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楷是一个在冶金工业战线上摸爬滚打40多年的老将,他从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成长为拥有多项发明专利的高级工程师。他用不懈追求的脚步、坚忍不拔的精神走出一条循环经济的发展之路。他所创办指挥的企业,成为全国首家大规模利用炼铁烟尘回收锌、铁、铋、铟、铅金属的示范企业。他所编写的《铟冶金》一书是我国首部铟冶金专著,是个旧市继《锡冶金》之后的第二部冶金著作,将对我国铟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争做我州循环经济带头人
“冶金是不可再生资源,挖一点就少一点,要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合理开发,节约使用,循环发展,就要在冶炼提纯、多取少丢甚至不丢上下功夫。”这是王树楷说起“用废渣回炼金属”这一话题时的开场白。说到矿山资源的开发,他一脸凝重。他说:“非科学的小型开采和乱挖滥采,是最难挽回的浪费。”正是出于对一些资源浪费现象的痛惜和对资源开发循环利用的追求这份社会责任感,王树楷这个从冶金系统退休的具有名望、地位,而且衣食无忧的工业干部,又义无反顾地回到冶炼工厂中来。
2002年3月,退休回来后的王树楷晚上老是睡不着觉,他的脑子里总是萦绕着那些冶炼企业小山似的一堆堆矿渣,他认为那是丢掉太可惜的宝物。只回家三四个月的他觉得,作为冶炼内行的自己不能这样闲着,如果一年能从废渣中炼出几百吨或是几十吨金属来,也能为国家、为社会、为保护环境作出一点贡献,何况“工作着就是快乐呢”。主意打定的他开始筹集资金,收购了即将倒闭的鸡街冶炼厂,并将其更名为“红河锌联工贸有限公司”。
针对有色金属价格走俏,但原材料供应紧张这一特征,王树楷不去也不想去矿山争抢矿源,他说,这样反而会刺激更大的滥采乱挖和无序竞争。
公司建立伊始,王树楷就将“别人不要的废渣”作为冶炼厂的原料来“吃”。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王树楷在“个旧有色金属研究所”进行金属研究时就知道因冶炼工艺落后,周边的冶炼企业所废弃的矿渣中均含有大量的各类金属元素,并为此感到痛惜。公司成立后他第一炉开炼的原料,就是周边堆放的废渣,接下来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王树楷改变冶炼方法和工艺流程,从废渣中提炼出锌、铅、锡、铁等金属。2006年,王树楷被云南理工大学聘请为兼职教授。
王树楷首创的废物利用成为众多企业效仿的榜样。近两年,一些冶炼企业也开始“转轨”,将废弃矿渣作为冶炼原料。接下来,王树楷在本企业制定了“人无我有,人有我高,人高我转”的企业运作理念,教导劝告与其合作的股东和技术人员永远坚持技术创新,走环保型循环经济发展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在实践中发奋,在探索中发明
年过花甲,满头银发的王树楷重新走进冶金这个老本行,就似鱼儿又游进大海一样兴奋。对于冶炼他轻车熟路,他将大量精力用在废渣回炼工艺流程改进和一些关键性理论研究上。2003年,他探索发明的“从低品含锌物料制备纳米活性氧化锌方法”获得中国知识产权局的认可,并于2005年3月获得国家颁发的专利证书。
2004年以来,王树楷在废渣冶炼回收金属元素的实践研究中,无意中发现,在炼铁排出的烟尘中可提炼出铁、锌、铅、铋和极其金贵的“铟”,而且含量让人兴奋。目前,红河锌联工贸有限公司在此项目开发生产试验后,现已建成年处理2万吨高炉炼烟尘的半工业生产线,可年产锌锭3000吨、铅锭500吨、铋30吨、铁精矿5000吨、铟4吨,新增产值近亿元。
2007年7月,王树楷创办的红河锌联工贸有限公司荣获“云南省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奖”,他申报的“从高炉瓦斯灰中提取金属铟、锌、铋的方法”“从钢铁厂固废物中综合回收铁和有色金属的方法”及“酸浸—硫化沉淀联合工艺回收ITO废料中铟锡的方法”等三项专利,已得到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批准受理。
王树楷潜心钻研、发明创造的精神由来已久。早在1986年,以他核心,与王吉坤、李怀仁等4人合作发明的“粗铅制取低锑多元蓄电池板栅含金”就获得当年云南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991年5月,以他领头,与任国民、周建兴、冯若福等人合作发明的“铅锡共生矿的鼓风炉混炼”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1990年,王树楷与王吉坤两人发明的“一种蓄电池板栅合金的生产方法”获云南省科技厅银奖。
王树楷1965年毕业于昆明工学院(现昆明理工大学),分配在安徽铜陵有色冶金公司研究院工作。1970年,思念红河发展的他,经申请调回了个旧,被安排在个旧工业局工作,两年后他被调入个旧冶金研究所工作。在这期间,他大量研究并实践了有色金属的冶炼技术,并指导了一些老厂的技术改造和新厂的创建,从中积累了丰富的冶金知识,为后来的探索发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多年来,他几次主动放弃从政升官的机会,在有色冶金工业这块沃土中辛勤耕耘着。
2007年,王树楷经过4年的探索研究,结出了硕果,他编写的由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40余万字的《铟冶金》一书正式出版发行。
在个旧市举行的首发式上,红河州常务副州长苏维凡及个旧市市长王忠给予王树楷高度的评价。王忠市长说:“《铟冶金》是我国首部铟冶金专著,是个旧市继《锡冶金》后的第二部冶金专著,代表了一个新的高度,它的出版发行将对我国铟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刊登在2007年12月31日《红河日报》第3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