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刚进变电所上班时,110千伏的主开关是台苏式的户外多油开关,像三个笨重的大油筒老气横秋地站在那里,与周围设备比颇有点鹤立鸡群的味道。它表面结着一层厚厚的油泥,故得一美称——“油大褂”。
正式跟班以后,这“油大褂”正好是我们班的专责设备。于是,便与它结了“缘”。代班师傅是位四十多岁的老同志。每次巡视这台老设备时,他总要多绕几圈,并对我解释说:“这家伙跟了我十几年,也治了十几年的气!”后来,多次与“油大褂”打“交道”,才真正“领教”了它的“脾气”。这台老式开关不仅“渗、漏”严重,性能还极差。操作中不是“合”不上,就是“分”不开。
一个深秋的晚上,系统有紧急情况,调度命令:“110千伏倒运行方式。”准备操作时,师傅两眼紧紧盯着模拟盘上“油大褂”的编号,一言不发。想必他是在担心别出什么“乱子”。结果,怕什么来什么。当用“油大褂”“合环”时,开关“拒绝动作”——“合闸失灵”。师傅当时把操作票往桌上一摔,狠狠骂了一句,语气里好像是预料之中的事。我们带上应急灯,直奔“油大褂”。打开机构箱查了一遍,并没发现什么异常。师傅想了想,让我再试一次。居然出人意料的“合”上了。我暗自松了一口气。然而,我高兴得早了点。
当操作最后一项,用“油大褂”“解环”时,又遇麻烦。这次是“分闸失灵”。于是,提起应急灯跟师傅又一次打开机构箱。在雪亮的光柱下,师傅半蹲身体,仔细检查着每一个部件。他微眯双眼,原本又细又密的皱纹呈放射状汇聚在眼角,像《电工学》上的磁力线。突然,师傅抡起右手“啪!”在自己右颊上打了一个耳光。我猛吃一惊,还没反应过来,“啪!”他忽地又轮起左手打了自己一个耳光!仔细一看,师傅的两腮上已各贴了一只血肉模糊的黑蚊子。从此以后,师傅就落下了“病根”,每当提起“油大褂”就会下意识地伸手摸脸……结果,这次可没有刚才幸运了,无论怎么折腾,这“油大褂”依然像个沉睡的醉汉,丝毫不动。调度电话催得又紧,半小时下来,师傅的脸色已成灰白,两只死蚊子随着面部肌肉微微颤动着,仿佛生物学家刚刚制作的标本,只是放的不是地方。没办法,只好报“缺陷”寄希望于检修人员了。
不多时,两位检修师傅赶到。一试,竟然分、合自如。我和师傅面面相觑、目瞪口呆!操作完毕,两位检修师傅倒也诚恳。叮嘱:这种旧开关要注意合、分闸时间等等。我赶忙点头应诺,师傅的脸此时已由刚才的灰白变成了猪肝色。送走了检修人员,师傅的巴掌又一次拍向自己,不过这次是打在了额头,大叫:“我怎就没想到!只记得上次是……”接下来是把该死的“油大褂”上下三辈大骂一遍。我一旁暗自为“油大褂”庆幸,好在它是个上无“父母”、下无“儿女”的铁家伙,只能出出闷气而已。
平心而论,这件事对刚刚上班的我算得上是铭心刻骨了。后来几年中,无论是技术培训、还是函授学习,其主要精神动力当归功于此!这是80年代中期的事情。
几年以后,电力系统开展了“安全、文明双达标”活动。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根治注油设备的渗漏和提高可靠性”。那台老骥伏枥的“油大褂”也因此“退居二线”,被一台国产少油断路器取代了。随着设备治理的逐步深入,渗漏现象已基本得到根治;设备性能也显著提高。
有一天,我们正在称赞如今设备状况时,师傅却露出不屑之色,淡淡地道:“这算什么,听说现在有一种叫什么‘六……’”“六氟化硫。”有人插嘴道。“对!六氟化硫开关,据说是气体介质,运行起来十几年不用动,根本不存在‘渗漏油’这一说。还有呢,听说现在有些发达国家的变电所根本就没人值班,变电人员一律驾车巡视、操作。”接着又感叹道:“我恐怕赶不上了,你们还有希望。好好干吧!”当场就有人笑他异想天开。师傅却目光深沉,下意识地伸手摸脸,可能又想起了“油大褂”和那两只被拍扁的蚊子。这时是90年代的中期。
转眼时光已跨入了21世纪,如今师傅已经退休。他所向往的“六氟化硫”断路器已全面投入了运行。室内设备也是焕然一新的数字保护和微机自控系统。室外是笔直的通道;平坦的硬化地面;翠绿的冬青和五颜六色的月季……
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年头,随着新设备的全面更新和“双遥”的实现。变电所无人值守已水到渠成。我们这些在变电所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值班员们,有幸成为第一代操作队员。真正实现了师傅当年所说的,驾车巡视、操作的梦想。变电人也由过去多人管理一个站,变成一人心中要装着多个站了。人员却一下子锐减到不足原来的三分之一。每当休息日去看望师傅时,他总是让我把新设备的型号写下来,戴上老花镜仔细琢磨,并详细询问新设备的操作方法及性能。然后,摘下眼镜不断重复着三个字:太快了!太快了!……是啊!太快了!我们企业发展的步伐经历了一段漫长曲折的跋涉,终于走上了一条坦途。正加速前进。这种加速度已突破传统加法的一加一等于二,而是像乘法口诀中的二二得四、四四十六……似的积数形式递增。不是吗?不久前,当我参与验收一座新建成的220千伏变电所时,发现我们变电设备的家族里又多了一个新成员——GIS组合电器。几个娇小的铁件结构竟是一个现代化大型220千伏变电所。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当时,我忽然有一种预感,新一代变电人面临的挑战已经开始了,也预示着——我们企业的明天会更美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