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6日)
岳麓声名巨,最是育材优。
陶公肇始[21],从此典籍上琼楼。
舆马饮池稠[22]。
书院屡兴废,湘水只东流。
千年已,新时代,耻封侯。
于斯为盛[23],传统道统俱回眸。
欧美[24]朱张兼蓄[25],文理工商并举[26],
妙手续春秋。
日月无私照[27],橘子满洲头[28]。
【注释】
[1]1914年,梁启超先生到清华以“君子”为题作演讲,以《易经》中“乾”、“坤”二卦的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为中心内容激励清华学子发奋图强。此后,学校将此八字作为校训,制定校徽。
[2](晋)谢混《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水木清华是北京清华园中最著名的景点,位于清华大学工字厅的北侧。
[3]位于清华园礼堂前大草坪南端的古典计时器——日晷,原为圆明园遗物,1920届学生毕业时献给母校。下部底座镌刻着1920级的铭言“行胜于言”的中文及其拉丁文译文,“行胜于言”从此成为了清华的校风。
[4]《荷塘月色》是中国文学家朱自清任教清华大学时所写的一篇散文,因收入中学语文教材而广为人知,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
[5]梁诚(1864—1917),原名丕旭,字义哀,号震东,广州市海珠区黄埔村人。1875年,未满12岁的梁诚便在家庭的资助下考取第四批留美学生。1900年,清政府与列强国家开战,结果北京失陷,紫禁城被占。1901年9月,清政府与参战的11个国家签订了《辛丑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支付战争赔款白银4.5亿两,这就是庚子赔款。梁诚与美国政府相关人士反复交涉,迫使美国政府同意重新对美国的庚子赔款数目进行核实,退款数目最终定为1000多万美元。梁诚在致外务部函中说:“在美廷既喜得归款之义声,又乐观育才之盛举,纵有少数议绅或生异议,而词旨光大,必受全国(美国)欢迎。”梁诚的这一提议迅速被美国政界所接受,中美双方很快达成协定,从赔款退还之年起,前四年中国每年将派送100名学生,到第四年时,中国将有400名学生赴美留学,从第五年起,直至赔款完毕之年,每年至少会派送50名学生。用退款兴学的目标得以实现。
[6]1894年,中日爆发甲午战争,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而结束。清军失败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据说是慈禧太后为庆贺自己的六十大寿,而挪用海军经费修建颐和园,从而导致海军舰艇建设的经费短缺。
[7]据史料记载,清华园内曾有皇帝御题匾额11块,它们是西郊仅存的少数圆明园时代的建筑。现存清华园门匾是清代咸丰皇帝所赐,“清华园”三字为“晚清旗下三才子”之一的叶赫那拉·那桐所书。
[8]《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9]博雅塔原为北京大学校园内的一座古塔式的水楼,现在是一处著名景观。由于当时燕京大学校园内的建筑都是以捐款人的姓氏命名的,这座博雅塔主要是由当时燕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雅(当时居住在美国)捐资兴建的,所以被命名为“博雅塔”。博雅塔是北京大学的象征,校园内任何一个新建的建筑物都不能比博雅塔高。
[10]未名湖,北京大学校园内最大的人工湖,是北京大学的标志景观之一。
[11]陈寅恪《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12]《曾子》:“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
[13]我的家乡是内蒙古武川县,我给自己取“川夫”为号。
[14]中山大学(Sun Yat-sen University,SYSU),简称“中大”,由孙中山先生创办。1835年11月,美国公理会传教士伯驾(Peter Parker)在广州十三行开设眼科医局,并于1859年改称“博济(Pok Tsai)医局”。
[15]中山大学校徽为圆形图案,中间的弧形巧妙形成一朵红棉花,意寓中山大学位于岭南地区。
[16]中山大学“马丁堂守护神兽”石狮,是岭南大学首任华人校长钟荣光从广州城内觅得并迁入校园安置的,在康乐园里已经默默伫立了近百年。
[17]据《广州城坊志》记载:乙丑进士牌坊为表彰明天启五年(1625年)广东进士李觉斯、梁士立、罗亦儒、吴元翰、岑之均、尹明翼和高魁7人而立。建于明崇祯八年(1635年),砂岩砌筑,四柱三间五楼,各楼下的石制斗拱承托出檐,石额刻“乙丑进士”4字,额坊分别为梅雀纹式和菱纹式梅花图案。
[18]超泉是中山大学校园内的一处景观。
[19]1912年9月,孙中山从北京前往山东视察。在高密时,应国民党高密分部负责人、县立高等小学堂堂长、县农会会长侯芝庭“请总理给我们留几句训言”的要求,孙中山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1920年7月26日,孙中山在《<新疆游记>序》中说:“有志之士,当立心做大事,不可立心做大官。”
[20]康乐园是中山大学南校区的别称。中山大学的康乐园和北京大学的未名湖、武汉大学的珞珈山,并称三大中国大学自然景观之最美丽者。
[21]岳麓山自古就是文化名山。西晋以前为道士活动地,晋武帝泰始四年(公元268年)麓山寺创立。东晋陶侃曾建杉庵读书于此。
[22]两宋之交,岳麓书院遭战火洗劫,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湖南安抚使知潭州刘珙重建岳麓书院,并延聘著名理学家张栻主教岳麓。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朱熹来访,与张论学,举行了历史上有名的“朱张会讲”。前来听讲者络绎不绝,时人描绘“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这次会讲,也推动了宋代理学和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一件盛事。
[23]岳麓书院大门两旁悬挂有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上联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下联出自《论语·泰伯》。
[24]1913年,杨昌济在《湖南教育杂志》发表《余归国后对于教育之所感》一文,建议:“湖南尚无可与东西洋比较之大学,……高等学校不发达,则中学校均绝其来源,此非教育前途之福也。……欲合湖南之高等师范学校、高等工业学校、明德高等商业学校、法政学校、医学校等,组成一湖南大学。一切组织均参考东西各国成法而定之,造端宏大,事非易举,然为开发国力、集中思想之计,此等计划不可少也。”
[25]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赐御书“道南正脉”额,以褒扬岳麓传播朱(熹)张(栻)理学之功。
[26]1937年7月,国民政府明令将湖南大学由省立改为国立,下设文、法、理、工、商五个学院。
[27]《礼记·孔子闲居》:“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
[28]橘子洲位于长沙市区对面的湘江江心,是湘江下游众多冲积沙洲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洲,形成于晋惠帝永兴二年(公元305年),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国第一洲”。远在唐代,这里就盛产南橘,远销江汉等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