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友 刘廷安)
听到林韵玲同志不幸逝世的消息,我非常悲痛!往事顿时历历在目。
可以说我是他们爱情的牵线人和婚姻的见证人。1967年,我在中南大学的前身——中南矿冶学院攻读研究生。林韵玲和陈寿如既是福建省的老乡,又是大学的同班同学。然而两人却有着截然不同的道路:林韵玲在念大学前就已入党了,毕业后留校做辅导员,她热情活泼,有组织能力,有领导凝聚力,得到了学校的认可;而陈寿如是个学习优秀、埋头钻研学问的人,毕业后就一举考取学校研究生,继续深造。两个不在一条道上的人,而且有各自不同的性格,但却被命运放在了一个地方。在那个“四人帮”横行、极左思潮席卷全国的年代,知识分子并不是人生伴侣的最好选择,但林韵玲没有受这种思潮所造成的政治压力的影响,也没有考虑因陈寿如不是党员会影响她的政治前途,她依然坚定地追求着她自己的幸福爱情。
她经常通过我找陈寿如,当时给我的感觉是:她在暗恋着陈寿如。在这种感觉的驱使下,我问了陈寿如,他认为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认为她是党员,政治上要求进步,不会找我这个只读书的政治“白丁”。我接着问他,如果她要和你谈对象,你愿意不愿意?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愿意。”我知道,这两人其实就差灵犀一点通了,不过是需要恰当的机会。于是,我立刻带陈寿如去见林韵玲,挑破这层关系。就这样,他俩建立了恋爱关系,从此他们相亲相爱,组建家庭,生儿育女,共同生活了几十年,相互搀扶,直到林韵玲不幸倒在病魔手中。
通过林韵玲的学生李永军对她的怀念,我知道她永远是党的好干部,不论是当辅导员还是任总支副书记,她都以身作则、以人为本,踏实、认真、负责地为党工作;林韵玲又是一位好老师,她“始终把学生装在自己心上”,可谓“桃李满天下”;林韵玲还是个好心人,她心地善良、关心他人胜过自己,并把这种高尚的信念坚持了一生。
正因为如此,在她逝世之际,党组织才会给予她高度评价,在她的遗体上覆盖了党旗;还有那么多的人,特别是全国各地她的学生们专程赶来纪念她,怀念她!这一切足以证明了她生前的人格魅力。
谨以此文作为我对林韵玲同志的怀念!回想往事,我见证了她的爱情婚姻的幸福,也见证了她得到的爱戴和认可,这一切都是因为她一生付出的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