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红梅杏花开

红梅杏花开

时间:2022-0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田成岐老人家的院落位于村子的最高处,在这里能够看到整个村庄的面貌。外面的世界充满了诱惑,或许对他们而言,离开土地才有出路,至于红梅杏,则不是他们考虑的重点了。经过大半年的多管齐下,第一批红梅杏终于落户田拐的山坡梁峁,近6000亩的杏树在春风里生根。第二年又有3000多亩的红梅杏站立在群山的怀抱之中。万亩红梅杏齐刷刷地站在太阳底下,枝头的杏花开得极其安静,一朵挨着一朵。

山里的春天,概念模糊,一切尚待苏醒的模样,草木稍微露出一缕浅淡的绿,已经很提神了。杏树枝头花苞鼓胀,春风一吹,欢天喜地,仿佛一瞬间就会撑开一片烂漫的花海。

每年的春天,总要去一趟牌路山,不为别的,只是为了了却心中的那份牵念。光阴迅忽,一晃就是几十个春秋。

新绿涂抹的山坡,依然残留着冬天的痕迹,枯黄的衰草随处可见。沿着水泥台阶缓缓向上,记忆里涌出的便是那些早已远去的青春。

毕竟是春天了,阳光清新明媚,让人不由得多情起来。山桃野杏的枝头,欢快的鸟雀在跳跃,鸣啭的声音里充满了春天的韵味,生动活泼。

看着满山初放的杏花,心境格外清爽。

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老早就答应过史店乡书记生礼和乡长耀玺,要去田拐村万亩红梅杏基地看看的。

牌路山东麓,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叫田拐。村子不大不小,843户,3000多口人,其中建档立卡的贫困户312户,1100人。

约了海原摄影人恒德,一起开车去史店的田拐。翻过牌路山,向北行驶几公里,“田拐红梅杏基地”几个大字随即映入眼帘。

村部位于双涝子自然村。这是一个刚刚改造过的小村庄,新建的红砖红瓦房,矗立在一面阳光充足的山坡上,高低起伏,错落有致。

我问过村子里一个姓田的老人,村庄的名字为什么叫双涝子。老人含糊其辞地告诉我说村子里以前有两个盛集雨水的涝坝,所以就叫双涝子。其实海原有许多村庄的名字都有一定的意思包含其中,仔细地考究一下你会发现,大多数村庄的名字与村庄所处的地理位置有着一定的关联。

双涝子,是一个只有几百口人的纯回族聚居的自然村。大概是十几年前,我来过这个村子,村子的容貌很差,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脏乱和破败。村子里有许多游手好闲的小青年,不读书也不种地,成天在村子里晃荡,天塌下来似乎都与他们无关,他们好像已经完全习惯了眼前的一切。长期的贫困能够轻而易举地摧毁一些人生活的意志,让他们心安理得地安于现状。没有吃穿,就等着政府的救济。

坐在田成岐老人家大房的热炕上,浑身热流涌动。春日的暖阳透过硕大的玻璃窗,把整个房间照得通亮而温馨。炕桌上的盖碗茶散发出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我和老人慢慢地聊着村子里的一些往事。老人虽然已经快七十岁了,但精神矍铄,谈兴十足,脸上的笑意如春花一样灿烂。

田成岐老人家的院落位于村子的最高处,在这里能够看到整个村庄的面貌。阳光下的双涝子像一个脱胎换骨的新人,屹立在我的眼前,西装革履,底气十足。眼前的一切恍若梦境。午饭时分,家家户户的屋顶上炊烟缭绕,饭菜的香味弥漫在村庄。园子里的杏树、梨树的枝头已是繁花似锦,姹紫嫣红。孩子们像小鸟一样,在新修的水泥巷道里蹦蹦跳跳,鸡鸣狗叫的声音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在这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村庄的所有物事格外生动,格外活泼。生活的滋味像一杯陈年老酒,浓郁而醇厚。经历了昔日的黑暗,如今的村民如释重负,美好的蓝图正在一天天的绘制。为了这一天,村子里的人们已经做了十几年的准备。

时间的确能够改变一切。

没有彻骨的痛楚,就不会有穷则思变的信心和决心。

在史店乡田拐村25.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9个自然村,它们像9个难兄难弟一样,谁也不比谁好多少。恶劣的生存环境让生活在这里的人捉襟见肘,朝不保夕。

世界就像一个广场,如果你只知道左右顾盼,而忘了站在高处张望,是很难找到方向的。只有在超拔于时代的苦难之上、人群之上,敢于向当下的困境挑战,才有可能走出一条柳暗花明的道路。为此,史店乡党委政府审时度势,依据田拐村的地形地貌和现状,做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决定,将田拐村的万亩山坡地退耕还林,种上红梅杏。

起初,村子里的老百姓并不理解也不支持。他们的理由很简单,失去了土地今后的日子怎么过?自古以来土地就是农民的命根子,没有了土地的农民指望什么养家活口呢?蓝图与现实之间的距离的确存在,这些问题无法回避,只有积极面对,方能化解。

好事多磨。为了实施好这个项目,县乡两级领导多次调研,反复论证,苦口婆心地做群众的思想工作。

我从来都没有轻视过农民,因为我自己就是农民的儿子。但是我想说的是,农民在一些大是大非面前,反应还是比较迟缓的,特别是牵扯到自己的利益问题。习惯了扛锄头握锹把的农民,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土地是他们的希望和未来,即便是这样一个十年九旱的地方。只有与土地相依为命,他们的内心才会踏实安稳。

一下子退出万亩山地,对于惜土如金的农民来说,无异于割他们身上的肉,当时的境况可想而知。乡上的干部为此付出了常人难以预料的艰辛与努力。为了这个重大项目,他们不辞辛劳,废寝忘食。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过反反复复的动员,最先开窍的是村子里的青年一代,他们渴望着能够尽快地逃离这片贫瘠的土地。外面的世界充满了诱惑,或许对他们而言,离开土地才有出路,至于红梅杏,则不是他们考虑的重点了。

经过大半年的多管齐下,第一批红梅杏终于落户田拐的山坡梁峁,近6000亩的杏树在春风里生根。为了保证成活率,林业、水利、农业、扶贫等相关单位,与乡村干部群众一道起早贪黑,一条蜿蜒的水泥硬化路通向山顶,三座蓄水池修在高坡之上。第二年又有3000多亩的红梅杏站立在群山的怀抱之中。

离开土地的年轻人,像候鸟一样,飞往村庄以外的各个地方,有的开饭馆、有的跑长途、有的上新疆、有的下广州,几年的光景,家家户户的收入直线上升,生活的状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栋栋新居拔地而起,一辆辆小车开进了村庄,有了钱,日子过得越来越滋润。有的人甚至在县城买了房,把老人和孩子接到城里。

站在田拐万亩红梅杏基地的观光台上,内心早已是波澜起伏,感慨万千。万亩红梅杏齐刷刷地站在太阳底下,枝头的杏花开得极其安静,一朵挨着一朵。当然,我们并不急着让眼下的一切给予生活所有的答案,我坚信,未来的田拐一定会层林尽染,万山红遍。田拐的红梅杏一定会站出一种春天的气象,一点一点靠近你。是的,只要你肯等一等,生活的美好总会在不经意的时候,盛装莅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