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郭美美”风波至今,已有一段时间了。
有人说,郭美美是“卧底”,算是中国网路反腐的标志性人物。想来,大多数人必然认同。没有她一直炫富上传的豪华别墅、Hermes皮包、MASARATI跑车、德国纯种马、保镖头等舱、中国红十字会等图片,长期为高房价物价心烦意乱的广大老百姓,断不会突然聚焦一位年仅二十、长相普通的女孩。她的幕后,究竟掩藏着什么?权力,腐败,慈善……
虽然中国红十字会已经报案,可含糊其词的澄清、气势汹汹的恐吓,使大众的愤怒一路暴涨,口诛笔伐,一发不可收拾。其实,“郭美美”风波,也并不偶然。类似中国红十字会这样的官方慈善组织,每年都会收到大笔大笔的捐款。尤其逢遇巨大的天灾人祸,海内外各界资助更犹如雪花海潮般,源源涌入。但捐款去向如何,每一笔款项是否如期、如数到达需要人的口袋?长久以来,没有任何一个管道或机构,可以向公众与捐助人公示交代,透明账目明细。我身边很多朋友,都在思考、讨论、质疑这个问题。很多人多年也因此,宁愿不辞辛苦、长途跋涉,也要亲赴辗转一线,只为绕开官方机构的层层盘剥扣压。
我以为,一个社会当中,公民对慈善事业的热情与捐助,是民心向背的反映,也是归属感的象征。当下,中国应对社会慈善事业反省检讨,有新的思考和认识。并大刀阔斧、扫除毒瘤,改变以往政府保障福利式的大包大揽,逐步向依赖社会民间力量为主的形式发展过渡。我曾任民政事务局长,主管香港社团事务多年。根据香港成功经验,社会慈善事业只应是民间行动,而不是政府行为。发展社会慈善事业,政府的角色,是充分提供一个全面性、全民性的社会福利保障系统,是担当完备法律规章制度的制定者与捍卫者,全面监督从事慈善事业的社会企业、团体与机构,保障捐款者与受助人的利益。两者之间可以互相配合、互为补充,但又绝无关联性。从而,调动一切资源,携手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
《礼记》名言,“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我们要痛定思痛,重塑、传播社会慈善事业的正面形象,并遵循“五是”与“五不是”原则:社会慈善事业是“社会投资”,不是“赚钱生意”;社会慈善事业是“救济式福利”,不是“权利式保障”;社会慈善事业是“配合”政府政策,不是“对立”政府;社会慈善事业是救济“小众”,不是平衡“大众”;社会慈善事业是“阳光操作”,不是“黑箱作业”。
这,是国家惟和、长远和谐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大计,也是中国自古以人为本的传统,更符合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若每人都有心有力,中国社会慈善事业定可由繁华而寂寥,由杂乱而纯净,进入新的轨道。
心若在,梦就在!
载《明报》2011年7月8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