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绍正
每天上午同学们都会看到一辆黄包车从城外赶来,直奔文庙武汉大学校本部。上面坐着一位身材高大的老者,一袭布衣,一双破鞋,神情十分严肃,让人望之就不由心生敬畏。这就是武汉大学校长王星拱教授。
说起王校长,无人不称其节俭朴素。关于王校长的“坐骑”,有这么一段典故:那时大学校长地位颇高,备受尊敬。国民政府曾为王星拱配置一辆小轿车,这是与部长、省长同等的待遇。但王校长对此并不热衷,多是步行至校,间或坐黄包车,优哉游哉上下班。一次司机顺道载其女儿到汉口,王星拱知道后大为生气,并坚持补足车费。后来到了乐山,他干脆把轿车也卖了,每日坐黄包车上下班,于是便有了文章开端的一幕。
虽然身为一校之长,但王星拱仍以身作则,清贫度日,勤劳工作,亳无怨言。他还将好处留给更需要的人,女儿读书也坚持不要贷金。由于校长平素俭朴,加之其左脸颊有一块泛青色,故而学生们称之为“清官”。
1944年白崇禧到乐山演讲,周围军警戒备森严。王星拱校长的黄包车在来校途中被军警拦住,最后军警还把王星拱掀翻在地。周围的同学看到自己尊敬的校长受辱,愤怒地围上前与军警理论,严辞厉色地要求他们向王校长道歉,最后在王校长的劝解下才避免了冲突。
随后白崇禧来到武大礼堂训话。刚开始不久就有学生拍案而起,打断白崇禧的讲话:“报告白总长,今天月咡塘驻军随意侮辱我们的校长,请问该当如何处理……”马上又有一个学生怒气冲冲地站了起来痛斥驻军,会场立即沸腾了。平日文质彬彬的武大学生慷慨激昂,痛斥当地腐败官僚。堂堂国民党大员竟被武大学生责问得无言以对,在台上无比尴尬,狼狈不已。几分钟之后王星拱见其像个斗败的公鸡那样灰头土脸,也不想再多加为难,才缓缓站起来为他救场,白崇禧才能趁机离开会场。之后在一次宴会上,这个一向嚣张跋扈的国民党高官不得不向王星拱陪酒道歉。
“爱生如子”,许多学生这样评价这位德高望重的校长。连年战乱,物价飞涨,昨日或许还能买一只鸡的钱,今天可能买不到一个鸡蛋了。当时大多学生靠政府贷金度日,但负责部门工作不力,贷金不知猴年马月才能发到学生手里。因此学生每次收到的贷金大打折扣。为此王星拱不顾舟车劳顿,每次发放贷金前都赶赴陪都重庆,亲自到教育部领取贷金,之后随即赶回乐山将贷金发放给学生,确保学生贷金的“含金量”。
王星拱深受蔡元培办学精神的影响,主张“学术自由,无为而治”。时国民政府为加强对学生的管制,在各个高校设立训导处。王星拱慧眼识人,任命正直无私的辛亥老人赵师梅为训导长,一同抵制国民政府压制学生的政策。
这位校长是很聪明的。当时缪朗山在武大教授俄语,并宣传马克思主义,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但特务对此却大为惊恐,欲以赤化之罪逮捕缪郎山。王星拱随即针锋相对地驳斥:“教俄语是赤化,教日语岂不成了汉奸?!’”特务遂无言反驳,镗羽而归。不久教育部训令其解聘宣扬先进思想的杨东莼教授,王星拱也以“上课虽有过激之语,但无越轨行动”加以推托。
由于王星拱的办学主张违背国民政府的独裁方针,被迫于1945年7月离开武汉大学。后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校长,但终因与官僚政府格格不入,愤然辞职返乡。1949年王星拱在上海逝世,时任上海市长的陈毅元帅亲自挥笔悼念,誉之为“一代完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