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笨鸟先飞,勤能补拙

笨鸟先飞,勤能补拙

时间:2023-0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你那“一亩三分地”咋能叫它“望天收”呢?久而久之,我们把自留地都叫“菜园子”。在菜园子上付出的劳动,说精工细作二点都不为过。我们在村子里上的是小学,读书对我们农村的“小鬼儿”来说,读成读不成是另外一回事,反正也不能靠读书吃饭,你就是那“望天收”的命吧。所以,这学校顺理成章的也是“望天收”的教育水平。但是就那些地,还是“望天收”,一家姊妹四五个、七八个很正常,是不是“僧多粥少”啊?

笨鸟先飞,勤能补拙

公家/菜园子/绿色肥料/扫盲班/第一要务/上管下/僧多粥少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真可谓“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想想这个理儿吧,公家的、集体的,那是社会主义的,收不收也不是你哪个人的,你管得了吗?但是,你那“一亩三分地”咋能叫它“望天收”呢?那个宋人之所以不畏“今日病”而去“助苗长”,肯定是发生在自留地而非公家的地里。

我记着,我们生产队家家户户的自留地都种上了蔬菜,国家有明文规定啊,自留地可以生产各种农副产品,满足家庭生活和市场需要,增加收入,活跃农村经济呀。我们那儿的土地适合种植蔬菜,自然就依“道”行事,种菜。久而久之,我们把自留地都叫“菜园子”。

在菜园子上倾注的精力以及所寄予的收获希望,恐怕要不是汲取那个宋人的教训,我们也会做出“揠苗助长”那样的傻事来。

为了保证菜园子的旱涝保收,我们都会全方位投资投劳。比如肥料,不仅品种多,而且还都是绿色肥料。像猪、牛、羊家畜肥料,鸡、鸭、鹅家禽肥料,人粪尿肥料,都派上用场了。什么时候施什么肥料,哪种肥料施到哪种蔬菜地里,都是一清二楚的。在菜园子上付出的劳动,说精工细作二点都不为过。

我们在村子里上的是小学,读书对我们农村的“小鬼儿”来说,读成读不成是另外一回事,反正也不能靠读书吃饭,你就是那“望天收”的命吧。

这读书为啥“望天收”呢?在那个物质和精神都匮乏的年代,庄稼人最关心的是肚子温饱问题,很少有人去关心孩子成长,更不用说重视孩子的教育了。只要能够进入学校门,比在外边疯跑强点儿就上帝保佑了。

印象最深的是,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第一课是《毛主席万岁!》第二课是《中国共产党万岁!》第三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一课学习三天到一个星期的时间。这好像与后来村子里面办的“扫盲班”学的内容差不多。上中学一年级的时候,英语的第一课学的是《Longlive Chairman Mao!》第二课是《Long live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如此等等。

至于说学习成绩,好像是可有可无。你硬要问我,我不是谦虚,真是无从谈起。每个学生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迟到早退是家常便饭。上学迟到、早退、旷课,理由都很充分。好像这学是给“公家”上的,这书是给“集体”读的。所以,这学校顺理成章的也是“望天收”的教育水平。当然,主要原因是家长忙,瞧小孩(就是照看弟弟、妹妹)是当时的大孩子的“第一要务”。那时候也不计划生育,农村生儿育女也很自然,没有大人照看,或者大人精力有限顾不过来,那就大的带小的,也叫“上管下”。只要管住别掉进“土井子”里下“面疙瘩”就行了,又不叫你教他认字儿背诗,更不需要启蒙教育,顺其自然,“望天收”就望天收吧!

咱前面说过,生产队分粮食主要是根据工分儿和人头啊。但是就那些地,还是“望天收”,一家姊妹四五个、七八个很正常,是不是“僧多粥少”啊?吃的差,穿的更差。衣服一般也是“上打下”,哥哥姐姐穿过了,身体长高了,小了不能再穿了,弟弟妹妹捡过来接着穿。这算不算是具有传承的意义啊?所以,你在学校里看到的学生,不是遍身补丁,就是棉袄露着棉絮,前襟、袖子都脏兮兮的,抹得油光发亮。大人常常责怪小孩不讲卫生,就会说袖子脏的像剃头的“鐾刀布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