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河泥夹的记忆

河泥夹的记忆

时间:2023-0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使河泥夹能迅速插入泥中,减少阻力是关键。河泥夹它的下部边沿一般用铁皮包起来,社员用力往下按竹竿然后合并拎起,“斗”里的河泥就被捻起,然后放到船上了。由于捻河泥时还会带上来不少泥鳅、螺蛳和田螺,这些作为当时“下饭”的荤菜,也不时会吸引人们前去捕捉。河泥倒入池中后不久,新鲜的泥鳅洞口暴露无遗,螺蛳田螺会自己爬出来。

上世纪中叶,在宁波近郊,农村春耕前或冬季农闲时,常可看到生产队社员站在河中水泥船上劳动的场面:几个壮劳力站在船上用专门的工具把河底油黑发亮的河泥“请”上船舱,这一场景俗称捻河泥,而捻河泥的专用工具叫河泥夹(或泥夹),一般可去小镇的供销社生产资料柜台购买,当时的售价约3.5元一个,但现在这一农具早已没了踪影。

河泥夹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是两根长约三四米的细竹竿,竹竿下连着用竹片编成的、可以张合、呈扁犁状能漏水的大夹子。河泥夹的上面有个支点,靠支点和左右上下移动竹竿捻河泥。拉开竿子就呈×形状,两竿往下合并就成一个倒三角形的“斗”,“斗”内约可满载10公斤的河泥。要使河泥夹能迅速插入泥中,减少阻力是关键。河泥夹它的下部边沿一般用铁皮包起来,社员用力往下按竹竿然后合并拎起,“斗”里的河泥就被捻起,然后放到船上了。

当时农村缺乏肥料,河泥是生产队给土地积肥的常用方法之一,民间有着“百担河泥一担米”的说法。农民把湿河泥装在水桶里均匀地撒在田中等待翻耕,也可把河泥晒干砸成粉状当作肥料,还可在清明前将其直接做成苗床育秧,等可移栽时用铲连同河泥把一片片水稻秧苗挑到稻田分苗插种。捻河泥是件苦差事,因为天气冷,又在不断晃动的船上作业,要频繁地用力把河泥从河底里拎上来,当船上河泥装得差不多了,还得将船撑到倒河泥最近的靠岸处,再挑到预先做好的河泥池中备用。一天下来,一般人是吃不消的。社员们在倒河泥前先要用手把河泥捏一遍,将其中的石块、杂质清除掉,否则含有石块杂质的河泥运到田里会给劳动的人们带来麻烦,甚至会划破手脚。

河泥池也是当时孩子们向往的地方。由于捻河泥时还会带上来不少泥鳅、螺蛳和田螺,这些作为当时“下饭”的荤菜,也不时会吸引人们前去捕捉。河泥倒入池中后不久,新鲜的泥鳅洞口暴露无遗,螺蛳田螺会自己爬出来。由于种种原因,现在河水远不及过去的干净清爽,不少河道很久没有清淤,河泥越积越厚,河床越来越高,水质也越来越差,我想没有用河泥夹经常捻河泥也是原因之一吧,用河泥夹捻河泥的场景已经成了遥远的记忆。

目前,各地纷纷开展了“五水共治”专项行动,以清除河内垃圾、杜绝岸上的污水进入河道,岸上铺设排污管道,实现雨污分离为工作重点,开展水环境整治,力度之大令人赞叹。深信不久的将来,昔日河清鱼跃的美景又会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