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父母生长之德

父母生长之德

时间:2022-0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华文化以孝顺父母为至高的德行,与此同时,父母养育儿女就是极高的德行。父母爱惜子女并育之成才,同样是自然之德。但是,父母对于生长应该持有正确的态度。父母生子女是德,不拥有他们和不强求福报才是真正生了他们。父母扶持子女成长,做他们的好榜样,竭尽所能帮助他们成为好人,本身是德。父母看着子女主宰自己的生命就是福报。父母生长子女就是担当。参加生日会的十多个人都大受感动。

现代人普遍怀疑,行德会有福报吗?如果有,明显吗?如果没有,为何要行德呢?把这问题放在父母与子女之间,很贴切真实,其中的是非必须得到明确的解答。

孟子·尽心上》说:“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所以,社会有时会出现“好人没有好报”的事实。这些事实往往动摇人们应该做好人的自觉,虽有自觉亦难坚持,实在遗憾。

不过,多数人又觉得,不做好人的人生没有价值,所以力求保持做好人的自觉,尽管心里感到世道不公平,仍然坚持做个好人。

中华文化以孝顺父母为至高的德行,与此同时,父母养育儿女就是极高的德行。子女对父母报恩是天经地义的事。父母爱惜子女并育之成才,同样是自然之德。

当前,人们对天伦和人伦的自然关系都淡化了,不认真认识和重视,这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忘怀,多数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道家对父母养育子女之德有很好的观点,放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十分进步而实用。老子认为,每个人都因为父母养育而有“生”(growth)有“长”(development)。但是,父母对于生长应该持有正确的态度。

做人父母,生了儿女不该拥有他们,因为这样便等于不“生”(grow)。同样,父母帮助子女成“长”(develop),不该自认有权主宰他们的生命和志向,因为这样就如没有带他们成长。老子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十章》)意思是,生长儿女而不据为己有,教育他们而不夸耀己能,长养子女却不主宰他们,就是最高妙的德了。

“生”“为”“长”皆是德,都是自然的好事。父母生子女是德,不拥有他们和不强求福报才是真正生了他们。“生”的本身即含福报,一种恒久的喜悦和安慰。

父母自然“为”子女做很多事情,甚至牺牲自我,其本身是德,无须期望得到德外的福报和感恩。这样才是真心“为”了子女。

父母扶持子女成长,做他们的好榜样,竭尽所能帮助他们成为好人,本身是德。在这过程中,父母不主宰子女生命,不求德外的福报,譬如子女听话和孝顺,才是真正“长”了子女成人。父母看着子女主宰自己的生命就是福报。

孔子说:“知者利仁”,就是说,行仁爱之心是要有知的,不然,爱便因为无知而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在儒家智慧里,“知”是“可与立,未可与权”的。(《论语·子罕》)

“权”是智慧权能。孟子解释它为无执的智慧,所谓“执中无权”(《孟子·尽心上》)也。这样说,懂得爱人是不会执着的,不生矛盾,也没有迷惑,没有优越感,只有担当。父母生长子女就是担当。

在儒家智慧里,父母对子女是有权的,不过不是执着己见或者意欲的绝对权利,而是智慧之权,担当的是促进生长的爱。

道家主张“不仁”和“无心”的爱。骤看起来,似乎与儒家相反,其实不然。老子认为“仁”也有执着,所以“不仁”是“没有执着的爱”,不是没有仁心的意思。

老子说:“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老子·七章》)我们把圣人换作父母,这几句话的意思是,为人父母者如果爱子女而不执着,就不会感到负累,不会企求福报。父母如果把自己放在子女之后和外头,就等于让他们做自己的主宰而矢志成长,而父母的地位(爱)就能天长地久,因为它会世代长传。

我在大学校园工作和生活近半个世纪,认识许多特别有修养的贤人,对于养育子女最尽心的一位是维恩·特罗希博士(Vern Trott)。我们共事三十余年,彼此的办公室相连,友情很深。他专门辅导心理学,早年随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 学习,修养成一位谦谦君子。

维恩爱好音乐,大提琴拉得很好,他每月与六位大学本科同学一起练习演奏一次,数十年不改。他妻子是一位中学校长,性格外向,而且凡事十分讲究对时间的掌握,讲求实质效率。他们有两位杰出却性格互异的女儿,姐姐活泼爱动,是一位体育教师,妹妹沉静而做事缓慢,后来成为一位哲学教授。

在维恩60岁生日那天,我被邀请参加他夫人和女儿为他安排的庆祝盛会,分享他大女儿为他做的美食。切过生日蛋糕,大女儿仙蒂当众朗读她与妹妹一起写的一封书信:

亲爱的爸爸,我们近日为了庆祝您的花甲大寿,很想用简单的话告诉您我们心底里对您的感激,真不容易,因为您对我们的爱是如此厚实如山。我们商量了好久,终于发现,为什么我和妹妹俩人各有十分不同的性格。我像母亲,而妹妹则独树一帜,独立地追求她的哲学驰想,不食人间烟火。小时候,我时常私下埋怨,父亲您做什么事都是慢吞吞的,而且总是对人退让,从不争先。甚至在您每月一次的音乐练习组里,您选择的是笨重的大提琴,在合奏中弹奏慢而沉重的低音旋律,不像小提琴的轻快,大放光芒。在分担家务工作的时候,我与母亲爱以最快的时间处理饭后的清洁工作。但是每次轮到妹妹,她会在洗碗的时候拿起一个肥皂泡看过半天,忘记应该做好的工作。这时候,您一定让她站过一旁,下手帮她洗完碗碟,不出一声,叫我和母亲看了都摇头,不明白您为何如此偏爱妹妹,让妹妹逃避工作。现在我明白了,亦想出给您的生日贺词。父亲,您不是慢,也不偏爱,您都一样深爱妈妈、我和妹妹,您深知我们每人的独有性格,一直尊重我们,把我们放在您的前面,给予我们最大又自由的发展空间,默默地做出一切支持我们,牺牲您的需要。

亲爱的父亲,您并不慢,您是世界上最快的人,因为您造就了我们,早在我们认识自己之前就明白我们,而且不出一言帮我们做自己选择的事。父亲,我们爱您,尊敬您,感谢您,祝您生日快乐。

参加生日会的十多个人都大受感动。我们都熟悉维恩和他的家庭状况。他在学术上并不出众,却在亲友之间很受尊敬,就是因为他的“达人”精神和行为。

维恩并不博学,更没有接触过东方智慧,一辈子都安分地做事做人,怎么会表现出儒家“己欲立而立人”的精神呢?后来我知道了。1988年,我有机会在普林斯顿大学的行为研究所与罗杰斯教授共同研讨人的自觉动源,获得启示。罗杰斯是创立“非主导性心理辅导法”(nondirective counseling)的一代宗师,他长期参读《易经》和孔孟学说,他坚信人的善性和自觉本质。所以,他在辅导心理失衡的病人时,只是尽力帮助后者用多个不同角度反省自己的行为表现,直至发现行为怎样受着情感偏激而脱离正轨,进而释放情绪,再使行为回归常道。怎样反省呢?罗杰斯认为,一个迷于情绪的人在本我(id)中纠缠,漠视自我必须生活在与他人互动的事实之中,所以走不出自设的困境,只顾自怨自怜,不能感受到他人的爱护和尊敬。心理病人一旦受到心理辅导师的尊重和鼓励,则一时顿悟,发现他人对自己的影响和力量,冲出情绪。罗杰斯告诉我,他对人性的认识很受儒家智慧所影响。如是,我知道,即使我的朋友维恩不识儒道,他的做人定位却因为受到他的恩师学问的感染,由儒家智慧所塑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