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神学的芳香
如何处理基督教和其他宗教之间的关系是当今基督教神学面临的重大问题。从卡尔·巴特的排他论、拉纳的兼容论、希克的多元论,再到弗雷德里克和克卢尼的比较论,这是一个漫长的历程。当今许多基督徒依然不承认其他宗教的他者身份,依然持有一种帝国主义色彩的一元论。
只要我们的基督徒朋友持有这样的立场,他/她就不可能真正承认其他信仰的合法性,不可能有真正的和平和爱的展示。我可以大胆地说,如果基督徒不能转变意识,而停留在传统的图像中,在处理和其他信仰的关系上,在处理和其他信仰者的关系时,他们就不可能在这个全球化时代做一个合格的基督徒。换言之,他们就不可能表现出基督的真爱。事实上,面对这样的问题,他们是痛苦的,也是麻烦的。在某种意义上,他们无法体现耶稣的那伟大的非二元之真爱。
兴许有些基督徒朋友看了这样的话会不高兴。这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只要人们生活在一种过时的信仰图像中,生活在一种自欺的图像中,生活在某种利益关系中,人的信仰就会有问题。如果我们以寻求真理而不是以控制真理的身份出现,如果我们是开放的而不是唯我独尊的,那么,这样的基督徒是非常值得尊重和学习的。
有人说,我对基督徒是恨铁不成钢,所以有很多批评。我批评基督徒或者基督教,不是基于任何利益,而是基于理性,基于人类生命一体的良心自觉。我尊重耶稣,热爱耶稣,肯定耶稣,但我不认同后来者加在耶稣身上的诸多教条和教义。可以说,跟随耶稣应该是没有教条的,而只有两个词:信心和爱。信心,是指对上帝的信心,对父的信心。人和宇宙的终极,可以用人格的语言表达,可以称之为上帝或者父。用天主教神学家潘尼卡的话说,此即宇宙性信心。而爱则是最重要的。
《圣经》说,上帝就是爱。而最高的爱应该是超越二元的爱。上帝的爱是非二元的,耶稣的爱充满着非二元性。但人们似乎不太明白。耶稣的经是否被念歪了?基本上我认为,两千年来的西方主流对耶稣的理解不是耶稣的,是西方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重新创造出来的。
西方霸权主义的基础似乎是西方的文化中心主义,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基础似乎是基督教(文明)中心主义,西方基督教(文明)中心主义的核心是上帝道成肉身教义。这个教义是一个人造物、一个人为的虚构。如今,西方的神学家、思想家自己也已经开始解构它了。约翰·希克就把它视为一个隐喻,而非字面真理。潘尼卡则认为耶稣不是基督教所能穷尽的,“耶稣是基督,但基督不是耶稣。”费尔巴哈、马克思、尼采、库比特等人对基督教、对耶稣的理解,都值得我们关注。
中国需要自己独立的耶稣解读。作为一个和平之地,中国需要对基督信仰有新的理解,需要我们摆脱传统西方基督教神学的霸权主义,摆脱基督中心论[更要摆脱西方基督教(文明)中心论]。这是漫长的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