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微生物在医疗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医疗中的应用

时间:2023-02-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微生物在医疗中的应用由于空气中有许多微生物,所以微生物除了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外,还可以通过呼吸道和皮肤伤口进入人体。目前,干扰素被认为是自抗生素诞生以来,一种最具有巨大效力的新药。使用干扰素后可刺激病人的免疫系统,和抗生素合用即可大大降低各种并发症。在美国,干扰素已获准治疗毛发细胞白血病、艾滋病、慢性丙型肝炎、乙型肝炎等。干扰素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治疗乙型、丙型肝炎的首选药物。
微生物在医疗中的应用_微生物探微

微生物在医疗中的应用

由于空气中有许多微生物,所以微生物除了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外,还可以通过呼吸道和皮肤伤口进入人体。微生物进入人体或多或少地都会给人带来些麻烦,只不过有的时候制造的是些小麻烦,人们感觉不到;有的时候制造的麻烦大一些,人体就会有所反应,如发烧、发炎等。为了防止微生物进入体内,人们也想了许多好办法。

皮肤是人体表面的一层致密保护组织,它可以阻止外界杂质进入人体。但是如果皮肤有了伤口,就等于为微生物进入人体开了大门。微生物要是通过皮肤进入人体,那就会在体内生长、繁殖,然后流入血液,引起人体发烧。有的细菌就在伤口周围利用人体细胞的营养进行生长繁殖,破坏人体的组织结构,使伤口肿胀,化脓。假如进入伤口的是厌氧的破伤风杆菌,那么它就会在伤口的深处生长、繁殖。破伤风杆菌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那就是其它的生物一般是离不开氧气的,而破伤风杆菌在生长繁殖的过程中是不需要氧气的,氧气对它不仅无利而且有害。这一特点使破伤风杆菌得以在伤口的深处生长、繁殖。在生长繁殖的过程中,产生破伤风毒素,破伤风毒素进入血液后,会很快地使人死亡。这种病目前尚无药可治。破伤风杆菌多存在于土壤中及其它不干净的器具和场所。假如划破伤口,就要很快地到医院请医生包扎伤口,或者在家里自己先用消毒药品消毒后,用干净的纱布包扎。千万不要往伤口上弄脏东西。农村的一些地区流行皮肤有伤出血时,往伤口上放点土来止血。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

现在常用的消毒药品有70%的酒精、碘酒、红汞、消炎粉等。这些药品都是细菌的克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杀死皮肤表面的病菌。像我们到医院打针时,护士总是在打针前在皮肤上用碘酒和酒精擦拭,就是为了防止皮肤上沾附的细菌随针头进入人体。

下面再给大家介绍几种其它常用的消毒药品:高锰酸钾溶液是一种紫红色的液体,常用来对炊具、茶具、水果进行浸泡消毒;漂白粉常用来对饮水进行消毒;石灰水或石灰粉常用来对树木、周围环境和厕所进行消毒。当我们需要使用这些消毒物品时,要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选用。

许多细菌和病毒会给人类带来疾病或造成死亡,然而,人们可以利用这类细菌和病毒的毒素,把它少量地注射到正常人的体内,使人产生对某种疾病的抵抗力。这种用来注射的细菌和病毒,就是疫苗(或菌苗)。早在宋朝,我国的民间医生就已知道用天花病人的痘痴,吹进健康人的鼻孔里,使其不再患天花病。18世纪,英国的一乡村医生琴纳受挤奶姑娘不患天花病的启示,做了一系列的实验,为一个小男孩接种了牛痘,成功地获得了预防天花的免疫效果,用科学的方法开创了免疫防病的前例。经过几个世纪的努力,人们研制出了许多疫苗,用来注入人体,抵抗各种疾病的袭击,还有效地控制了天花、麻疹、霍乱、鼠疫、伤寒、流行性脑炎、肺结核等许多传染病的蔓延。

人们在研制病毒的“干扰现象”时发现了一种重要的物质——干扰素。它是细胞在病毒侵入生物体时产生的自卫卫士,虽然不能帮助被侵染的细胞杀死对方,但它可以在入侵者的周围筑起“钢铁长城”,保卫其他未被侵染的细胞,防止入侵者无止境地蔓延,这样就限制了病情的发展。干扰素是英国科学家首先从人体细胞中提取出来的,是一种能够调节细胞功能的重要蛋白质。天然的干扰素很难分离,含量极少,浓度不到1%,而且人体的干扰素必须从人体细胞中获得,不能与其他动物的干扰素通用,这样更加限制了干扰素的来源,根本无法大量应用于临床,其价格比黄金还要贵得多。

欧洲的生物工程公司和美国遗传技术公司改变了这一切。他们将干扰素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和酵母菌中生产出3种不同类型的干扰素(α、β、γ),而α-干扰素又有8个不同品种。每升菌液可获得2.5×108~1010单位,相当于每升可得到600~60 000微克干扰素,而每升人血只能获得0.5微克干扰素。若干扰素的纯度达到100%,那么每克干扰素价值超过1亿美元。这种巨额利润和它的抗病毒特性,强烈地吸引着世界各国科学技术的联合与竞争。所以,原先是“对手”的罗什公司和武田公司,也在研制干扰素上“联手”了。目前,干扰素已在世界上近40个国家中销售。

中国将干扰素的研究列为国家重点攻关项目之一,并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工程干扰素”是中国基因工程研究最早取得的重要成果,已进入大批量生产的准备阶段。从经济效益角度出发,过去不管医药品的开发利益多大,全世界顶多有10个公司参加一种药品的开发竞争,而近年来,欧、美、日本在干扰素领域的企业已接近50家,可见医药工业对于干扰素寄予莫大的希望。

目前,干扰素被认为是自抗生素诞生以来,一种最具有巨大效力的新药。它对治疗癌症、流感、肝炎等病毒性疾病都有效,这些病症都是尚未有决定性根治手段的疑难病症。如当癌症患者的癌细胞形成后,会以惊人的速度繁殖。但给患者注射干扰素后,癌细胞的增殖速度会大大减慢,有时甚至使癌细胞消失。现在已经证明:干扰素对骨肉瘤、多发性骨髓病、黑色素瘤、皮肤病以及淋巴癌都有治疗效果。总之,任何病毒引起的疾病,它都可以预防和治疗。

美国研制成功的重组干扰素γ可治疗慢性肉芽肿病。这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病,这种病使人体免疫功能失常,不能防卫某些细菌或真菌的感染。这种病主要感染婴幼儿,80%左右的患者在两岁左右会出现各种频繁、严重的感染,并引起死亡。使用干扰素后可刺激病人的免疫系统,和抗生素合用即可大大降低各种并发症。

肯尼亚用α-干扰素片剂治疗艾滋病也获得了惊人的效果。病人在服用后几天内就恢复了胃口,其他病症如疲劳、发烧、口腔溃疡、真菌感染、腹泻及淋巴肿胀等也开始消失,同时淋巴细胞大增,每人平均增重10磅。这种情况持续达6个月以上。1990年日本亦进行了同样的实验。以15例患者进行6~8周实验,其中几例有口腔炎、发烧、食欲不振等症状的已有所改变。在美国,干扰素已获准治疗毛发细胞白血病、艾滋病、慢性丙型肝炎、乙型肝炎等。干扰素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治疗乙型、丙型肝炎的首选药物。

1960年,瑞士科学家观察到大肠杆菌内有一种限制性的核酸内切酶,后来被美国科学家进一步证实并应用于遗传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肠杆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以成为一把切割DNA分子的锐利的“剪刀”。

1973年,美国科学家把大肠杆菌的两个不同的DNA分子重新组合在一起,然后把这个组合的DNA引进大肠杆菌中,结果重组的DNA表现出了双亲的遗传特性。次年,科恩等人又成功地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DNA和大肠杆菌的DNA重组在一起。接着,他们又将高等动物青蛙的DNA与大肠杆菌的DNA重组在一起。这些试验的成功,表明各种生物在亿万年间所形成的种类之间的天然屏障,开始在微小的大肠杆菌面前崩溃了。

大肠杆菌在人工合成基因方面也担当着重要角色。1977年11月,美国一些著名科学家合作,首次用人工合成基因移植到大肠杆菌内,使大肠杆菌分泌出了极为珍贵的人脑激素——生长素的抑制素(简称SS)。这是基因工程取得的第一项引起世界轰动的重大成果。此后不久,美国另一研究组织宣布,他们把人工合成的人体胰岛素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内,也获得成功,并且生产出少量的胰岛素。这是大肠杆菌为基因工程创造的又一奇迹。现在科学家已经使用基因工程技术,通过大肠杆菌来制造人的生长激素(HGH)、干扰素、尿激酶和镇痛化学物质β—内腓酞等。

遗传学家又把大肠杆菌分解的半乳糖基因切割下来,装在一种噬菌体上,放进病人的纤维细胞中,借大肠杆菌的基因来治疗半乳糖血症(一种先天性的代谢缺陷症)获得成功,从而使临床上采用基因疗法来根治遗传病的设想正在成为现实。预计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来产生阻止癌细胞繁殖的基因,以便彻底根治癌症的设想,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