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由自在人生的实现

自由自在人生的实现

时间:2022-0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由是今天世界的中心价值以及判断社会进步与落后的标准。绝对的人本自由并不存在。它并不禁止自由选择,只是惩罚错的行为。历史上的暴君就是这样用“可以选择对与错的自由”来欺骗人民的,运用各种方法宣传及巩固自己判断对与错的权威。个人仍然可以“出走”,离开家庭自创生命,宣布独立,对自己负责。这是自由的真实定义。

两大传统

自由是今天世界的中心价值以及判断社会进步与落后的标准。我们很有必要弄清楚它的意义、它如何影响个体的生长发展以及它在人的生命中的贴身关系。

总的来说,自由的意义有两大传统——西方的和中国的。此外还有地中海、中东、印度、非洲和大洋洲的。不过,当今互相影响和冲击国家、社会和个人的,是中西的两大传统。而现代心理学从人的感觉出发,给我们在分析过程中提供了实际的观念和方法。

西方文化没有根本的个人自由。当前有的只是公民自由,而且受很多因素限制,特别是政治的、法律的和经济的。绝对的人本自由并不存在。

传统始于五千多年前的犹太《圣经》。其中的《创世纪》篇写亚当的故事,大家很熟悉,天父创造了亚当,让他和夏娃快乐地住在天堂乐园里。一日,天父吩咐亚当不要采吃树上的果子,但是,他吃了,激怒了天父。他即时把儿女逐出乐园,并诅咒他们的后代子孙永远背负原罪

史称这是“人的堕落”(The Fall of Man)。我们今天细想,人的始祖就如是轻易被判定“堕落”了,而且是永恒不变的堕落,如是,人可以有多少属于自己的自由呢?他又可能有多少尊贵呢?

历来,人们分析这故事的意义:首先,天父原先一定让亚当有所选择的(即自由自主选择),由他去采吃或不采吃树果。但是,从接着发生的故事看,上帝并不容许亚当有自由选择,因为他吃了果子便失去一切,而且给子孙带来原罪。于是,在犹太——基督教的教义中,如果说人有自由,那自由是上帝的判决和赏罚,不由个人把握。事实是,谁人背离天父的吩咐,就是犯罪。有人说,人仍然有权选择,不过,他一定要选择得对。发展到后来,西方的法律亦是一样。它并不禁止自由选择,只是惩罚错的行为。

《基本法》规定香港沿用英国式的法律,“五十年不变”。这法律的最高精神权威是上帝的人心规限。就是说,任何受审人在法庭发言,手按《圣经》宣誓他说真话,他说的话即被判为真话。最终,经过程序,由法官判断,因为法官戴着象征神权的帽子,他的判断也是最后的判断。试想,这有问题吗?

我们驰想古时,犹太人散居在浩瀚沙漠世界里,长期受到大自然和邻近族人的残酷迫害,等到大卫和所罗门两位杰出王者出现以后,当权者认识到武力不足以控制人民,就决定借用一种神权(devine power)控制人们的内心,在那儿种下由残酷罪罚所产生的恐惧。

于是,犹太的数部《圣经》写下不少故事,说明神权的绝对性,同时说明人是有自由的,只要他不离弃“神圣”(The devine)。摩西说得清楚:“你有自由选择,但你必须选择正确。”

历史上的暴君就是这样用“可以选择对与错的自由”来欺骗人民的,运用各种方法宣传及巩固自己判断对与错的权威。发展下来,聪明人明白了,谁人竖起神圣的旗帜,或者在人们心底种下害怕神圣判决的恐慌,就可以控制人民。就是说,让人能够建造一种意识形态,甚或一个名字,就可以用它做控制人群的有效工具。

中华传统自由

中华典籍里没有“自由”这个名词,它是现代人由西方翻译过来的。我们的儒、道、释三家思想体系里,都不设万能的神。三家思想都视人为宇宙万物的一员,他具有自主生命及敬爱自然的本性,而且不断努力提升精神境界,创造价值和意义,超越此在生命,担当化育未来的责任

中华文化有层次分明的伦理及伦常关系,同时维持家庭和社会秩序,教育后代,并且维持生命持续与长久。每个人在这些关系中都知己知彼,服从长辈的威信,依随他们的规范,自由自在地做自己喜欢、胜任又乐在其中的事,满足私情和天道。不服从又怎样呢?个人仍然可以“出走”,离开家庭自创生命,宣布独立,对自己负责。

什么是人本自由呢?老子从“谁是人”的问题开始阐释。他把人的一切都归于“道”,一个自然存在的宇宙体系。它孕育着万事万物,动静有则,循环生息,动力满盈。

《老子·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这是宇宙本源。

他又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道’法自然。”就是说,道与天地万物共主共存。宇宙(域)中的四种“道生”之中,人是万物之灵,是最能够运用动力和智慧的。但是,人与物都有私情,应该学习天地的大公无私的大爱之情,顺随自然之法待人接物,自由自在,本着“无为”而为,创造生命之尊美。

老子的智慧不是凭空生出的。他与孔子一样,继承了古代中华文化的遗产,整理成为明晰的思想体系,见于文字。中华文化有上万年的历史,其传承分为两大渠道,一是通过文字传播,二是通过口传和生活检证普化民间。我时常想,第一种传播远远不及第二种丰富、广阔和深入百姓之心。可惜,我们民间的许多智慧于近百年间被割断了,逐渐失传;而载于文字的部分,又历经西化和西式的以意识形态为本的“革命”的糟蹋,大部分都给革掉了。今天,我们希望近年中国梦的“复兴”,抛开功利,务实而全面地完成真实的功夫,积淀成效,落实古人的智慧和自我醒觉。

中国人自古相信天地人合一,共法自然,人有根本的自由和尊严,可由他根据自然之法去把握和发挥。在中国民间,天上的神明不独立存在,而是活在人的心里的,公平又慈悲,不会用残酷手段罚人,比如毁灭整个城市等。我们天上的神仙更与人相亲,其心慈悲为怀,其地位不与人的地位有根本差别。

人本自由

中国人认识到必须为自己和宇宙万物“担当”,一方面自由,同时也负着责任。这是自由的真实定义。自由必须是个人的,它的一些感觉和表现可以如下说明:

一个幼儿第一次独立站起来了,感到一种新鲜的自我把握,自豪地甜笑。

一个小孩学习骑自行车,第一次掌握了平衡,再没有恐慌,经过两三次的独立行驶,感到微风从耳边掠过。母亲拍手称赞,眼睛露出安慰的光芒。

一个人从住所遥望远山的峰顶,时常想象那儿的景象,希望有一天攀登上去,感受那可能有的特殊感觉,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有一天,他成功了,历经数小时的努力,克服了多次困难和惊险。当他终于站在巅峰向周围眺望,他感到一种自我完成的自信和自由。

一个人突发奇想,要用刀削一块木头,雕成一只小羊。他成功了,拿着作品反复欣赏,感到一种创作自由。

我7岁的时候住在农村,整天无所事事,也不愁饥饿。有一天,我决定到小涧捉鱼,当我第一次捉着一条小鱼,我感到“我能”,从此时常捉鱼,十分自由。

有人说,当你不怕跟他人分享你的心事之时,你自由了。这种自由十分微妙,只能感觉,不能用语言表述。例如朋友之间和夫妻之间的互言心事,又如学生与老师之间的闲谈,都是自由的感觉,导致更亲密的关系。

记得读中学的时候,一位同学每天站在同一个位置上练习投篮,有一天他激动地告诉我,他感到十分自由,因为他每十次射球,最少有九次中篮。

记得读数学“级数”时,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明白公式的结构,只是死记着用,很不可靠。有一天,我明白了解读公式的方法,用作建构多种公式,心智一时像闪电一样开豁,从此明白任何数学公式的涵义,再也不怕数学,面对任何数学题都能自由自在地解读和解答。

名画家丁衍庸在世的时候,曾当面给我画一幅山鸡芙蓉图。他一边用毛笔调墨,在纸上运笔,一边讲解。他绘画只用一支大毛笔,画幼细或粗大的线条都一样,完全靠他的运转把握。如今42年过去了,我仍然清楚记得,他用笔在宣纸的中央闪电般画了数笔说:“看,这就是翅翼了。”而纸上显出的,是墨色浓淡分布、线条粗细分明的一只山鸡翅膀,神奇极了。十余分钟以后,整幅画完成了,他盖上宝印拍手说:“我们一齐去喝酒吧。”那种潇洒之情,就是自由的表现。我把该画挂在厅中,数十年来,每欣赏它的创造过程的美妙,都同时感到丁先生的自由洒脱,他的神奇把握和创造。

孔子说:“君子不忧不惧。”他的学生司马牛问他,就这样简单吗?他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孔子说的是自由。孔子说他自己的自由感觉:“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们可以举一千个例子说明自由,但仍然不能完全说清说尽。然而,读者看了上述例子,一定可以体悟自己的自由感觉,大部分是私人感知的,小部分是可以与他人分享的。我们讲的不是一个人从监狱里被释放出来所感到的那种自由,也不是去投票站领到一纸选票的那种自由,不是别人邀你上街示威向政府争取点什么的行动自由。这些都不是人的根本自由。

自我感知并实践的自由是自然自在的。例如幼儿第一次独立站起不跌,出于自然。同样的感受由学习所得,像学会骑自行车,努力完成一个意愿,如攀上高峰,像学习解数学题,像挥洒自如地创作一幅极美的画,都是运用心智、感情、勇气、辛劳、毅力和实践所得的结果,都是真正的自由。

我们再看孔子之言,他综合概说自由的生命历程及修养,说他经过一生的努力学习和实践,到60岁开始感到可自由判断事理和是非了,到70岁可以十分自由做喜欢的一切事情。不过,他不会违反人类共识的规矩,即是“自然之道”。

老子没有像孔子那样说他自己,而是凡事从宏观立论,用“道”及“回归自然”阐述宇宙人生的运转、自由的表现。他静静地骑牛西去,是自由。

有无相生

老子阐述宇宙本源,用一个“道”字来代表它。道是形而上的存在,不是事物,所以被称为“无”。但是,道有动力,可以创生天地万物,所以又是“有”。引申而说,“道”是宇宙的“体”或“本”,“有”则是宇宙的“用”。《老子·四十章》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换一个说法,老子用“虚无”代表道的形态。它无形无态,却蕴含着无限的生机即生的可能。它也不受时空所限制。相对而言,“有”和“实”是从虚无化生而成的,是时空中的一时形态。它有形有象,有始有终,却因为不断变化而不能显留常态。

老子又说“道虚而大,纯然一体”。它窈窈冥冥,混混沌沌,纯一不杂,精美无瑕。正因如此,宇宙的本质纯粹,简单又万能。

怎样万能呢?自然而然,不有所欲,不有造作,不假外力,自信自足,自由自在。自然是大道运化万物的过程。它“大”而不欠外面,“小”而不缺内面;它是一体,就是它自己。它所包含的各种物质现象,都在发展中有规律地生灭,都有自然的结果,不由任何外来的主观意志所指使,或者改变。

动静自如

动是道的本性。但是,动由静生。动不完全指“行动”或“运动”(behavior, movement),它主要是动者有意而动和主动而动的行动,不是由他人指派的动作,或扮演角色的行为。就是说,动是自由行动(free act)不是依照命令而行的动作(ordered action)。它是静后思动的行为。

静是静心,不是大自然中的静寂。“清静”是大道的本性,亦是万物的开始和归宿。修道者最要达到的境界就是清静。人生有始有终,有作为有归宿,即是人生意义的圆满完成。所以,经典有说:“清静真一,不二法门。”

“恬静”是悠闲自在,没有思想和欲念,十分满足和舒服的感觉,主者乐在其中,心灵一时安顿。恬静又是怡淡之意。老子说:“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老子·三十五章》)。它像一碗白粥,看着不起眼,听着不如热气腾腾的炒肉丝,但是,食用起来,其味其养无穷无尽。老子告诉我们,大道恬静,其运行至简至易,不为而成。反过来说,凡夫俗客不知恬淡的好处,终日酒色财气,内脏负荷太大,心中烦恼也多,身心不安。或者终日“打机”,在重复运作的游戏中消磨时间,既不生产,又不创造,只是跟随他动而忙,以之逃避无聊的苦闷,不能自然自在地享受人生。

《庄子·天道》这样解释平静:

“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

用白话说,大意是:有修养的人内心宁静,不因为它美好才去追求。其实,他心中有道,心外的任何事物都不能扰乱他的静心。比如说,静止的水可以照见人脸上的须眉,它的不变恒定的平准,足以被木匠用来做量度的工具。水的静态尚且清澄明澈如法,又何况是纯净的人的精神。有修养的人,其心可以明鉴天地万物,所以虚静恬淡而无求者,其道德足以表现人生最理想的境界。

这样看,静不是生活中的消极状态,而是从无生有的积极过程和动力。放在我们今天的生活平台上,我时常想下面几种情况:

星期天早上醒来躺在床上无所事事,是否静呢?每个人都可以据实回答的,根据当时心里有没有想着什么,如烦恼的事情或者急于完成的工作。

平日上班匆忙度日,有一天,清早打开电视,看见强风讯号高挂,不用上班,你是否有静呢?换一个考虑方法,你有自由了,不用上班做被他人指派的事,却是否有静呢?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回答,取决于你怎样处理这突然而来的自由。如果你喜欢搓麻将,立即邀齐雀脚,可以乐在其中。不过,如果你输了钱,是否可以泰然处之呢?各种考虑都足以使你觉得自由或不自由,由你自己决定。

下班回家,打开音响播放你喜欢的音乐,泡一壶香茗或咖啡,坐下来静静欣赏此刻的恬淡怡静。这是静吗?相信多数人都正面回答,乐在其中。你可以每天做到吗?

你于日间某一时刻习惯地做两件事,一是浇花,亲近你家中种着的盆景或花卉;二是喂你的热带鱼。这两桩事你每天都做,习惯自然,悠闲不忙。这算是静还是工作任务?答案是简单又清楚的。假如它是你的乐趣,而且你有时间和闲情乐做,当然是静,是自由。但是,如果它是别人指派的任务,虽然你不觉得厌恶或辛苦,就是动了。

道家创立太极拳,帮修炼者开发内力、心智、呼吸、体动。它的运动需要心的高度专注和规限,由意带动,做成休静中的灵活运动,静和动兼收。可以说,太极拳是以动养静的运动,智慧甚高。

假日,你到海滩上游泳,躺在安乐椅上看着人们嬉戏,远望椰林在风中安然摇摆,心无杂念;晚上,你在酒店的舒适床上静听节奏有序的潮音,次日醒来,记不起在什么时候入睡,心胸一片澄明,是静。

读者各自的经验还有许多静的时光,加上这些多数人可以做到的,可以体会到静的妙处。

自由自在

不过,现实生活不容人们有静。我回顾自己一生,十一二岁以前有过自由自在(carefree)的日子,然后就依随社会的变动,在适应中不得安宁,凡事都用尽心机。然后,在30到50岁之间,家庭、工作、社会服务和专业提升加起来,叫我鲜有片刻安静,而我的健康亦逐日下滑,受着胃痛、腰痛、头痛的折磨,却深感一切都身不由己。接着,我病倒了,入院做全身检查以后,胃病专科医生劝我切除有关神经,脊骨医生劝我做手术,头痛医生说没有灵药可用。他们都一致劝我减少工作,不要贪求,放慢生活节奏,不这样便只有承受更大的痛苦,引至更坏的结果。

我自问没有贪求,但却谨记着医生的一句话:“没有人是不可缺少的。”(No one is indispensible)我舍弃了手表,积极地从动中求静,尤其是放低对他人的要求。我选择了不动手术,至今再没有那三种痛楚,可谓幸运,主要也因为我从那时起试读老庄智慧。

虚静无为

老子说虚静无为,在《老子》中多次说明“无为而有大为”的规律和作用,都是自由的切实表现。

《老子·三十七章》说: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意思是,按大道的无为做事,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成的,人们只要朴实地生活,即便未干出什么名堂,亦会感到少欲的可爱。个人可以静定地过活,社会亦安稳不乱。

他又说: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

即说:实有与虚无互相滋生结果,困难和容易合而成事,长短互相比较可以显现差别,高超与平凡相互倚靠而生存,单音与和声合起来构成乐曲,先进与落后排序相随合成团队力量。因此,领导者无为而为,用他的行为给人们示范,万物万事都会自然而有效地滋生发展。

老子的这一幅“无为而有大为”的图像,本来用来说明一个社会的景象,我们今天用它来做个人生活的参考,同样合适有用。

庄子继承老子的智慧,用他自己的“道说”阐述自由,主要劝人看破生死而解脱精神困扰。

《庄子·至乐》说:“天下有至乐无有哉?”即人生有什么是最大的快乐呢?然后,他在全篇分七个角度讨论这个问题,最后得出一个中性的事实。他说:“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这段话无需译述亦自明了。

对虚静无为的积极阐述见于《庄子·天道》。庄子说:

“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静则无为,无为也则任事者责矣。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

用白话文说:心境空明虚淡是静,使人显得顺应自然,发挥自由的活动,可以获得充满意义的收获。虚静就能无为,使担当事务的人各尽其责。如是,无为就是从容(自由)自得,自由而不受他人指使的人,不会心存忧虑和祸患,可以活得安乐长久了。

至此,我们可以总结,自由是心知,自有,自信,知天,法顺自然。按照人的本性和宇宙之道做人做事,会感到自由自在,心安理得,长久快乐。

老子说明,天有道,人有情,我们只要合两者而用,即会自由又高贵。天道是客观存在的,把握在人心之中;人情是人际间的情感和关怀,我们如果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醒觉自己对这两者的担当,就是最自由快乐的人了,对己对人而言都是一样。

自由在我

自由这东西是当前最被滥用而又不易说清的。它有上帝赐予的自由,有国家给人民行使或不行使的公民自由,有学校或工厂内允许或限制的个人表现自由。最基本又重要的是人本来拥有的自由,它是外界所不能夺走却可以破坏的东西。主体的这种自由,体现在他的信心和能力上,是精神上的又是行为上的东西。例如,一个革命者受过严刑伤害并身处被杀的时刻,他可以从容受难,内心光明一片。又例如,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被禁在狱中二十多年,就凭一句诗坚持他对自己的信心,最后被释放后包容和联合南非的不同种族,建起一个和谐国家。

在中国思想史上,庄子继承老子的智慧,第一次对自由提供了理论探讨。他认为每个人都有条件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人有理想,按着目标进行活动,不免受到种种客观因素的阻碍或束缚,陷入苦恼和不自由。庄子把这归根到人的“有待”,即是期望,一种欲求。

人又有“有己”,出于自我意识,产生对生活上的得与失、苦与乐、福与祸的计较,往往陷入烦恼。对此,一个人如果到达“道”的境界,可以超越生活上的物和人的种种客观条件,“无待”和“无己”,可以自由自在。

当然,这是不容易做到的事。但是,作为理想,它在两千多年间感染着中国人的人生观,连同儒家和佛家智慧,塑造了中国人的基本性格。

这里简要地说明庄子怎样给我们指路,引领我们从现实生活的困苦中自我解脱,开拓自由的人生,在面对种种打击和折磨的现实中,得到慰藉、养息和安顿,精神有所依属。

庄子指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无奈地立足在“物”之上认识和处理问题,“以物观物”,只能本着个别的事物片面视之,看到事物之间各有异同,世界充满矛盾,人生在世充满劳苦和痛苦。这是概说,读者不论身在地球的什么地方、年龄大小、处境怎样,都可以用具体的经验套入这一概说之中,使它添上现实内容。

怎样办呢?

庄子建议,如果我们放下“物”的经验世界,暂时(当然最好是恒久)超越物的束缚,走上“道”的平台,“以道观物”,即可看见一朵美丽的玫瑰花和一条枯草,都可通而为一,认清其各有美与丑的一面,都有可能对自己有用和无用。这样看,我们的世界豁然拓大了,可以悟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登上混然而崇高的精神境界,使我们由苦闷走向满足快乐,自由自在。

体道智慧

人类有知,即认识事物的能力。知达智,把个别的知综合起来由经验检证,成为即时看清及解决各种问题的智慧(wisdom)。知分小知和大知。前者是以物为本的经验世界的认识,后者是“非物”的超越经验的认识,因而可直接把握超验世界的“道”,成为“体道”智慧。

庄子指出,基于物本的小知识是超越而直接把握“道”的最大障碍,只要一个人习惯运用小知识(多数见于书本)的传统方法做人,他就不可能真正“体道”。因此,用直觉去“体道”的过程,首先要摒弃传统的学习方法,改用直觉方法,包括“心斋”“坐忘”和“见独”。

“心斋”的过程是摒弃平常的感性和理性认识,使自己的心进入虚静空明的境地。这样的心像一面镜子,它照显一切,不分大小或美丑。它可以作为“天地之鉴”,开始体现出“道”的真谛。

“坐忘”要求人们忘记自己的身体,与“道”通融为一。这不是由打坐得到的,而是从日常生活中体验“道”的种种作用,认识它的奇妙,然后与它合而为一。

“见独”是将经验世界的物本认识逐层剥脱丢弃,让精神慢慢进入清明洞见的境地,最终把握着“道”的精髓,完成“体道”的全部过程。西方心理学曾经尝试用这个过程训练人们修炼,达成“巅峰经验”(peak experience),让修炼者感到无限快乐,而且直觉敏锐。

庄子引导我们认识到,人是自由的,他追求自由及超越现实,可以达至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不为物所牵累,不受强权所委屈。这一崇高人生境界的理想,影响了中国人的诗词、绘画、音乐、书法、医药、养生、待人接物以及教养,直接和间接塑造中国人的性格和行为,成为中国人特有的文化DNA。

诗艺养生

中国诗词用简洁的文字写出宏大深远的情意和意境。一首四句的七绝用28个字,可以尽显山川日月的美丽及人在其中的感悟。句与句之间留着的空白,等待读诗人填补上无限意韵。一首42个字的《卜算子》词,可以让歌者唱出千秋情愫和四季盈枯,歌调感人肺腑,词意长驻心底。

中国水墨画不但用线条或泼墨写意,更用空白写意。在许多画面上,空白比墨染更能叫欣赏者神入空灵的意境。中国画的透视法画远近的景物比西洋画的透视法更为有效。它不用深浅颜色或物体的大小比对去表现远近,而可以用景物的重叠把甚至看不见的远景都表现出来,呈现在同一个画面之上。就是说,中国画家具有绝对的写意自由。

至于中国书法所表现的“气质”,就更为神妙了。一幅书法的每一个字都有它本身的“势”。字与字之间及行与字之间的笔触和空白都一齐展现整幅字的“妙趣”和“气质”,叫人看出书写人的人格和气度,他的修养和艺术造诣。换言之,中国书法艺术不单是字的艺术,而且是人品的艺术。它不单是个别字线条的粗细或工整与开放,也是全体意象的传达。

书法练习更有练气养生的功能,因为写毛笔字不单用手腕运作,而且用由丹田而上的气运行,尤其是写大字,书家往往要气定神闲,站稳脚步,然后一气呵成地写完一副对联。这种运动跟练功无异。我幼时每年年末看先父写挥春,他经过两个小时的挥洒便汗流浃背,频频感叹自己功力不足。

中国医术和养生之道,帮助中国人在五千年的岁月中演进发展,积淀了十分宝贵的知识和智慧,帮人们在生活中应用。这些智慧很受道家思维所影响,不以“物知”为基础,而以“道”的直觉为基础。一方面,中医的诊症方法很依赖“把脉”,用医生的直觉诊定病症和它对人体的扰虐。另一方面,中医的养生过程充满阴阳互补互争和调适等观念,尽是不以物为基础的。我们外行人无法明白中医博大精深的学问,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不懂而贬低它。

中医的智慧有它的本源,但是其中的一些重要思维是基于“道”法的。《庄子》一书中的好多篇章都详细陈述养生和长寿方法,例如《养生主》介绍养生的要领,劝人们顺应自然,放下情感,不为物与事所滞。庄子用厨工分解牛体比喻人的养生,劝人们熟悉生存之道,依乎天理,取其中虚“有间”。放下可以做到游刃有余,避开是非和障碍,收到“尽年”之效。

又例如,《达生》篇教我们“养神”的方法。全篇分为13个部分,详细说明凡事释然及不为物累的生活原则。养神的第一步是使精神凝聚,不妄想。他在第十部分用“梓庆削木为鐻”的寓言故事,教我们把自我与外界融为一体,即可以在做事时达到神工妙效。最后,他指出养神须得坚持自我主宰,不依从外人的命令,并忘却自我和外物,就可以“无不适”了。

中国人从小学生到退休老人,都有养神的习惯。我们会在地铁车厢内看见,合着眼睛凝神自顾的乘客;我们会在教授们开专题讨论会上看见,不少人由头到尾闭着眼睛静听他人的卓见;我们会于教堂内看见,信徒用力闭上眼睛与上帝沟通;我们会于农忙时分的田地间看见,农夫静坐在树下放松四肢和注意力……这些都是由道家精神感染所致的习惯。

实现自在人生

我前面说明,古人的智慧,不论儒、道、释,都通过潜移默化的功能,塑造中国人的性格、人生观和为人处世的方法,表现出谦让、虚心学习、勤奋上进、保守而不走极端、容易适应、自由自在等中和特点。

假如我们肯定这些优良特点,可以做两件事。

第一,我们可以在家庭、学校、社会都一致肯定这些人格品质,实行教人高过教书本知识和技术的教育策略。我们可以积极宣扬中华文化的优点,教青年认识和爱惜自己的文化,不轻易驰骛外国的物质文化和科技游戏。宣扬不是用语言完成的。儿童和成人一样,都需要经验的熏陶。如果小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家里没有书本、挂画和书法,没有听过父母欣赏这些智慧道理和音乐、神话、诗词等,他不可能获得任何文化感染。

在香港,不少父母把养育子女的责任交给外来的菲佣或印尼女佣,然后又把教育的责任交托给学校。这些父母多数以忙于工作为名,没有时间和习惯珍惜中华文化,就难怪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不染甚至贱视自己的文化了,实在可惜可悲。

第二,我们可以系统地列出中国人性格所含的优秀品质,对照它的反面品质,用来反思当前社会所见多数人的行为现象,然后寻求造因,并决心全面改善。下面就是这些品质的部分系列。

谦让的反面:争夺,强占,争先恐后,不守秩序。

虚心学习的反面:自以为是,学习时持着主观先见,紧执一见而不容多种见解,以不学无术为满足。

勤奋上进的反面:依靠侥幸,依靠权势,依靠祖荫,懒惰和苟且度日,以物质金钱为重,不求高贵和尊严。

保守不走极端的反面:不守本分,忘本,激进,斗争挂帅,铤而走险,盲从,不事自持,不重和谐。

容易适应的反面:缺乏自主能力,不接受差异,逃避困难,不务实,不正视生活挑战。

自由自在的反面:欠缺主意,缺乏自信,物累,名累,不知满足,不知心灵安顿。

看过这些反面品质,我们自然醒觉两个事实:其一,它们在当前中国社会相当普遍,好像现今中国人的特性已经偏离了传统,偏向西化。其二,我们检视上述反面系列的各种性格和行为,发现它们全部源于西方的功利竞争文化,切合达尔文基于动物研究而主张的进化论说,“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功利竞争以胜利为目的,人们居于其中,胜者为强,败者为弱,不论取胜的手段是否合道,或者符合公益。

重温三十三章、八章,可以悟到,我们祖先的高超智慧,足以引领我们于任何社会环境取得富足及心灵安顿。

前者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后者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希望我们的父母、教师、领导人都谨记古训,在今天人类互相勾心斗角厮杀不厌的时代中,齐心合力建造一个和谐不争的健康社会,令后代有机会自知知人,享受富足长久又自由安乐的人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