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有个天性,看到一件喜欢的玩具就非要不可,如若不得偿所愿,就会撒泼、耍赖、哭闹直到大人满足了自己的心愿为止。再不然,则几天提不起精神,闷闷不乐。
笔者发现,在基层报道员中居然也存在着惊人的相似。有的同志投出稿件,最终未发,那几天就眉头紧锁,茶饭不思,干什么也提不起精神,甚至别人叫他也爱理不理;稿件刊发后则喜笑颜开,举手投足之间都透着那么一股子精气神儿。一前一后判若两人。
其实,这本不是什么坏事。稿件不发表,给自己加一些压力;见报了,心情又自然愉悦。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报道员对稿件的重视,对工作的热爱。可如果在投稿中长期抱着这样的“幼儿心态”,有害无利。
那种“吃嘛嘛不香”的茶饭不思伤害身体事小,长此以往地耿耿于怀,会给心理带来更多烦躁、孤僻的消极因素,也会带来更大的压力。寓言故事中那个英俊的年轻人,不就是因为遭受挫折一直心情恶劣,最后变得丑陋不堪么?心理的浮躁势必直接影响到写稿的状态,从而形成越不发表心情越糟,心情越糟越写不出稿件来,越写不出稿子越胡编乱造,炮制“假新闻”的恶性循环。
见报后“阴雨转晴”的表现乃是人之常情,试问,谁登了稿件不高兴呢?但基于“幼儿心态”,容易让人被胜利的喜悦冲昏头脑。本来黑着脸心想:稿件怎么还不发还不发?!等到真正见报了,喜悦之余,连看也不会再看一眼,直接大剪一挥,做成剪报;或小心翼翼地当做“古董”收藏起来。这样,于写作水平的提高又有何益呢?等下一篇稿件投出,又陷入了新一轮的循环。
“幼儿心态”的形成归根结底三个字:不淡定!除了报道员自身心理素质外,一部分也来自单位的无形重压。有的单位在没有形成一套完整报道机制的环境下,硬是赶鸭子上架,无视实际地规定报道员上多少稿件,见报则表扬,不发表则痛批。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在这种“皮鞭高悬”的压力下写稿,也无怪乎会出现“幼儿心态”了。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一篇好稿件并非是作者刻意把自己关进屋里造出来的,而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经历积累中自然而然组成精彩的词句,沉淀深度的内涵。“幼儿心态”最大的害处正相反:让报道员为写稿而写稿。
抵制“幼儿心态”,最好的方法是不急于下笔。多跑一跑部队,多积累一些素材,量变引起质变,素材一多,稿件自然有了思路。仔细阅读见报的稿件,与自己的初稿进行细到标点符号的比较,也是“成长”的“良方”。从比较中看编辑老师改动了哪里,为什么改动了那里,改过以后比以前好在哪里,潜移默化中也提高了自身的写作水平,效果立竿见影。
幼儿会随着生理上的成长,慢慢变得成熟,投稿中的“幼儿心态”却不会自动消失。让我们摆正心态,惜墨如金,把曾经一刻不停地盯着自己署名的目光,转而投向身边真正感人的瞬间吧!
《火箭兵报》2011年10月15日四版通联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