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俄罗斯之光黄京鸿

俄罗斯之光黄京鸿

时间:2023-0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俄罗斯将尽一切努力,不再使战争爆发。”俄罗斯总统普京曾在阅兵致辞中庄严宣布。始建于16世纪的新圣女公墓位于莫斯科城的西南方,初始是教会上层人物和贵族的安息之地。19世纪,新圣女公墓成为俄罗斯民族历代精英的最后归宿。公墓占地7.5公顷,埋葬着2万多位俄罗斯各个历史时期的名人,是欧洲三大公墓之一,游客络绎不绝。

2014年初夏,有俄罗斯追忆经典七日之旅。一路浮光掠影,却也感慨颇多,简要记之,以作分享。

历史经典——红场

莫斯科红场,久已向往的地方。早餐后紧随导游脚步匆匆,不多时便置身于闻名遐迩的红场之上,恍若梦中。

啊,这就是红场!虽不及天安门广场宏大,却也瑰丽,而气势超凡!广场南北长约700米,东西宽130余米,略呈长方形,总面积9万多平方米。广场地面由暗色方石块铺就,黑亮泛光,显得古老而神圣。广场西侧是克里姆林宫墙,墙内高耸蓝天的克宫塔尖上红星闪耀。广场北面为仿古俄罗斯建筑风格的国立历史博物馆,红砖白顶、尖塔簇拥的三层高楼气宇轩昂。广场东侧为莫斯科超大商场——古姆商场,商场上下两层,营业面积近8万平方米,设计独特,装修豪奢。广场南面,向莫斯科河微倾的斜坡上,矗立着瓦西里·勃拉仁内大教堂,这是9座教堂的巧妙结合体。中央主塔高47米,红塔金顶巍然而立,8个不同形状、色彩、花纹的葱头式圆顶错落有致地分布其周,气势恢宏又绝妙无比。这座教堂既是俄国沙皇的战绩彪炳,也是古俄罗斯宗教建筑艺术的卓越代表。伟大革命导师列宁的陵墓位于靠宫墙一面的中部。墓外镶嵌贵重的大理石、黑色及灰色的拉长石、深红色的花岗石和云斑石,色调肃穆、凝重。陵墓一半地下,一半地上,墓顶为重大活动的检阅台,两旁为观礼台。列宁墓与克里姆林宫红墙之间,有斯大林、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捷尔任斯基等苏联政治家的12块墓碑。沿克里姆林宫墙往前,墙壁上还安放有朱可夫元帅、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高尔基、宇航员加加林及其他苏联名人的骨灰,令人肃然注目。

我赞美红场的瑰丽庄严,更敬重红场的英雄气魄。望着浓云密布的天空,我仿佛置身在1941年“十月革命节”的红场,顶着轰鸣在莫斯科近郊的德军炮声,斯大林坚定下令:“让伟大列宁的胜利旗帜引导你们,彻底粉碎德国侵略者!”满身披雪的苏军将士整齐列队,高呼“乌拉!”,步履铿锵,视死如归,勇赴战场。阳光穿过云层,红场灿烂明亮,我似乎又听到莫斯科保卫战及“二战”胜利红场庆典欢乐的万众沸腾、山呼海啸,看到俄罗斯“胜利日”红场大阅兵的浩荡声势:军乐激荡,威武雄壮,战鹰掠空,枪炮闪亮。队列中青年军人勇敢坚毅,观礼台上老人欣慰、壮年自豪、孩童向往。“俄罗斯将尽一切努力,不再使战争爆发。”俄罗斯总统普京曾在阅兵致辞中庄严宣布。红场,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中,继续新的航向。

红场是莫斯科历史的见证,是苏联各民族的骄傲。对于反侵略反法西斯的世界人民而言,红场也是永恒的精神灯塔。

心灵净土——新圣女公墓

初闻新圣女公墓,以为仅是宗教墓地而已,并无参观意愿。后听导游介绍,近现代许多对俄罗斯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名人都长眠于此,墓主的灵魂与墓碑的艺术巧妙结合,形成了特有的俄罗斯墓园文化,由此萌生瞻仰的冲动。

始建于16世纪的新圣女公墓位于莫斯科城的西南方,初始是教会上层人物和贵族的安息之地。据说彼得大帝同父异母的姐姐索菲娅公主因政变被囚并葬身于此。19世纪,新圣女公墓成为俄罗斯民族历代精英的最后归宿。公墓占地7.5公顷,埋葬着2万多位俄罗斯各个历史时期的名人,是欧洲三大公墓之一,游客络绎不绝。

步入新圣女公墓,但见与墓地相伴的各式雕塑林林总总,神采各异,目不睱给,其规模阵容及独特构思,令人无限感慨。

公墓中政治人物的雕塑不多,却也别具特色。例如叶利钦总统的墓地是一面纵横数米的大理石白蓝红三色旗,飘动状旗体多有起伏,似乎表明他风云激荡的政治生涯。赫鲁晓夫的墓碑由黑白两色的花岗石几何交叉,其头像从中探出,力图表现其鲜明个性。政坛不倒翁葛罗米柯的脸谱正侧各异,凹凸两刻直角造型附着在黑灰白相间的三面大理石立柱上,凸显其从政风格与经历。国际共运史上有一页内容是王明半身雕像矗立在红色大理石基座上,他身着中山装,目光炯炯凝视前方。基座下有家乡人民新近献的花篮,令人心生感动。

公墓中著名文学家、艺术家的雕塑很多,充满优雅的氛围。一座洁白幕状的大理石中浮现出芭蕾女神乌兰诺娃在《天鹅湖》中的优美舞姿,这个维纳斯一般的天使形象永远留在人民心里。莫斯科大马戏创始人尤里·弗拉基米洛维奇·尼库林坐在一片松林中,眼睛深情注视着他前面卧着的忠实朋友——那只聪明的狗。歌唱家斐奥德·亚里夏宾靠坐在沙发里,一手搭在扶手上,一手插在坎肩里,头略微上扬,神情专注,似乎在聚精会神地倾听音乐。俄国散文之父果戈理、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及著名作家托尔斯泰等的墓碑造型都饶有意趣。

公墓中最令人震撼的是与卫国战争有关的墓碑雕塑。莫斯科保卫战三英雄栩栩如生的形象前,红色火炬熊熊燃烧。戎装挺拔、目光如炬,碑上红星闪耀,这是率领骑兵从顿河杀到柏林的红军骑兵总监戈罗多维科夫上将。红色大理石半圆天穹上滚滚浓烟似带环绕,背景中凸现一英勇无畏军人半身雕像,这是击落59架德机、令德寇闻风丧胆的苏维埃空战艺术之父波克雷什金元帅。一座深灰色大理石雕矗立松林,凌乱的衣衫,高昂的头颅,不屈的身姿,这曾是家喻户晓的女英雄卓娅英勇就义的形象,令人震撼难忘。一段金色的旋律永远定格在黑色的大理石墓碑上,周围鲜花环绕。这是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及其《列宁格勒交响曲》——在艰苦卓绝的列宁格勒保卫战中激励军民的辉煌乐曲,作曲家把生命融入自己的乐曲并得到了永生。高扬的头颅,冷峻的眼神,伟岸的身躯,墓碑上浮现出《青年近卫军》中几个主人公的挺拔造型,法捷耶夫与其系列英勇抗击侵略者的经典作品,与世长存。

公墓中还有不少创造者的墓碑,简洁传神。一架直插云霄的米格战斗机,形象反映了设计者米高扬毕生的理想和追求。一块厚约100厘米的弯曲钢板状墓碑上洞穿三个弹孔,显示出炮兵工程师拉夫里洛维奇发明的穿甲炮弹的威力。河水顺着堤坝奔流而下,表彰着冈德洛夫为俄罗斯水电事业立下的功绩……如此佳作,举不胜举。

公墓游至尾声,澎湃心潮又起,我看见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红色大理石基座的黑色浮雕上,是英雄坐靠病榻的侧影:左手弯曲轻抚衣被,右手有力握拳置于厚厚书稿上。清癯的脸庞,紧抿的嘴唇,半扬的头部,坚定的眼神,似向病魔抗争,更似表明为共产主义壮丽事业奋斗终生的无畏与坚定。碑前平台上,红星军帽和带穗马刀雕塑伴随着他,精致的雕塑花篮中,怒放的鲜花伴随着他。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英勇与他的名言,永远铭记在有理想有信念的人们心里。

莫斯科的新圣女公墓不是寻常寄托哀思之地,这是历史的长廊,这是艺术的殿堂,这是英雄的丰碑,这是不可多得的心灵净土,让人魂牵梦绕。

辉煌殿堂——莫斯科地铁

教学《城市与道路交通规划》课程时曾向学生介绍莫斯科地铁,但莫斯科地铁实景的辉煌壮观,仍远超乎想象,令人叹为观止。

莫斯科地铁出于军事方面考虑于1935年正式开通,目前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地铁系统之一。环状加放射状的12条线路均匀散布,总长近300公里, 150余站台,每天均开8500多次列车,时速可达90公里,运送乘客达900多万人次,担负全市45%的客运量,战时可供400余万居民掩蔽之用,使用效率之高仅次于纽约地铁。

莫斯科地铁之庞大高效固然令人慨叹,但更令人惊叹的是其宫殿般的华贵高雅、独一无二。莫斯科地铁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漂亮的地铁,地铁站建筑气势恢宏、造型各异、华丽典雅。几十种色彩各异的大理石、花岗岩等铸就气势不凡的立柱,铺出华丽、光亮、宽敞的大厅。更有多种精美的大理石艺术雕像、技艺精湛的浮雕、玻璃拼花、马赛克镶嵌画、典雅的吊灯等装点四周及穹顶,使其呈现出宫殿般的富丽堂皇及艺术博物馆之奇特精妙,美不胜收,令人叫绝。

莫斯科地铁不仅有宫殿般的华贵高雅,更以其深厚的人文意蕴让人神思飞扬,流连忘返。各个地铁站以民族特色、名人、历史事迹、政治事件为主题而建造,从“普希金”“契诃夫”“屠格涅夫”“马雅可夫斯基”“十月广场”“马克思主义者”“红色近卫军”“列宁大街”“共青团员”等站名可见一斑。地铁站中爱国主义主题尤为鲜明。例如革命广场站,雕塑以十月革命胜利和苏联红军反法西斯战争为主题。冲锋陷阵的红军、站岗值勤的哨兵、奔波穿梭的信使、辛勤劳动的工人农民、坚毅沉着的老人、勇敢无畏的妇女、机智灵动的儿童……一个个英勇的身影真实再现了全民保家卫国的慷慨激昂。据说24座高大的青铜塑像,每座均有24吨重,可见卫国战争在政府和人民心中的巨大分量。再如共青团地铁站,里面金碧辉煌如沙皇宫殿,其设计主题是展示爱国史,从奠定帝国基业的彼得大帝、苏沃洛夫与库图佐夫等功勋名将,到1945年赢得卫国战争胜利的红军将士,一幅幅绚丽的历史画卷激励人们继往开来。

最能体现现代科技与历史传统有机结合的当数莫斯科地铁胜利公园站。2003年修建的胜利公园站,是莫斯科最深的地铁站,在地下90米处,通往站台的电梯长达126米!从地面下到地底得花上约2分钟。胜利公园站的壁画,纪念着两次卫国战争的胜利。拿破仑一世及纳粹德国的入侵,曾引发艰苦卓绝的抗战,但胜利最终属于俄罗斯!这将是回响千万年的胜利的颂歌,正义的颂歌,人民的颂歌!

令人难忘的莫斯科地铁!无论宫殿般的华贵高雅,还是深厚的精神滋养。

文化圣殿——圣彼得堡

圣彼得堡(曾称彼得格勒、列宁格勒)位于俄罗斯西北部,波罗的海芬兰湾东岸,涅瓦河河口,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北方首都”“水城桥都”“科学文化艺术之都”“十月革命之都”“英雄城”“白夜城”等种种美誉向你述说着它辉煌荣耀而独特的历史与当下。虽匆匆数日跑马观花,一幕幕情景却令人长久不忘。

难忘十二月党人广场上高高耸立的青铜骑士塑像,其重现了彼得大帝的英武与荣光。重达40吨的巨型花岗岩上,代表俄罗斯的骏马前腿腾空,彼得大帝稳坐马上,目光炯炯凝视远方,左手执缰,右手坚定前挥,好像要冲破一切阻力勇往直前。马蹄下一条踏死的长蛇,代表了一切阻止改革守旧势力的必然下场。正如雕塑所示,彼得大帝这位旷世难有的非凡君王,以其超前敏锐的洞察力和无所畏惧的铁血治理,挑战数百年的无知与孤立,于1698年推动了波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和宗教等各方面的巨大变革。他冲破重重阻力,学习并积极推行西欧先进政治文化、科学技术,外克列强,内驱愚昧,把落后、封建、贫穷的俄罗斯引出黑暗的中世纪,引向工业化和现代化,引向海洋与繁荣。较之同时代的著名君主英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主要顺应臣民的一致愿望,彼得大帝则把俄国带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方向。他高瞻远瞩,胸怀宽广,让其面向西方、面向海洋的改革方向传承数十载,最终得以迅速跻身欧洲列强。作为恩格斯所赞叹的“真正的伟人”,创建了圣彼得堡及“塑造了俄罗斯躯体”的彼得大帝,留给后人的启迪依然深远悠长。

难忘冬宫建筑群的气势恢宏、华丽典雅。由巨大的整体花岗岩构筑而成的高达47.5米的亚历山大柱,屹立在广场中心。这是世界上最高的凯旋柱,彰显着1812年卫国战争胜利的荣光。5座典型俄罗斯巴洛克式建筑分布广场外围,宏伟端庄。其中的冬宫博物馆为世界五大博物馆之一,其5—20世纪约300万件名画、雕塑、珠宝、名贵钟表、玉石雕刻、瓷器、家具、考古文物等珍藏集世界各地之大成,令人目不睱给,完全沉浸于历史与艺术的海洋。

难忘夏宫花园的壮阔气势与富丽豪华,尤其宫殿前的人工瀑布群壮观异常。它包括两座梯形瀑布、64个喷泉及与其组合的250多尊大小各异的金铜或大理石雕像(雕像均为历史或神话的经典)。最高的隆姆松喷泉中心水柱可直冲22米。梯形瀑布及梯级步道则直通波罗的海。置身大瀑布顶端眺望,但见无数奇幻变化的银色水柱与雕像群的炫目金色交相辉映。沿着笔直的梯级步道、林荫大道一直向前,深蓝波罗的海与湛蓝晴空的亲密无间就呈现在海天一线!多么令人震撼又心旷神怡的景观!我惊叹于设计大师因势造型的独特构思,更佩服其天人合一的精妙奇巧,这座“俄罗斯的凡尔赛宫”,堪称世界经典!

难忘别称皇村的叶卡捷琳娜宫,不为那“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琥珀宫,也不为那廊台奇秀、湖光林影、优雅美丽的法式花园,而是两位伟人令人久久缅怀。看着白蓝金三色的典雅叶宫,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功业历历在目。这位嫁与彼得三世的德国公爵之女,在登上俄国女沙皇宝座后,大刀阔斧的力行革新,强化国家政权,极大扩张疆域,鼓励工商,强大军事外贸,兴办各类学校,支持文学艺术,其执政34年,让18世纪的俄国成为欧洲第一大国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强国。这位被誉为“塑造了俄罗斯灵魂”的女皇,在俄国人心目中与彼得大帝齐名。这位远胜于其夫的异国公主的俄国情怀与超凡才干,令人无限感慨!叶宫还与另一位巨人有关,那就是名扬四海的普希金。其祖父本一黑奴,追随彼得大帝被封公爵。普希金作为王宫贵族的陪读,于12~18岁在皇村学院学习了六年。看着普希金曾就读的楼房,想着普希金对俄国文学的卓越建树,想到这位才华横溢被誉为“俄罗斯文学时代的太阳”竟然倒在与情敌决斗的枪口之下,心中难掩无限痛惜。

难忘十月革命指挥部——斯莫尔尼宫。这是一座外观典雅的三层巴洛克式建筑,赭、蓝、白三色简洁明快。谁能想到这看似普通的楼房,竟在俄国历史上浓墨重彩!时光回到1917年十月革命武装起义的日子,斯莫尔尼宫灯火通明,布尔什维克党军事革命委员会的一道道起义命令火速发往全国各地。阿芙乐尔号巡洋舰震天撼地的炮声响了!高呼“乌拉”的起义队伍潮水般从四面八方冲向冬宫,一举击溃临时政府。列宁在斯莫尔尼宫庄严宣布“一切政权归苏维埃!”由此开创了无产阶级当家做主的新纪元,引领了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斯莫尔尼宫8根壮丽的白色大理石圆柱前,敬爱的列宁同志铜像巍然屹立,他左手执帽,头脸上扬,右手斜指向前,好像号召无产者奋勇向前,彻底砸烂旧世界!时代进入21世纪,也许有人遗忘,也许有人微词,但历史不容抹杀,历史不可逆转!“北方吹来十月的风,惊醒我们苦弟兄……”,作为十月革命深远影响的受益者,我们深爱列宁,我们铭记红色历程。我们执着,我们骄傲,因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创造性地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发扬光大!

难忘波光粼粼的美丽涅瓦河,这文化艺术科学教育的长廊。置身游艇一路眺望,华丽冬宫、庄严教堂、珍奇博物馆、典雅学院、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圣三一大桥、宏大造船厂、古港灯塔……扑面而来。听导游介绍,圣彼得堡不仅是俄罗斯第二大政治、经济中心,而且是享誉世界的科学文化城。俄罗斯在近三个世纪中取得的大多数科学发明成果都出自圣彼得堡。其科学学派在世界上享有崇高声望。罗蒙诺索夫、普希金、果戈理、莱蒙托夫、高尔基、柴可夫斯基、肖斯塔科维奇等大师曾在此生活和工作。叶利钦、普金、梅德韦杰夫等政治家曾在此就读。这里拥有40多所高等院校、400个科研机构,50多所博物馆以及众多图书馆、影剧院等。涅瓦河哺育了灿烂辉煌的俄罗斯文化,两岸荟萃了科教文化精华。随着导游的指向,世界著名的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加里宁工程学院)、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国立精密机械和光学学院(中国老一辈光学专家的求学地)、国立工艺学院(门捷列夫曾就职于此)、电工大学(2000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的母校)、欧洲十大著名医科大学之一的巴甫洛夫医科大学以及世界四大美术学院之一的列宾美术学院、与奥地利维也纳的音乐学院齐名的音乐学院,等等,一一在目。一时间,仿佛两岸上空星汉璀璨、圣光闪耀,令人叹为观止,无限敬仰!

圣彼得堡令人难忘的并不止于上述享誉世界的帝王伟人、辉煌建筑及悠久文化,深深地感动还来自现实民间。

还清楚记得去叶宫那天路上,尚未抵达宫门,远远听见激昂的中国国歌管乐在耳边乍响,怎么回事?定睛一看,原来是一支简易铜管乐队迎面而来!只见5位身着深蓝镶红礼服、头戴礼帽的六七十岁老人正踏着节拍全神贯注地演奏,并不时向我们闪动神秘的微笑。没想到在俄罗斯还能听到令人热血澎湃的中国国歌,中国游客队伍沸腾了,掌声与喝彩声阵阵响起,老人们越发倾情投入!当我们走过这支乐队时,还听见“毛主席万岁!”的欢呼声在身后响起。多么可爱的一群老人,对中国人民有着如此深厚的情意!多么值得敬重的一群老人,当有些国人都不以为然时,他们却珍藏着红色记忆!这是中苏友好的历史延续,愿两国人民的友谊万古长青!

还清楚记得涅瓦河游艇上那独具风情的俄罗斯歌舞。在欢快的手风琴伴奏中,慷慨激昂的红军战士舞、柔情蜜意的情侣舞、风趣诙谐的斗鸡舞、与中国游客互动的化妆表演……精彩节目一个接一个,掌声、欢笑声此起彼伏。一位高大的俄罗斯老人又引吭高歌了,中文语句不太清晰但旋律特熟。这是什么歌?我急急在脑海快速搜索,哇!原来唱的是“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耳边骤然响起众人的热烈掌声和热情呼应。看着眼前这位倾情演绎的风霜老人,我的眼睛不禁湿润了。为何他(们)会特别钟情这首歌?不仅仅是为了表达对中国人民的情意,更重要的是,这首歌唱出了他们所崇尚的无所畏惧、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他们赢得了卫国战争。正是这种精神,在政治经济改革阵痛中,他们坚韧不拔、力排万难,满怀信心朝着胜利的方向奋进!我猛然顿悟,真正的俄罗斯之光,不是帝王伟人、大师名家,不是享誉世界的名胜珍藏,而是千百万推动历史发展的俄罗斯人民!正是他们一代又一代的勤劳智慧、艰苦奋斗、前赴后继,才创造了并继续创造着俄罗斯的辉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