讨论天道性命问题为中心的整个哲学思潮,包括各种不同学派。如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等;狭义的理学指以程朱为代表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学说,即程朱理学。

2.理学成因

(1)政治宽松。宋推行重文抑武、不杀士大夫政策,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宽松的政治环境。(2)统治需要。两宋社会矛盾复杂激烈,人心混乱,需要新的思想理论来维持统治。(3)士心所向。儒者积极思考,希望回答佛、道关于宇宙、自然和人生的深层问题,夺回被佛、道占据了七百年优势的身心修养、思想理论领域,重新发挥儒学道德修养方面的社会功能。(4)学术积累。经学的没落以及佛、道向儒学的渗透,为儒者创立理学提供了学术条件。

3.理学兴起

奠基于周敦颐(1017—1073)。周敦颐认为,“太极”是宇宙的本原,提出“主静”、“无欲”的道德修养论。形成于程颢(1032~1085)、程颐(1033~ 1107)。“二程”提出“天者理也”的命题,认为“天理”是宇宙的本原、事物的准则(主要指封建道德标准)。集大成于朱熹(1130—1200年)。朱熹在继承二程学说的基础上又独立发挥,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所以后人称宋代理学为程朱理学。

朱熹的理包含以下几层意思:①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②理是事物的规律。③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朱熹提出“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论)的命题,强调穷理离不开格物,格物才能穷其理。

4.陆王心学

陆是南宋陆九渊(1139—1193,人称象山先生),王是明朝王守仁(1472—1529,人称阳明先生)。陆王心学也属宋明理学,但与程朱理学主要有两点不同:第一,理在哪里?程朱认为理在身外,是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则认为理在心中,心外无理、无物、无善,是主观唯心主义;第二,如何求理?程朱主张“格物致知”,即通过接触世事万物来体验理。陆王认为“致良知”即可。人天生就有良知,只要发明本心,进行内心反省,克服私欲就可以在心中去发现真、善、美,求得理,达到自我完善之目的。

5.理学评价

(1)理学是北宋以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理论表现,集中反映了儒学的复兴。(2)构筑一套“天理”、“良知”的体系,把传统儒学从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神学倾向中解脱出来使之哲理化,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和巩固统治秩序的精神支柱,标志着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更趋完备。(3)强调道德价值和个人自觉,对培育士大夫的浩然正气、社会责任、历史使命、人性尊严,塑造士大夫性格乃至中华民族性格都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4)使“三纲五常”作为天理而得到强化,在维护专制统治、扼杀人的自然欲望和创造力方面,也有着相当严重的消极影响。(5)心学在打破程朱理学的僵化、活跃人们思想的同时,也夸大了“心”即良知的作用,助长了明中叶以后不务实际的清谈之风。

6.理学批判

主要代表人物是明中后期的李贽和明清之际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人。其批判主要集中在:(1)按自己的标准评古论今。否定孔孟之学的绝对权威(并非否定孔孟之学),鞭挞程朱理学对个性自由的扼杀,从根本上否定天理的存在。如李贽。(2)反对只诵读圣贤书(并非反对读圣贤书)而不务实际的学风,主张经世致用,关心国计民生,力行社会改革。如顾炎武。(3)提出“工商皆本”的思想,首次从哲学高度肯定了工商行业在未来理想社会中与农业一道,居于本体地位。如黄宗羲。(4)突破纲常名教的束缚,批判“家天下”的专制君主制度(并非反对君主制),认为君主只是天下的公仆而已。如黄宗羲。(5)提出“未成可成,已成可革”思想,主张趋时更新。如王夫之。

孔孟儒学、程朱理学虽然受到激烈的批判,但并不意味着儒学的主流地位又被颠覆。只是到了辛亥革命后,这种情况才开始发生变化。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智慧之花

☆重点问题探索☆

【探索一】“仁”

“仁”是孔子一切理论的中心,是孔子的价值观的体现。“仁”早在孔子之前就有。主要含义是爱亲、利民、利国等。如《逸周书·本典》中就有“与民利者,仁也”的说法,《诗经·齐风·卢令》中也有“卢令令,其人美且仁”等说明。孔孟的“仁”则范围更大,开始将其提升为一种哲学范畴。

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到“仁”,而解析各有不同。如,“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其言也切。”(《论语·颜渊》)“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孟子对“仁”的解析是:“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亲亲,仁也。”(《孟子·尽心上》)“仁之实,事亲是也。”(《孟子·离娄上》)

综观《论语》《孟子》中有关“仁”的表述,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孔、孟的“仁”:“仁”是一种理想人格,几乎包含一切优良品行。不过,他们的“仁”既存在思想传承上的相通之处,也有着一定的差别。

【探索二】“礼”

“礼”是为实现“仁”而制定的制度,是先秦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也是维护宗法等级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礼还是先秦统治阶级一切行为的准则。可以说礼是孔子社会观的集中反映。第一,礼指周礼,即周公所制定的西周礼制。孔子向往贵贱有序的周公之礼,既是他对春秋乱世的不满,也是他对西周道德礼制的向往。第二,礼指实现“仁”而具体化的制度或者行为方式。儒家主张以道德教育为主,通过礼来规范和整齐民众的行为。第三,礼指修身的手段。儒家认为人的行为是需要约束的,要用内在的道德力量来约束自己。

在“仁”与“礼”的关系上,孔子认为“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也就是说,没有仁就没有礼。仁是礼的基础。同样,不守礼,也就谈不上仁;礼是仁的具体表现。因此,要克己复礼。孔子还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德治,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限制。孟子把仁、义、礼、智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礼为“辞让之心”,是人的德行之一。荀子比孟子更重视礼,认为礼使社会上每个人在贵贱、长幼、贫富等封建等级制中都有恰当的地位。

【探索三】“民本”

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主流思想中珍贵的历史遗产。民本思想至迟发端于商周,《古文尚书·五子之歌》中就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之说。春秋战国时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争权夺位和争财夺地的战争此起彼伏。在争斗中,民众的向背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面对这样的社会与现实,儒家学派提出了自己的思想主张,其中有一些原始的民本意识,而以孟子最为丰富、最为集中。

1.孔子的民本思想

先秦典籍中有这样的一些论述:“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引《泰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孟子·万章篇》引《泰誓》)“唯天时求民主”,人主只有能“保享于民”,才能“享天之命”(《尚书·多士》)。孔子以平民利益为取舍,对管仲为民造福给以高度评价:“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ren,衣襟)矣。”(《论语·宪问》)

2.孟子的民本思想

(1)为民着想。孟子忧民之忧,乐民之乐。在他看来,“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

(2)民贵君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孟子·尽心下》)孟子认为,君臣关系是相对的,并不是绝对的服从关系:“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之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之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在孟子看来,残害仁义的纣王只是独夫民贼而已,没有资格再被视为君,臣民反抗暴君是合理的:“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

(3)痛恨暴政与战争。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孟子·公孙丑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piao,同殍,饿死的人),此率兽而食人也。”(《孟子·梁惠王上》)“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孟子·离娄上》)

(4)得民心者得天下。孟子认为:“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而为天下。”(《孟子·尽心下》)“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

3.荀子的民本思想

荀子认为,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篇》)。在荀子看来,君王也是一种职分,“治国有道,人主有职”(《荀子·王霸篇》);君王不尽职守,不行仁义,就会被取代,“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篇》)。

【探索四】“和”

“和”是儒家在探究“天人”“人人”“人我”等关系中总结出来的处世智慧。儒家从个群关系、人我关系出发,追求人与人之间的现世和谐与社会和谐。所以“和为贵”在儒家思想体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是中国古代主流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

1.孔子的“和”

(1)“和为贵”。孔子向往和睦的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环境,提出了“和为贵”的思想。认为“和”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和”不仅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个基本准则,而且是调解人们之间利益冲突的一种处世方式和治国之术。

(2)“和而不同”。在孔子看来,“和”是和谐,是统一;“同”是相同,是一致;“和”是抽象的,内在的;“同”是具体的,外在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内心所见略同,但其外在表现未必都一样;小人虽然嗜好相同,但因争名逐利,必然互起冲突)。“和而不同”,就是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不是外表上的相同和一致。在这,“和”是区别“君子”与“小人”的主要特征之一,“和而不同”则是道德修养或者说理想人格的标准。孔子以博大宽厚的胸怀理解了矛盾的统一性,理解了解决矛盾不是消灭矛盾的主体而是让其相互存在、相互促进。

2.孟子的“和”

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决定荣辱成败问题上,将人和看得比天时、地利更为重要。

3.董仲舒的“和”

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人人合一”,而且将“和”提升到了哲学本体论的高度,认为“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天地之美,莫大于和”。

4.理学家的“和”

以物我和谐为目标,以人我和谐为手段,以自我和谐为基础,或从物我和谐推及人我和谐,或从人我和谐推及物我和谐,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全部人生和谐的现实基础,是人生修养的终极目标与境界。

☆典型试题思考☆

1.(2004年全国文综三)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是________

A.彻底抛弃法家思想B.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向西域传播儒家思想 D.使儒生成为官僚队伍主体

2.(2007年全国文综Ⅱ)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一主张属于______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3.(2007年全国文综Ⅱ)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日一贯,日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他所抨击的是_______

A.先秦儒学B.汉代经学C.隋唐佛学D.宋明理学

4.(2007年北京文综)儒家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哪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_______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5.(2007年北京文综)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在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译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对以上的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A.当时中国政府重视对欧洲宣扬中华文化

B.孔子的思想在欧洲得到推崇

C.该译本出现在“西学东渐”时期

D.《论语》曾在欧洲以多种文字流传

6.(2007年广东卷)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____

A.人与人的关系B.人与自然的关系

C.国与国的关系 D.夷夏关系

7.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材料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材料三 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

材料四 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

(1)上述材料分属哪一学派,并简要说明理由。

(2)扼要评述春秋战国儒学的社会地位及原因。

8.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上经戒》:不得违戾父母、师长,反逆不孝。

材料二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下》:慈父悲母长养恩,一切男女皆安乐。慈父恩高如山王,悲母恩深如大海。若我住世于一劫,说悲母恩不能尽。世间大地称为重,悲母恩重过于彼。世间须弥称为高,悲母恩高过于彼。

材料三 子曰:“弟子入(在家)则孝,出(外出)则弟(顺从师长),谨而信,泛爱众(广泛地去爱众人),而亲仁(亲近仁德者),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材料四 唐玄宗将《孝经》《道德经》《金刚经》并列为不坏之法。南宋孝宗说:“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一教(学)派的主张?

(2)就材料看,佛、道、儒三教(学)的相通点是什么?

(3)唐玄宗的做法与宋孝宗的话分别说明了什么?

9.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语·泰伯》:恭而无礼则劳(空自劳碌),慎而无礼则葸(胆小),勇而无礼则乱(作乱),直而无礼则绞(出口伤人)。

材料二 《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日:“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材料三 《论语·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请回答:上述材料是如何认识礼的作用的?其基本观点是什么?你是如何认识“礼”的?

10.对于民本的认识,孔子与孟子的区别是什么?孔孟的民本思想与古希腊先哲的民主思想有何不同?古希腊雅典民主与现代意义的“民主”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11.你是如何理解孔孟所说的“和谐社会”的?儒家实现和谐社会的主要途径是什么?和谐思想在今天有什么特殊意义?根据何在?

12.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国民素质亟待提高的今天,已经悄悄兴起了一股国学热。你所理解国学是什么?国学热形成的表现与基本原因有哪些?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参考答案

1.B 2.A 3.D 4.D 5.A 6.A

7.(1)材料一是道家。认为国家不安定是统治者有为造成的,应该无为才行;材料二是儒家。提倡爱己推及爱人,具有无限同情心;材料三是墨家。提倡兼爱,反对战争,反映了劳苦大众渴望和平、反对以强凌弱的呼声;材料四是法家。主张设官定制,君主集权。

(2)地位:儒家的仁爱教化学说在社会上具有广泛影响,但始终不为当权者所赏识和采用。原因:春秋战国时代是凭实力说话的时代,儒家设计的理想政治制度和治国原则,离诸侯称霸、群雄割据的社会现实太远,无法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统治者富国强兵、兼并天下的需要。

8.(1)材料一属道教,材料二属佛教,材料三属儒学。(2)三者都尊师重长,提倡孝道。(3)唐玄宗的做法说明三教合一的社会现实。宋孝宗的话语说明儒学在政治制度层面仍居主流地位,而在人们的修身养性方面所起的作用则远比佛、道要小。

9.作用:材料一认为,即使有恭、慎、勇、直这四种良好性格,但只要离开了礼的指引,都达不到理想的境界。材料二认为,只有克制自己,让言行符合礼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礼,天下的人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材料三认为,用政令和刑罚来治民,老百姓虽然不去犯法,那是因为畏惧刑罚,而不是有羞耻之心。而用礼来保证道德目标的实现,老百姓因为有了羞耻之心,不仅不会去做坏事,而且还会有上进心。观点:只有行为符合礼的要求,人才能成为仁人,达到理想境界。认识:孔孟的“礼”显然与今天的社会发展要求不适应,应该批判继承才行;“礼”作为一种制度和行为规范,是任何社会都不可或缺的。今天亦不例外。

10.区别:孔子的民本思想主要体现在利益层次上的体恤,而孟子则继承与发扬了孔子的民本思想,具有尊重民众意识的要求。不同:孔孟民本思想与希腊先哲民主思想有着性质的不同。孔孟的民本思想主体在君,站在君主的立场,认为君主重视民众才有衣食,才能长治久安;而希腊先哲的民主思想则主体在民,站在人民立场,主张人民主权,轮番而治。区别:①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是一种人们直接投票决定政府政策的制度。现代民主一般是代议民主,人们并非直接投票决定政府政策,而是选出代表来参与政府实体或议会。②雅典的民主是少数人(男性公民)的民主,现代民主是多数人的民主。

11.理解:和谐社会其实就是“和而不同”的社会。细言之,就是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途径:“不同”。也就是不强求一致,不重复别人。在大目标不冲突的前提下,承认差异,包容差异,乃至尊重差异,就能化解矛盾,共存共荣。意义:在儒家文化中,和谐被尊为治国安民、处世为人的最高准则与境界,是宇宙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和谐这一古老观念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活力,仍然可以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项准则和一个目标。根据:对世界而言,和谐是多元文化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反之,就必然导致纷争乃至战争;对国内而言,和谐是维系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反之,也必然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甚至动乱。

12.国学:就是中国学。狭义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广义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之学为根基,涵盖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与明清小说以及历代史学、医学、戏剧、书画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表现:学童读经史,读子集,成人讲经史,讲子集,形成一股潮流。原因:①中国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中国是崛起中的大国,必须要有属于自己的传统文化,不该让西方强势文化一味在中国盛行。②发掘国学宝藏的需要。国学中有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有利社会主义建设。③国民素质提高的需要。孔孟仁爱、老庄恬淡、墨家和平、佛家慈悲等,都很有修身养性作用。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年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