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岁月弥久思越深

岁月弥久思越深

时间:2023-0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林老师不执教专业课,却堪称我的人生导师。林老师作为优秀的思政工作者,几十年如一日教导学生走正道。林老师做学生工作,关心学生的生活起居,有着慈母般的体贴细致。最可贵的是,林老师毫不势利,对所有学生不仅一视同仁,并且常常想办法为家庭困难的学生提供特殊照顾。我是地道的农村孩子,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差,林老师一向非常关心我的生活。最后一次见到林老师是在2012年,印象中那时林老师还很健朗。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发改委 主任 工程测量83级 王耀明)

每当新年来临之际,我都会给远在湘江之滨的林韵玲老师寄一封贺年卡,如此已有10余年。2015年新年的脚步如约而至,爆竹声亦时时鸣起,而这份贺卡仍落寞地躺在案头,再也无法寄出。长歌当哭,一个如此鲜活而美丽的生命黯然陨落,世间又一颗善良而真挚的心停止跳动。西风渐起,一直被我视为精神高地的一面旗帜就这样飘落,悲痛难抑……我望着那一堆摞起的贺卡,页面微微有些泛黄却还散发着纸墨香,娟秀的字迹赫然在目——那是林老师回寄给我的新年祝福,字里行间依旧温婉动人,一如其人。许多年来,我一直细心保存着这些往来的物件,它们承载着于我弥足珍贵的祝福;此刻,睹物思人,无以言表的忧伤与叹惋袭上心头。

自我在麓山脚下与林老师相遇之初,便顿生亲切之感,此后林老师便一直是我内心非常敬爱的人。俗话说日久见人心,在与林老师交往的那段岁月里,犹如无意间闯进某个久远的山洞发现巨量的宝藏一般,我源源不断地从林老师身上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看见许多闪光和值得称道的品质,堪称是一方精神宝藏。自然而然,她不仅成了我生活中的及时雨,学习中的鼓舞者,更是我思想上的引路人……

纯真年代:思想上的引路人

林老师不执教专业课,却堪称我的人生导师。我在中南矿冶学院学习期间,林老师任党总支副书记,主管党务、学生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等。记得刚入学不久,林老师推荐我担任测量831班的班长。那是我第一次尝试当学生干部,心里既兴奋又有些忐忑。好在林老师肯定的眼神很快能让我镇定下来。不久便遭遇开学后的第一件大事——军训,磕磕绊绊中我终于带领班级圆满完成军训任务,在检阅仪式上获得优胜奖,并得到了学校的小奖励——一套理发工具。奖励虽小,可总算旗开得胜,这份努力得来的荣誉也极大地鼓舞了我。有一次,我拿出理发工具准备去给一位同学理发,在教室外的走廊里遇到了林老师,她喊住我,我应声停下。林老师话很少,她只看了看我手中的理发工具,轻轻地说了句:理发,不仅仅是个技能,更是一种艰苦朴素精神的传承。我当时心里很受震撼,原本我只是想着这套理发工具可以给我们班同学带来不少方便,并没有想到其他。经林老师这么一说,我开始体会到她话中的深意,她这是想提醒我这理发工具不仅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可传承精神,更是一种班级荣誉的象征,也是努力拼搏的象征。我在心里默默叹服林老师的智慧。当然,这套理发工具也“不辱使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大学四年里,男生们就是用这套工具互相理发,既节省了开支,又极大地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从班长这个起点出发,我的能力得到了锻炼,而这个机会正是得益于林老师的馈赠。

林老师作为优秀的思政工作者,几十年如一日教导学生走正道。记得大学那时的我,纯真、质朴、本分,几乎没有对物质利益的概念和考量,这必然与林老师的谆谆教诲密不可分。她通过言传身教为我指引了正确的方向,让这些摇摆的个性逐渐固化为一生的内在品质。在林老师的引领下,我于大二就加入中国共产党,走上工作岗位后,亦时刻谨记林老师的教导,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自觉抵制不良思想侵蚀和名利诱惑,始终以踏实勤勉、敬业奉献来砥砺自己。而在她的表率作用下,同学们亦“相率以正道,相厉以诚悫”。

适时勉励:学习中的鼓舞者

当年读大学,我们耳畔时时回响的是“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的高昂口号,内心澎湃的是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的激情。那是个热火朝天的时代,充满理想与激情的时代,我们都沐浴其中。然而,人难免有意志薄弱的时刻,而每当我们稍有怠惰时,林老师总是会出现在我们身边,慷慨地赠与我们一句句适时的鼓励和热情的赞扬,真诚地为我们排忧解难,鼓舞我们的士气。

每次考试后,林老师都会关心我的成绩,再忙总要抽空与我聊两句,“考得不错,继续保持”或是“没发挥出应有水平,还要努力啊”。一次,我们和长沙工程兵学院开展共建,举办交流学习经验的活动,由于我平日在班上成绩不错,林老师便安排我去分享,临上台前她小心地嘱咐我“不要有压力,你成绩这么好,把你是如何学习的如实讲述同大家分享就行了”。我在台上“讲课”时,林老师就像学生一样端坐在台下,认真地倾听着,她期待、信任的目光和热烈的掌声给了我莫大的鼓励,我很快镇静下来并进入状态;而此次“分享学习心得”的经历也大大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这都要感谢林老师。

每个青年人都需要人生导师,因为人生道路崎岖多艰,而我就是这么一个幸运儿。当我初踏人生之路时便巧遇这么一位优秀正直的老师,在学习生涯中有她时刻关注、提点、鼓舞,使得我少走了许多弯路,避开了无数暗礁险滩;在中南读本科期间,我除了第一年是“优秀学生干部”,之后三年都获得了学校的最高荣誉——“优秀学生”,到大四毕业时又有幸成为“特优毕业生”,并且因在年级中成绩突出,被推荐读研究生。无论是在读大学时,还是读研期间,林老师那期待的眼光,那温馨的话语,特别是那热烈有力的鼓掌,时时在我眼前闪动,时时在我耳畔响起,成为一直鼓励我前行的力量。

一视同仁:生活中的及时雨

林老师做学生工作,关心学生的生活起居,有着慈母般的体贴细致。每逢周末和晚上,她是学生宿舍的常客,几乎能准确无误地唤出每个学生的名字,对绝大多数学生的家庭状况、性格特点了如指掌;学生生病了,她第一时间赶去探望;学生焦虑迷茫,她第一时间个别谈话,抚慰引导……最可贵的是,林老师毫不势利,对所有学生不仅一视同仁,并且常常想办法为家庭困难的学生提供特殊照顾。

我是地道的农村孩子,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差,林老师一向非常关心我的生活。当得知我的困难时,立即在学校奔走帮助我申请助学金。正是这笔助学金解了我的燃眉之急,消除了我的温饱之忧,从而得以安心地专注学习,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林老师之于我就是一场及时雨,她的关爱长久地滋润着我干涸的心灵;她像长在旷野里的一棵大树,静静地伫立着,随时伸开宽阔遒劲的枝桠关怀她的学生们,将他们紧紧地抱在怀里,抵挡狂风暴雨的袭击;她会在烈日炎炎的午后为他们送去阴凉,缓解他们的焦灼和愁苦。她的怀抱如此温暖,她教会我们相亲相爱,她让我们明白什么是爱与幸福。

然而,天公不作美,幸福短暂即逝。最后一次见到林老师是在2012年,印象中那时林老师还很健朗。不料短短两年后林老师竟溘然长逝,可见岁月之无常。然时隔一个多月我才惊闻噩耗,未能前去送恩师最后一程,遂成今生遗憾。虽然林老师有意向大家隐瞒病情,不愿打扰我们,我仍觉十分愧疚;转念一想,这正是真正的林老师,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为学生们着想,善良体贴至此,心中不免更为悲恸。然而,时光飞逝,岁月之流依然奔流不息,往事再难重现,唯有于回忆中重温与林老师相伴的日子,时时感念林老师的恩情;逝者不可追,唯有秉恩师之精神,行利民之实事,慰其在天之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