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最不能闻那煤油味儿

最不能闻那煤油味儿

时间:2023-0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那时候,我们都把煤油灯叫做“洋油灯”,估计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逐渐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了。煤油是一种易挥发液体,略具臭味。由于“洋油”和许多其他生活必需品一样,都是要凭票由“代销店”供应的。进入代销店,挡面的是一个开了缝的木制三斗桌作柜台。在代销店里,你能闻到一股特殊的味道,那是烟、酒、糖、醋、酱油、煤油等混合而成的气味。

最不能闻那煤油味儿

洋油/夏映志/中国美协会员/连环画/代销店

那时候,我们都把煤油灯叫做“洋油灯”,估计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逐渐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了。对于今天使用节能灯的孩子来说,洋油灯在他们的脑海中没有一点印象——不要说用过,连见可能也没见过。在我们村子里,家家户户使用的洋油灯几乎都是自制的。先准备一个旧墨水瓶或药水瓶,把一截废旧的铁皮卷成空心管,把火纸或者棉絮搓成捻状插进,叫做灯芯。然后把瓶盖钻出一个小孔,把灯芯插进去,露出一点点头儿,往瓶子里灌上煤油。这样,一个既不花钱又实用的煤油灯就做成了。

煤油是一种易挥发液体,略具臭味。所以,那时候你几乎时时处处在家家户户都能闻到它的味道。多数人适应了它的气味,但也有极个别人不习惯它的臭味。我的忘年交朋友、为这篇文字作插图的美术家夏映志给我讲过一则他曾经在街头听到的两个老太太的对话。

夏映志,息县人,1942年出生,20世纪60年代初毕业于郑州艺术学院美术系。历任息县文化馆馆长、文化局副局长、文联主席兼《息县坡》报第一任总编辑等职务。现为中国美协会员、省宣传画学会理事、省中国人物画研究会理事、省民间美协研究会理事、信阳美协副主席。他创作的百余幅美术精品在全国发表、展出、出版发行。

夏映志讲的两个老太太的对话内容是关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大力宣传实施火化的殡葬政策的话题。

一位老太太悄悄地对旁边的另一位老太太说:“你瞧瞧,咱们都这一把年纪了。听说以后人死了都要火化,烧成灰!”

另一位老太太疑问:“那好好的人身子咋能烧着呢?得多长时间才能烧成灰啊?”

“嗯!人家说了,烧之前先浇上‘洋油’(煤油),快得很,个把钟头(一小时左右)就……”

还没有等那位老太太说完,另一位老太太就急着抢过来说:“咦!我是最不能闻那‘洋油’味儿了……”

由于“洋油”和许多其他生活必需品一样,都是要凭票由“代销店”供应的。为了省油,就经常用针把小洋油灯的灯芯往下一压再压,在大人不做什么活时,甚至把火头压到只有黄豆粒大小,尽量少用一点油。否则,火头大了,就会供应不上,就会断油。没有油,自然点不了灯。这样,你就只好摸黑了!

“代销店”,是在那个商品匮乏、凭票购物的年代,由集体经营的联结城乡的唯一合法的商品流通渠道,也是乡下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依托。因而,代销店在农村有着特殊的地位——家家户户日常生活的油盐酱醋,当然也包括煤油,都由它供应。

记得我们村子的代销店,与大队部隔壁。进入代销店,挡面的是一个开了缝的木制三斗桌作柜台。台面一侧依次摆放着几只玻璃方瓶,瓶子里装着的是最能吸引小孩们眼球的、穿着花花绿绿“外衣”的糖果和各式糕饼。台面另一侧摆放着算盘、秤和那些用来包裹货物的纸袋。

紧挨柜台排列的是一溜坛子,有装老酒的,也有装酱油和醋的。盐是用几个麻袋装着,放在最里面。柜台和那些罐罐坛坛形成了一堵半身高的“墙”,这“墙”就把我们拿着“票”、掂着瓶子的人与那代销员隔开了。

在代销店里,你能闻到一股特殊的味道,那是烟、酒、糖、醋、酱油、煤油等混合而成的气味。不过,那怪怪的、说不出的味道,倒是一种在其他地方没有的很好闻的味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