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此时期出现的《礼记》,明确地教精英青年修身治国,把自己打造成为有知识和完美人格的强者,服务社会。
《礼记》中的《大学》篇一开始便提出学习的三个纲领和进程,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我们今天学习这“三纲”,清楚地认识到古代教育的目的:第一是教学生明白道德;第二是亲近民众兼从大众的经验中体会生活和知识;第三,努力学习和终身学习,直至到达了完美之境方作休止。西方教育和做人称最完善的标准为excellence,正与《大学》所言的至善互相契合。今天中国社会提倡“通识教育”,其概念源于西方,其中的至高目的就是excellence。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的前身是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其精髓有二:一是教人认识自己和文化传统,二是教人追求至善(excellence)。
我们今天推行通识教育,无须抬举通识教育为“洋货”,它的本源就在中华文化里,明载于《大学》首章。
假如今天的莘莘学子获得优良的通识教育,了解自己是谁,由何(文化传统)而来,又怎样从“明明德”学起,怎样亲民及求善,教育即可到达“复兴”的顶点。
《大学》虽然寥寥数十言,但同时提出了八个学习的条目,以说明目的和进程。八条目包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四条指出学习的目标和内容,后四条指明学成的个人责任。
我最近偶然遇见两位香港大学二年级学生,他们正忙着搞政治活动。我问他们有哪些人生目的,又志愿做些什么?下面是谈话的部分内容:
“我们要改造香港社会。”他们说。
“可否说清楚一点?”
“要实行民主,一人一票普选特首。”
“可行吗?有哪些好处?”我问。
“如果大家一齐醒觉,积极上街示威就一定可行。好处就是民主自由。”
“你们现在有机会读大学,而且可以自由说话和行动,有什么不满意的具体地方吗?”
“有!就是不能投票选特首。”
“我想暂时换一个话题,请教你们,贵校的校训是什么?”
他们不耐烦地商量了一阵,然后说出了:“明德格物。”
我追问:“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出于何书?”
“没有学过。”他们冲口而答。然后,他们觉得失言,补充说:“不过是一些陈旧的思想,教授们也没教过嘛。”
“旧思想是不错的。”我说,“但贵校仍然以它为训,一定不会因为它过时而不再有意义吧?至于教授不教,那可能是他们的疏忽。但是,我记得自己读中学的时候,香港只有一间大学,每年收不到200名新生。那时香港经济不好,我们那代中学生十分盼望有机会上大学,却没有机会,只能时常望着‘格物、致知’几个字而驰想自己有一天遇到奇迹,有机会跻身它的门内。我知道,大学里的学习靠自己,不一定靠教授讲课,所以中学后期便养成自学的习惯了。”
“你的经验是过去的事,不知跟自由民主有何关系?”他们问。
“那真的是我个人的经验。但是,也不一定不与自由民主有关。历史不是一去而无踪迹的事,而是足以反映社会发展历程的。在那个年代香港是一个殖民地,所以,人们都不敢言政。但是我们却觉得自由,因为有机会读书,不像80%的同代人没有入学机会,还未成年便做劳工养家。我们上学和自学,不凡事依赖老师,实在是一种很大的自由。”
“我们说一句,你这样长篇大论,好像有很多时间一样。现在是信息时代,时间重要,你大概知道吧?”
“那我就简短地说,你们的校训出自孔子的《大学》,有空时请上网查看,也许有助于你们明白自由民主的真理。”
谈话至此结束了,说明“代沟”的存在不因信息时代的通讯方便而消失。我后来想,香港大学教授人数众多,却不知有多少人知晓这条校训的深意及来源?
古时候每个中国人的身份都由“家门”和“师门”为标志,以说明他的地位和做人态度。虽然多数百姓没有机会上学读书,但是,多数人都在生活中从师学习。在“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信念之下,人们尊敬自己的老师,以老师的名字称号师门,视为一份特殊的骄傲,终生谨记着师训。现在学校规模大了,师训和校训都变成空洞的东西,真是可惜。
☆ ☆ ☆
董仲舒以儒家智慧为本,吸收了阴阳五行学说,构筑成“天人合一”及“天人感应”的理论,进一步把人和天这两种各自十分复杂的东西糅合在一起,同时也开拓了人的无限潜能,使之能与天地(大自然)互相感应,互为一体。这是中国心理学最早提出的人的超官感和超智能的“感觉”,等同现代心理学的“第六感觉”。
董仲舒又综摄先秦时代儒、道、墨、法诸家的智慧,提出“五常”的做人纲领,包括仁、义、礼、智、信。
从此,五常之道便成为儒家修养尽性的基础,激发人的最大潜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